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粥】
七.板栗粥
材料: 板栗100克,糯米100克,生姜10克,少許鹽
做法:板栗100克去皮,切碎粒與淘好的糯米100克,加拍碎的生姜10克煮米爛湯稠,加少許鹽,溫熱服食。
效用:補腎益氣、強腰膝、厚腸胃,適用春季脾虛腹瀉、腎虛痛,腿腳無(wú)力等癥,中老年人常食用健康延壽。
八.榛子粥
原料:榛子仁30克,枸杞15克,粳米50克。
制法:先將榛子仁搗碎,然后與枸札一同加水煎,去渣 后與粳米一同用文火成粥即成。
功效:養肝益,明目豐肌。
用法:每日一劑,早晚空腹服食。
應用:適用于體、視昏等。
14種補陰養顏護容粥:
(1) 淮山紅棗粥:
主料:鮮淮山 紅棗 大米
內加水適量大火燒開(kāi)在改用小火慢煮至熟爛即可食用。
功效:補脾養胃、益腎養顏。適用于肺虛泄瀉、久痢、消渴、遺精等癥。山芋與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壓、動(dòng)脈硬化、過(guò)度肥胖等癥。
注:淮山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塊莖。別名山藥,懷山藥,白山藥。
【黑芝麻粥】
(2)芝麻粥:搗碎芝麻與大米同煮,可治眩暈、記憶力衰退、須發(fā)早白等。芝麻50克、梗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細末,待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秋季常食,可益壽延年,還可潤肺,是秋季保健粥的佼佼者。對便秘、肺燥咳嗽者有一定療效。
(3)牛肉粥:切碎牛肉與粥同煮,可補脾胃、強筋骨。
【烏雞肉粥】
(4)烏雞肉粥:烏雞同粳米同煮,加調味,用于高血壓、貧血、營(yíng)養不良等。
(5)木耳粥:取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潤肺生津,滋陰養胃,補腦強心
(6)胡桃粥:取胡桃仁搗碎同粳米同煮,有補腎、益肺、潤腸的功用。胡桃肉100克。核桃肉洗凈,放入鍋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轉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常食核桃粥,不僅能補腎,還可以預防陽(yáng)萎、遺精,有延衰抗老作用。
(7)胡蘿卜粥:取新鮮胡蘿卜切碎,同粳米共煮,能健胃、補脾,助消化。將胡蘿卜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因胡蘿卜中含有胡蘿卜素,人體攝入后可轉化為維生素,適于皮膚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8)百合杏仁粥:鮮百合、杏仁與粳米同煮,加白糖適量溫服,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虛熱,干咳勞咳。
(9)紅棗糯米粥:山藥、苡仁、荸薺、大棗、糯米同煮,放入適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氣血、利濕止瀉、生津止渴之功效,適用于病后體弱及貧血、營(yíng)養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腸炎等患者食用。
【蓮米粥】
(10)蓮米粥:將蓮米發(fā)漲后,在水中用刷子將表皮擦去,抽出蓮心放清水煮爛,再與粳米同煮食用,具有健脾止瀉、益腎固澀、養心安神之功,適用于脾虛食少,腹虛帶下、遺精尿頻、心煩失眠、健忘多夢(mèng)。
(11)菊花粥:菊花60克、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再同米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風(fēng)熱、清時(shí)火、明目等功效,對秋季風(fēng)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功效。同時(shí)對心血管疾病也有較好防治作用。
(12)梨子粥:梨子2只,洗凈后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13)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米100克、白糖少許。赤小豆和米同放鍋中,大火煮開(kāi),改用文火熬煮,食用時(shí),放入白糖即可。有清熱利尿、止渴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