| 原料:茶又稱(chēng)“茗”,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茶樹(shù)在植物分類(lèi)學(xué)上屬山茶科、茶屬,而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 有23屬,三百八十馀種, 以顏色(或制作工藝)分類(lèi) 以季節分類(lèi) 產(chǎn)品性狀規格: 1.綠茶提取物98% 茶多酚總量 98% 兒茶素總量 90% EGCG 60%-70% 咖啡因含量 0.5% 淡黃至橙黃色粉末 2.綠茶提取物95% 茶多酚總量 95% 兒茶素總量 70%-80% EGCG 45%-50% 咖啡因含量 0.5%-9% 淡黃至橙黃色粉末 3.綠茶提取物80% 茶多酚總量 80% 兒茶素總量 55% EGCG 35% 咖啡因含量 1%-10% 淡黃至橙黃色粉末 4.綠茶提取物70% 茶多酚總量 70% 兒茶素總量 50% EGCG 25%-30% 咖啡因含量 1%-10%淡黃至橙黃色粉末 5.綠茶提取物50%-30% 茶多酚總量 50-30% 兒茶素總量 40%-10% EGCG 8%-20% 咖啡因含量 1%-10% 橙黃色粉末 6.EGCG單體 99%,98%,95%,90% 7.茶生物堿<茶葉提取物>又稱(chēng)咖啡堿<天然咖啡因> 40%,30%,25%,20% 8.茶氨酸 10%,20%,30%,40% 9.茶黃素 ( TYP) 15%,20%,30%,40% 10. 茶多糖( TPS) 10%,20%,30%,60% 11.茶皂素60% 各成分介紹: 兒茶素類(lèi):傳統稱(chēng)為茶單寧,在茶多酚中含量約65%-80%,是茶葉中具有苦澀味的特殊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突變、預防腫瘤、抗艾滋病毒,抗血小板凝聚,減少低密度脂蛋白,抑菌等多種功效。兒茶素類(lèi)是以?xún)翰铻橹黧w 結構與沒(méi)食子酸基團結合形成的一類(lèi)活性物質(zhì),在綠茶中主要以L(fǎng)- (-)-表沒(méi)食子兒茶素沒(méi)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L- (-)-表沒(méi)食子兒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L- (-)-表兒茶素沒(méi)食子酸酯 epicatechin gallate (ECG),L- (+)-表兒茶素epicatechin (EC),L- (+)-沒(méi)食子兒茶素沒(méi)食子酸酯 gallocatechin gallate (GCG)等的形式存在。 (1)表沒(méi)食子兒茶素沒(méi)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表沒(méi)食子兒茶素沒(méi)食子酸酯(EGCG) 是從中國綠茶中提取的一種成份,它是綠茶主要的活性和水溶性成份,是兒茶素中含量最高的組分,占綠茶毛重的9%-13%,因為具有特殊的立體化學(xué)結構,EGCG具有非常強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活性至少是維生素C的100多倍,是維生素E的25倍,能夠保護細胞和DNA受損害,在抗癌和心血管疾病方面擔當了重要的角色。此外,它也用作腫瘤多藥耐藥性的逆轉劑,能夠改善癌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并減輕對心臟的毒性。EGCG是綠茶茶多酚的主要組成成分,也是綠茶兒茶素類(lèi)的主成分,它占綠茶兒茶素類(lèi)總量的10-15%,兒茶素類(lèi)包括EGCG, EGC, ECG, EC, GCG等,其中抗氧化活性依次為 EC<ECG<EGC<EGCG。EGCG 是茶多酚中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能力最強的一種兒茶素,具有顯著(zhù)的抗氧化活性、抗癌、抗輻射損傷,對糖尿病、肥胖病、口腔健康,預防和治療高血脂癥、動(dòng)脈硬化、腦血栓也有良好作用,是心血管病和癌癥的首選藥劑。目前 EGCG 對艾滋病的治療研究也引起了世界各國癌病防治專(zhuān)家的廣泛關(guān)注。 