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保健
中醫草藥好好熬 祖國醫學(xué)很奇妙
依據《神農本草經(jīng)》記載,下列藥皆有久服輕身延年益壽作用,即:人參、天冬、地黃、白術(shù)、黃藥子、麥冬、獨活、薯蕷、薏苡仁、澤瀉、遠志、石斛、卷柏、防風(fēng)、沙參、枸杞、茯苓、酸棗仁、桑寄生、杜仲、女貞子、龍骨、阿膠、牡蠣、龜版、大棗、鹿茸。我主要從中精選出十味藥來(lái)。
參
——人參:《神農本草經(jīng)》記載:久服輕身延年。
有較強的補氣抗衰老作用。主要用于氣虛型衰老。
氣陰兩虛型衰老可與枸杞合用,氣血虛型衰老則與當歸合用,兼陽(yáng)虛的衰老可與附子合用。
常用量:口含1~2克。研末吞服:1~2克。泡水:2~3克。煎服:5~10克。急救:15~30克。
忌避:不宜與蘿卜同吃。
——黨參:有較強的抗衰老作用。
尤適于氣血兼虛型衰老,可與當歸合用。
劑量:10~30克。
——西洋參:性偏涼,有益氣生津作用。
適于氣虛津虧型衰老。
劑量:3~5克。
——太子參:有補肺健脾作用。
適于脾肺虛型衰老。
多用于少兒。
劑量:10~30克。
有的人以為參要到老年才能吃。其實(shí)不然,無(wú)論哪個(gè)年齡段,只要屬于氣虛、體虛的,都可以服用,也就是說(shuō)中年人也可以吃參。
茯苓
是一種生長(cháng)在松樹(shù)根部的真菌,有較強的抗衰老作用。
《神農本草經(jīng)》記載“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
劑量:10~15克。
用法:可以煎湯服,還可以將茯苓研成細末,用溫開(kāi)水送服;北京有特產(chǎn)叫茯苓餅,是用了食品加工的工藝制作而成的,有寧心安神,健脾延年的功效。
靈芝
是一種真菌,生長(cháng)在山川森林中,有較強的滋補抗衰老作用。
適于虛弱型衰老。
古書(shū)記載靈芝有返老還童作用,還可明目?!侗静菥V目》記載:可益精氣、好顏色,久服輕身耐老,延年益壽。
劑量:10~15克,煎水或燉肉吃。
何首烏
有補益肝腎,滋補精血作用。主要用于肝腎虛精血不足的衰老。
《神農本草經(jīng)》記載,何首烏的滋補作用功在地黃、天冬之上。
劑量:10~30克。
用法:可以配雞肉吃,配豬肝吃,可以與粳米、紅棗熬成粥。
地黃
味苦,性微溫,歸肝、腎二經(jīng)。
《神農本草經(jīng)》載:久服輕身不老。補肝腎,養血滋陰,適于腎虛型衰老。
《本草綱目》記載:填骨髓,長(cháng)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利耳目,黑須發(fā)。
用于腎虛抗衰老,是經(jīng)典名方六味地黃丸中的主要藥物之一,抗腎虛早衰。
用于四物湯(當歸、熟地、川芎、白芍)可抗血虛早衰。
還可抗糖尿病導致的早衰。
劑量:10~30克。
用法:可煮地黃花粥、生地黃粥、百合地黃粥等。煎湯,3~5錢(qián),大劑1~2兩,熬膏或入丸、散。
山藥
《神農本草經(jīng)》載可以耳目聰明,輕身延年。
主要作用補腎健脾腎,適于脾腎虛型衰老。是較有效的抗衰老中藥,尤其適用于脾腎虛型衰老。
劑量:10~60克。
用法:可清炒,也可以蒸煮,還可以燉羊肉。
枸杞
有滋補肝腎作用,有較強的抗衰老作用,主要適用于肝腎虛型衰老,尤其是腎陰虛型衰老。
劑量:5~10克,可以水煎服、泡水喝、燉肉吃。
用法:可以泡茶喝,可以燉湯吃,也可以直接嚼吃。
黃精
《神農本草經(jīng)》載:補脾腎,益精血。
有較強的抗衰老作用,尤其適用于精血虛型早衰。
劑量:10~30克。
用法:可以和雞一起蒸吃;可以和豬肉一起燉吃;也可以用水直接蒸吃。
冬蟲(chóng)夏草
可益腎補肺,有較強的抗衰老作用,有強化作用,適用于虛弱型衰老,尤其是肺虛型衰老。
劑量:5~10克,可以水煎服或燉雞吃。
龜版
益腎健骨,有較強的抗衰老作用。主要適于肝腎陰虛型衰老。
