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shū)·東夷傳》的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遣使至洛陽(yáng),向東漢皇朝奉貢朝賀。漢光武帝大劉秀賜給該國王“漢倭奴國王”金印,以表示東漢皇朝與倭奴國的君臣隸屬關(guān)系。
這顆金印于公元1784年在日本九洲福岡縣志賀島村出土,現存于福岡市博物館。它是中日兩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聯(lián)系的見(jiàn)證。
這顆金印證明,日本當時(shí)名為“倭奴國”。倭奴國的國王由東漢皇朝賜印,并稱(chēng)之為“漢倭奴國”,表明倭奴國隸屬于“漢”,是東漢皇朝的藩國。
當時(shí),倭奴國屬于蠻荒之地?!澳凶咏憎裘嫖纳?,以其文左右大小別尊卑之差?!瓏嗯?,大人皆有四五妻,其余或兩或三?!阜ㄕ邲](méi)其妻子,重者滅其門(mén)族?!?div style="height:15px;">
明朝時(shí),人們稱(chēng)日本海盜為“倭寇”,是有歷史淵源的。
我認為,日本應當恢復其“倭奴國”光榮稱(chēng)號,以顯示其歷史的悠久,也更加名副其實(shí)。
日本的石原慎太郞等人認為,“日本是美國的小妾”,相當于“性奴”,而日本人卻甘之如飴,可見(jiàn)其奴性深入到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