CAS:989-51-5 化學(xué)名:(2R, 3R)-2-(3,4,5-Trihydroxy-phenyl)-3,4-dihydro-1(2H)-benzopyran-3,5,7-triol 3-(3,4, 5-trihydroxybenzoate),(-)-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3-O-gallate 分子式:C22H18O11 分子量:458.4 溶解性:易溶于水 安全性:研究報道小鼠口服 LD50為2170mg/kg 結構式: ![]() (2)表兒茶素 ( Epicatechin ) (EC): CAS 490-46-0 別名:(2S, 3S)-2-(3,4-Dihydroxyphenyl)-3,4 -dihydro-1(2H)-benzopyran-3,5,7-triol 分子式:C15H14O6 分子量:290.3 外觀(guān):白色粉末(98% / 99% min )HPLC 結構式: ![]() (3)表兒茶素沒(méi)食子酸酯 ( Epicatechin gallate ) (ECG): CAS 1257-08-5 別名:(2R,3R)-2-(3,4-Dihydroxyphenyl)-3,4-dihydro-1(2H)-benzopyran-3,5,7-triol 3-(3,4,5-trihydroxybenzoate); (-)-epicatechin gallate; ECG 分子式:C22H18O10 分子量:442.4 外觀(guān):白色粉末(98%HPLC) 結構式:
(4)表沒(méi)食子兒茶素 ( Epigallocatechin )(EGC):CAS 970-74-1 別名(2R,3R)-2-(3,4,5-Trihydroxyphenyl)-3,4-dihydro-1(2H)-benzopyran-3,5,7-triol; (-)-epigallocatechin; EGC 分子式:C15H14O7 分子量:306.3 外觀(guān):白色粉末(98%HPLC) 結構式: ![]() (5)沒(méi)食子兒茶素沒(méi)食子酸酯 ( Gallocatechin gallate )(GCG):CAS 4233-96-9 別名(2S,3R)-2-(3,4,5-Trihydroxyphenyl)-3,4-dihydro-1(2H)-benzopyran-3,5,7-triol 3-(3,4,5-trihydroxybenzoate)分子式:C22H18O11 分子量:458.4 外觀(guān):白色粉末(98%HPLC) 結構式:
提取方法:1、有機溶劑萃取法首先將綠茶葉(或茶葉末)用熱水或85%乙醇溶液浸提3次,合并濾液。濾液經(jīng)真空濃縮,所得的濃縮液用氯仿萃取,脫除其中的咖啡堿和色素等,進(jìn)而回收咖啡堿。水層用乙酸乙酯進(jìn)行萃取,得到含有茶多酚的乙酸乙酯溶液。經(jīng)真空濃縮、干燥,得到茶多酚粗品,并回收乙酸乙酯溶劑。粗茶多酚經(jīng)過(guò)凝膠柱層析等精制提純,得到茶多酚精品。該法工藝技術(shù)比較簡(jiǎn)單,對TP的提取率為10%~15%。但是有機溶劑用量多。溶劑回收設備及所消耗的能量比較大。
2、離子沉淀提取法 將綠茶葉(或茶葉末)用熱水或乙醇溶液浸提,過(guò)濾。在濾液中加入沉淀劑使TP沉淀。不同沉淀劑使TP沉淀完全的最低pH值和TP的提取率見(jiàn)表1,過(guò)濾,濾液用于提取咖啡堿。沉淀用稀H2SO4轉溶,轉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含TP的乙酸乙酯溶液。經(jīng)真空濃縮干燥得到茶多酚。該法的特點(diǎn)是減少了有機溶劑的使用量,所得產(chǎn)品中茶多酚含量較高,可達95%以上。但是工藝操作控制比較嚴格,廢渣、廢液處理量較大。
表1 不同沉淀劑的提取率和沉淀最低pH值
L-茶氨酸(L-Theanine): 1、結構特點(diǎn) 茶氨酸屬酰胺類(lèi)化合物,化學(xué)上系統命名為N-E,基—y—L—谷氨酰胺(N-ethyl—γ-L-glutamine)茶氨酸是由一分子谷氨酸與一分子乙胺在茶氨酸合成酶作用下,在茶樹(shù)的根部合成的,生長(cháng)季節,能迅速運輸到地上部分生長(cháng)點(diǎn),是參與氮索代謝的一種重要化合物,其合成與分解與茶樹(shù)的呼吸代謝和某些物質(zhì)的代謝有關(guān),井與茶葉品質(zhì)的形成和茶樹(shù)碳、氮代謝的調節和控制有關(guān)。 2.主要性質(zhì) 自然界存在的茶氨酸均為L(cháng)型,純品為白色針狀結晶,熔點(diǎn)是217--218℃ (分解)。極易溶于水,而不溶于無(wú)水乙醇和乙醚,且溶解性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具有焦糖的香味和類(lèi)似味精的鮮爽味,味覺(jué)閾值為O.06%,而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味覺(jué)閘值則分別為0.15%及0.16%。6rnol/L的鹽酸水解后生成L—谷氨酸和乙胺,茚三酮顯色反應呈紫色。在茶湯中,茶氨酸的浸出率可達80~,6。