劑量:10~30克。
用法:可以煎湯、熬膏或入丸、散。
從上述十種著(zhù)名抗衰老中藥全部是通過(guò)補腎和益氣而益壽延年的,反過(guò)來(lái)也證明了補腎與補氣對于抗衰老有重大的意義。
十大名方
傳世名方選十劑 延年益壽好神氣
為明朝董其昌所制,后經(jīng)清末名醫陸九芝親身體驗并極力推崇。常服此方須發(fā)能由白變黑,并使人耳聰目明,強腰健腿,精神充沛。
組成:何首烏50克,豨薟草、菟絲子各15克,杜仲、懷牛膝、女貞子、旱蓮草、桑葉、黑芝麻、桑椹子、金櫻子各10克,金銀花、生地各5克。研末制蜜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10~15丸,每日3次。
功效:滋腎養肝,益精血,抗衰老。
適用范圍:適用于40歲以上稍勞動(dòng)即感疲乏、腰膝酸軟者;用腦后頭暈、耳鳴者;脈搏和血壓容易波動(dòng)者;四肢筋骨不舒,類(lèi)似風(fēng)濕而實(shí)非風(fēng)濕者;雖無(wú)癥狀但有動(dòng)脈硬化或者心律不齊者;中年早衰,房勞久疾等虛損病患。陽(yáng)虛便泄、畏寒者慎用。
六味地黃丸
為宋代名醫錢(qián)乙所創(chuàng ),最早記載于《小兒藥證直訣》中。錢(qián)乙創(chuàng )此方目的在于治療小兒的“五遲”,后來(lái)隨著(zhù)歷代醫家對六味地黃丸認識的加深和使用經(jīng)驗的積累,人們發(fā)現本方具有良好的滋補肝腎的作用,對于腎虛傾向的人群具有良好的養身保健功能。
組成:熟地黃24克,山茱萸12克,山藥12克,澤瀉9克,茯苓9克,丹皮9克。
功效:滋陰補腎。
適用范圍:對于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遺精盜汗有特效,無(wú)明顯毒副作用。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有利于延緩衰老和養生保健。對骨質(zhì)疏松癥也有預防作用,還可預防老年性癡呆。
龜齡集
龜齡集的歷史悠久,享譽(yù)海內外。創(chuàng )制于明代中葉,朱元璋的八世孫朱厚驄(嘉靖)做了皇帝,廣集長(cháng)生不老藥,方士邵之節和陶仲文從宋代張君房所編纂之《云笈七簽》中的許多滋補藥品中,取長(cháng)補短,加以增刪,并采取“爐鼎升煉”的技術(shù),制成了號稱(chēng)可以長(cháng)生不老的“仙藥”獻上,取名“龜齡集”——取靈龜長(cháng)生不老之意。嘉靖服后,果然身體健康,連續生子。邵、陶因而受賞,龜齡集遂成為“御用圣藥”。
組成:人參、鹿茸、海馬、枸杞子、丁香、穿山甲、雀腦、牛膝、鎖陽(yáng)、熟地黃、補骨脂、菟絲子、杜仲、石燕、肉蓯蓉、甘草、天冬、淫羊藿、大青鹽、砂仁等。
功效:強身補腦,固腎補氣,增進(jìn)食欲抗衰老。
適用范圍:用于腎虧陽(yáng)弱,記憶減退,夜夢(mèng)精溢,腰酸腿軟,氣虛咳嗽,五更溏泄,食欲不振等。忌生冷、刺激性食物;孕婦禁用;傷風(fēng)感冒時(shí)停服,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大補陰丸
為朱丹溪所創(chuàng ),記載于《丹溪心法·補損五十一》中,后世在運用上多有發(fā)揮,成為補陰的名方。
組成:熟地黃120克,知母(鹽炒)80克,黃柏(鹽炒)80克,龜版(制)120克,豬脊髓160克。
功用:滋陰降火抗衰老。
適用范圍: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咳嗽咯血,耳鳴遺精。對由于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所造成的骨蒸潮熱、遺精盜汗、頭暈目眩、腰膝酸軟以及性功能障礙有較好的療效?,F代也用于神經(jīng)衰弱、肺結核、甲狀腺功能亢進(jìn)、糖尿病等屬陰虛火旺者。此方尤適于抗虛火導致的衰老。
