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醫治潰瘍性結腸炎(脾腎兩虛)方
處方:當歸、太子參、白芍、訶子肉、肉豆蔻各 18克,補骨脂25克,五味子、吳茱萸各12克,制附子6克,廣木香、肉桂、炙甘草各5克,大棗5 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溫補脾腎,澀腸止瀉。用于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辨證屬脾腎兩虛型。臨床表現為腹痛腸鳴,瀉后痛減,以黎明為甚,每日3-4次,伴腰酸乏力,腹部及四肢不溫,舌質(zhì)淡稍胖,苔白,脈沉遲。
創(chuàng )方者:張東岳
河南名醫治潰瘍性結腸炎(肝脾不和)方
處方:炒白術(shù)、炒白芍、麥芽各20克,黃芪30 克,陳皮、防風(fēng)、柴胡、吳茱萸各12克,黃連、木香、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疏肝健脾,調氣活血,止瀉止疼??捎糜谥委煗冃?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37,110,177);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href="http:///21nx/html/mifang/nakemifang/zhichuang/jiechangyan/">結腸炎,中醫辨證屬肝脾不和型?;颊吲R床表現為腹痛即瀉,便質(zhì)溏,每遇精神刺激 (如生氣或驚嚇等)癥狀加重,舌淡紅,苔薄白或薄黃。
創(chuàng )方者:張東岳
河南名醫治潰瘍性結腸炎(脾虛夾濕)方
處方:太子參、白術(shù)、炒苡仁各18克,茯苓15 克,白扁豆、炒山藥、蓮子肉各25克,陳皮、桔梗各 10克,砂仁、烏藥各8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補氣健脾,和胃滲濕。用于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辨證屬脾虛夾濕型。臨床表現為大便溏薄每日3-5次,便中夾有少量黏液或暗血,伴有少腹隱痛,納差乏力,舌質(zhì)淡,苔白或厚,脈沉細或濡緩。
創(chuàng )方者:張東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