對綠茶滋味具有重要作用,與綠茶滋味等級的相關(guān)系數達o.787一o.876,為強正相關(guān)。茶氨酸還能緩解茶的苦澀味,增強甜味??梢?jiàn)茶氨酸不僅對綠茶良好滋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并可作為紅茶品質(zhì)的重要評價(jià)因子之一。茶氨酸的合成與分解不僅與茶樹(shù)的呼吸代謝和某些物質(zhì)的代謝相關(guān),還與茶葉品質(zhì)的形成和茶樹(shù)碳、氮代謝的調節和控制有關(guān)。 結構式:HOCOCHNH2CH2CH2CONHCH2CH3 分子式:C7H14O3N2分子量:174.20 價(jià)格:國內茶氨酸年生產(chǎn)能力估計在3000噸左右。目前國內市場(chǎng)上含量20%的L-茶氨酸的報價(jià)在950元/公斤含量30%的茶氨酸報價(jià)為1400元/公斤,在國際市場(chǎng)上茶氨酸平均售價(jià)為每公斤150~250美元(根據質(zhì)量、純度而定),最好的茶氨酸可賣(mài)300美元/公斤,且市場(chǎng)需求量極大。 茶黃素: 茶多糖: 茶皂素: 咖啡因:咖啡因亦稱(chēng)咖啡堿,屬生物堿類(lèi)物質(zhì),化學(xué)名為1,3,3-三甲基-2,6-氧嘌呤,分子式為:C8H10O2N4,溶點(diǎn)235℃~238℃時(shí)大量升華??Х纫蛭犊?、無(wú)臭,易溶于乙醚、氯仿、二氯甲烷,能溶于乙醇、丙酮、醋酸乙酯,難溶于乙醚和苯,是重要的醫藥原料。茶葉中約含2%~4%的咖啡因,是醫用咖啡因的重要來(lái)源, 純咖啡因無(wú)嗅,白色,呈絨毛狀、針狀或粉狀。
提取方法:1 升華法葉春園等把茶葉末投入備有攪拌器的升華罐中,用U形加熱管中的電熱絲把機油加熱到(130±10)℃,用油泵把熱油打入升華罐的夾層中,攪拌,用真空泵抽氣,保持升華罐內的真空度為50.66 kPa,處理2 h,揮發(fā)物經(jīng)導管進(jìn)入冷凝罐冷水冷卻,保持30℃~60℃,從冷凝罐的底部取出固體冷凝物(粗咖啡因),加少量水溶解,漂去焦油,經(jīng)結晶純化后可得純咖啡堿,10 kg茶葉下腳料可制得180 g咖啡因,得率1.8%。2 溶劑法(1)石天齊也申請了咖啡因制備方法的專(zhuān)利,方法是:茶葉與水混合(為1∶6)煎煮20~60 min后,用濾布過(guò)濾,濾液中加入10%~30%的金屬鹽溶液,如:AgCl2、HgCl2、Pb(CH3COO)2、Zn(CH3COO)2等,10~20 min后送入壓濾機中壓濾,濾液中再加入5%~30%的堿性溶液,可以是KOH、NaOH、Ca(OH)2等,進(jìn)一步除雜,除雜后的液體,經(jīng)用結晶法或氯仿萃取法最后都可獲純咖啡因。(2)成錦遙等申請了咖啡堿生產(chǎn)專(zhuān)利,方法是:將茶葉放入浸提塔中加水蒸煮2 h,通過(guò)沉淀池沉淀過(guò)濾、離心分離出提取液,進(jìn)入清液池,蒸發(fā)濃縮至40%~60%,并按3∶1~6∶1的比例加入氯仿或二氯甲烷,混合均勻后送入萃取塔中萃取,萃取液在0~4℃下靜置30~60 min,然后蒸餾、回收溶劑,罐中粗咖啡因取出后置≤100℃下恒溫60~70 min,最后放入升華罐中升華,即得純咖啡因。(3)李沿飛等采用6 mol鹽酸調節茶汁至pH值為2,煮沸3 h,離心過(guò)濾,濃縮至1/2體積,再加入10%NaOH,調節pH至12,用氯仿分2次提取,合并有機相,用1 mol/L鹽酸洗滌,棄去水相,蒸干有機相(回收氯仿),固形物置100℃~105℃烘箱中烘干即得粗咖啡堿。粗咖啡堿用10倍水溶液,過(guò)濾、蒸發(fā)、重結晶、烘干。烘干后的咖啡因中通入1/5重量的氧化鎂、咖啡因,氧化鎂混合物置真空箱中升華,溫度控制在160℃~200℃之間,收集升華物即可得純度為99%的天然咖啡因。(4)葛宜掌等〔15〕將茶末放入浸提罐中,加入4~6倍茶葉重量的含水酒精(乙醇-水=4∶6),加熱浸提30~45 min,過(guò)濾,濾渣再用2~4倍含水酒精浸提30 min,合并濾液,濃縮濾液至原體積的1/5~1/7,冷卻,待植物膠、葉綠素、多酚、植物蛋白及其他脂溶性雜質(zhì)沉淀完全,上清液中再加入茶葉重量25%~30%的生、熟石灰混合物(生石灰-熟石灰=2∶3)作為剩余雜質(zhì)的掩蔽體,攪拌均勻后干燥脫水成粉狀。將粉狀物投入升華罐內,在常壓或減壓下升華,即可得天然咖啡因,該法可提取出茶葉中75%~85%的咖啡因,其純度可達99.9%。3 吸附法硅藻土、活性炭等均可吸附咖啡堿,日本學(xué)者用20 mL烏龍茶汁通過(guò)填充有30 g硅藻土的吸附柱,然后用150 mL二氯甲烷洗脫,可將柱中99.8%的咖啡因洗脫。4 超臨界CO2氣提法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