八仙長(cháng)壽酒
組成:由人參、檀香、玫瑰花、茯神、枸杞、蓮子肉、龍眼肉、白豆蔻等組成,泡酒服用。
功效:益氣養神抗衰老,開(kāi)胃健脾,固陽(yáng)滋陰,氣血雙補。
適用范圍:食前飲,能和胃氣,食后飲,可消宿谷??捎糜谄⑽柑撊?,氣血不足的情況。
歸脾丸
始載于宋代嚴用和《濟生方》,用于治療思慮過(guò)度,勞傷心脾,健忘等。至元代,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對本方有所發(fā)揮,它既載明原方所治諸證,又增補了治療脾不統血而妄行的吐血、下血。明代薛立齋《校注婦人良方》,在原方中增加了當歸、遠志兩味。從此一直沿用至今。
組成:黨參、白術(shù)(炒)、黃芪(炙)、茯苓、遠志(制)、酸棗仁(炒)、龍眼肉、當歸、木香、大棗(去核)、甘草(炙)。輔料為蜂蜜。
功效:益氣健脾,養血安神。
適用范圍:用于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mèng),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尤適于延緩脾虛導致的衰老。
八珍丸
載于《正體類(lèi)要》,薛立齋原謂:“治傷損等癥,失血過(guò)多,或因克伐血氣,耗損惡寒,發(fā)熱煩躁等癥”。本方為四君子湯與四物湯合二為一,張秉成說(shuō):“夫人之所賴(lài)以生者,氣與血耳,而醫家之所以補偏救弊者,亦惟血與氣耳。故一切補氣諸方,皆從四君化出,一切補血諸方,又當從此四物化出也”。八珍湯中八味藥皆為補氣養血之珍品,故曰“八珍湯”。
組成:人參30克,白術(shù)30克,白茯苓30克,當歸30克,川芎30克,白芍藥30克,熟地黃30克,炙甘草30克。
功效:益氣補血抗衰老。
適用范圍: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耳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wú)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虛弱、各種慢性病,以及婦女月經(jīng)不調等屬氣血兩虛者)。適于氣血兩虛引起的衰老。
金匱腎氣丸
金匱腎氣丸又名八味丸、附桂八味丸,是名醫張仲景代表方之一。首載于《金匱要略》一書(shū)。是一首適應范圍廣而療效好的常用方劑。它的功能是溫補水中之火——腎中真陽(yáng),即古人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組成:熟地、山藥、肉桂、丹皮、茯苓、山茱萸、附子、澤瀉等組成。
功效:溫補腎陽(yáng)。及對抗腎陽(yáng)虛導致的衰老。
適用范圍:用于腰膝酸軟,肢冷尿頻。虛勞腰痛、消渴、老年喘咳、腳氣、妊娠轉胞以及大熱煩渴、口腔糜爛諸癥,只要確屬腎陽(yáng)虛微者,都可用本方治療。也用于腎經(jīng)虧損,脾胃虛寒,腰酸足軟,小腹拘攣,遺精盜汗,大便溏泄,小便頻數,下肢浮腫及痰飲消渴等。
天王補心丹
出自龔廷賢的《萬(wàn)病回春》,是一首臨床常用處方,后世醫家在使用范圍上代有突破發(fā)揮。
組成:桔梗、天冬、麥冬、人參、茯苓、生地、元參、棗仁、五味、遠志、柏仁、丹參、當歸、蜂蜜、朱砂等組成。
功效:滋陰養心,鎮靜安神。
適用范圍:陰虛血少,虛熱煩躁,口干咽燥或口舌生瘡,大便秘結,失眠、夢(mèng)遺、心悸、健忘,精神不振,不耐思慮,舌紅少苔,脈象細數。也用于陰虛火旺,心神失養所致的驚悸怔忡,健忘失眠,咽喉干燥,夜夢(mèng)遺精等癥。陰陽(yáng)兩虛,消化不良,飲食少思,大便溏泄的患者不宜用,外感發(fā)熱患者忌服。該方最適于延緩心氣陰兩虛引起的衰老。
七寶美髯丹
七寶美髯丹相傳成方于唐代,是著(zhù)名的美發(fā)烏須方,由明代方士邵應節所傳,用之多驗,故汪昂將其收載于《醫方集解》中。
組成:何首烏15克、補骨脂12克、白茯苓15克、菟絲子12克、枸杞15克、牛膝12克、當歸12克。
功效:補益肝腎,烏發(fā)壯骨,滋養腎精,兼可益脾、補肝、養心。
適用范圍:肝腎不足證。須發(fā)早白,脫發(fā),齒牙動(dòng)搖,腰膝酸軟,夢(mèng)遺滑精,腎虛不育等。中年早衰之白發(fā)及脫發(fā)、牙周病,以及男子不育癥等肝腎不足者,均可應用。對于腎虛精少不育之癥,亦甚適宜。適宜于中老年人精血衰少、腰膝無(wú)力、遺精陽(yáng)痿、未老先衰、須發(fā)早白者服用,是一種養腎長(cháng)壽的保健藥。
簡(jiǎn)易藥膳
簡(jiǎn)易藥膳粥與湯 滋陰壯陽(yáng)心不慌
茯苓粳米粥
茯苓15克、粳米100克、紅棗10個(gè)、冰糖適量。
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燒熟食用。(適于睡眠不安者)可防衰老。
冬蟲(chóng)夏草燉雞湯
人參3~5克、冬蟲(chóng)夏草5克、母雞1只(適于氣虛者)。
母雞去毛和內臟,洗凈置鍋內后加水淹沒(méi)全雞,放入北冬蟲(chóng)夏草、香菇兩朵,清燉一個(gè)半小時(shí),待肉熟爛時(shí)下調味料,吃肉喝湯。蟲(chóng)草雞湯營(yíng)養豐富,產(chǎn)婦在坐月子期間最好能吃上兩三次??煞罋庋撔退ダ?。
沙參燕窩銀耳湯
沙參10克、燕窩1個(gè)、銀耳10克。
先將沙參、燕窩和銀耳用溫水浸泡半日,去除雜質(zhì),然后放入鍋內加水同煮。加入冰糖,文火煮至燕窩、銀耳爛熟為止。適合在秋天天氣干燥的時(shí)令食用。
首烏黑豆燉肉湯
何首烏100克、黑豆100克、牛肉適量。
將所有材料洗凈放進(jìn)瓦煲內,加入紅棗數枚,生姜數片,水滾后,轉用文火煲2小時(shí)放入調料即可。
靈芝燉雞湯
靈芝30克、雞1只。
將靈芝洗凈;生姜洗凈切成厚片;蔥洗凈切長(cháng)段;雞宰殺后去凈毛樁、內臟,剁去腳爪洗凈,入沸水中汆透去血水,撈出,雞脯朝上放入蒸缽內,加入靈芝、姜、蔥、鹽、料酒、胡椒粉,注入清水500毫升,用濕綿紙封嚴缽口,上籠大火蒸約3小時(shí)至雞肉熟爛,取出蒸缽揭去綿紙,入味精即成。簡(jiǎn)單做法也可以用老靈芝2兩、雞肉3~4兩,放少量鹽調味、加水適量,隔水燉1小時(shí),吃肉喝湯??山∧X延年益壽。
黃精山藥燉雞湯
黃精30克、山藥150克、雞1只。
將雞洗凈切塊,同上藥放入盤(pán)中,加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適合腎陰虛的更年期綜合征人食用。
山藥豬肚湯
山藥100克、豬肚1個(gè)。
將豬肚洗凈切成條或切成小塊煮沸后改文火燉熟,再將山藥去皮洗凈切成片或段,同燉至爛。稍加鹽調味,空腹食用,每日1次。復雜一點(diǎn)的做法可以是,將豬肚外表油脂膜洗凈,去凈肚尖片成6厘米長(cháng)3厘米寬的片,用食用堿拌均腌1小時(shí)左右,用流動(dòng)清水除去堿質(zhì),漂至白色,然后下沸水汆一下?lián)瞥?,用紗布包擠干水分。把山藥去皮洗凈,切成長(cháng)條片;香菇、冬筍切片,下沸水汆熟撈出備用。蔥白切片,與鮮菇片盛于碗內,放入番茄片、姜、糖、料酒、鹽、味精、濕淀粉、芝麻油,調勻拌成鹵料。將豬肚、山藥、冬筍、香菇放入沙鍋內,倒入鹵汁芡汁,加水適量,用旺火煮沸,改用小火慢煨至熟即成,切片裝盤(pán),可幫助脾虛者延緩衰老。
枸杞豬蹄湯
枸杞100克、豬蹄1對。
先將豬蹄從腳丫處劈成兩大塊,再將每塊分別剁成三小塊,用開(kāi)水煮透洗凈,枸杞泡好。把豬蹄放鍋內加水,先用大火燒開(kāi),再改小火煮兩小時(shí)左右,使骨能與肉分離為好,再加鹽、味精、枸杞調味。有補腎抗衰老作用,尤適于腳后跟痛的中老年人。
當歸羊肉湯
當歸10克、羊肉200克。
將羊肉洗凈,切片;生姜洗凈,切片待用。炒鍋上火,下油,油熱后,加入羊肉,翻炒幾下,加水、生姜、蔥白、當歸,旺火燒開(kāi),改用文火燉半小時(shí)后,加入鹽、味精各適量,入味即可食用。該方有助于血虛者延緩衰老,尤適于婦女們。
附片羊肉湯
制附片10克(用紗布包上縫好)先煎2小時(shí),再加羊肉200克,再煮1小時(shí)。
將制附片用紗布袋裝上扎口,先單獨煮1小時(shí),待用;羊肉用清水洗凈,入沸水鍋,加姜、蔥一半,焯至斷紅色,撈出起鍋剔去骨,瀝干水分,切3厘米見(jiàn)方的塊;再入清水中浸漂去血水,骨頭拍破;姜洗凈拍松,蔥切段。把鍋注入清水1000毫升,置于武火上,下入姜、蔥、胡椒、羊肉,再投入熟附片藥袋和藥液。先用武火加熱30分鐘,再改用文火燉煮1小時(shí)即成。該方最適于腎陽(yáng)虛的人抗衰老。
人參雞肉湯
人參10克、雞肉1只、淮山藥15克、大棗15克(適于氣虛者)。
將雞宰殺,去毛及內臟、洗凈、切塊。人參、淮山藥、大棗洗凈;姜切片;蔥切段。鍋置火上,加適量清水,放入雞塊、人參、淮山藥、大棗、姜、蔥、料酒及少許精鹽,用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雞肉熟透,加入味精、鹽調味即成。
三七燉雞湯
三七15克、雞1只。
將三七用雞油或麻油炸黃(切勿焦枯),砸碎,置鍋中。將雞宰殺后去毛,去內臟,與三七加水同煮,置文火上燉至雞肉爛。加入鹽、味精等調味品,吃肉喝湯。該方有助于血虛、血瘀的人抗衰老。
枸杞甲魚(yú)湯
枸杞10~30克,甲魚(yú)1只。
用武火20分鐘,文火1~2小時(shí),燉熟后,放于冰箱冷藏(注意不是冷凍)分為7份,一天吃1份,3~7天吃完。該方對腎陰虛的人延緩衰老最好。
人參甲魚(yú)湯
人參20克、甲魚(yú)1只。
將甲魚(yú)宰殺后,去頭、尾及腸雜;人參洗凈,順切薄片;大棗洗凈,去核;姜拍松,蔥切段。甲魚(yú)、人參、棗、姜、蔥、料酒同放入鍋內,加入雞湯2500毫升,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煲35分鐘,加入鹽、胡椒粉即成。
豬腰子1對、枸杞30克。
將豬腰洗凈切塊,與枸杞加水燉湯,加少許食鹽調味即可。該方可以幫助腎虛,適于腎陰虛的人延緩衰老。
五仁山藥粥
五仁(松子仁10克,花生、核桃仁、栗子、腰果仁30克),山藥60克,茯苓100克,熬粥,服時(shí)加蜂蜜。
胡桃枸杞燉鹿肉
枸杞子30克、鹿肉300克、巴戟天15克、胡桃肉30克。
鹿肉洗凈,切塊,用開(kāi)水汆過(guò)。巴戟天、枸杞子洗凈;胡桃肉微炒過(guò),紅棗(去核)洗凈,與鹿肉一起放入燉盅內,加開(kāi)水適量,文火隔開(kāi)水燉3小時(shí),調味供用。如無(wú)鮮鹿肉,亦可用鹿茸代之,如用鹿茸時(shí),應加入少許豬瘦肉補虛調味。陰虧陽(yáng)亢者不宜用本湯。
胡蘿卜黑木耳烏雞湯
胡蘿卜200克、黑木耳100克、烏骨雞1只、香菇20克、荸薺50克。
黑木耳和香菇分別用清水發(fā)好洗凈,胡蘿卜去皮洗凈切塊,荸薺削皮洗凈對剖;烏雞洗凈斬塊;雞塊、黑木耳、香菇、胡蘿卜同放入瓦鍋內,加清水煮沸后,文火燉1小時(shí);加荸薺武火煮沸,改中火煨20分鐘,調入精鹽。
十禽戲
小鹿奔跑,
青蛙跳躍……
十禽戲可以煅煉我們身體的各個(gè)部位。
多做游戲多玩?!∑ぞo肉硬不松垮
古有華佗發(fā)明五禽戲,活到90歲而步履矯健,耳聰目明。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種養生十禽戲。經(jīng)常練習可煅煉我們身體的各個(gè)部位,益壽延年。此戲載于北京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出版的《楊力養生23講》之中。分別為小狗搖頭(練頸椎)、仙鶴展翅(練胸廓及肩肘關(guān)節)、小鹿奔跑(練心肺)、小雞踏地(練踝關(guān)節)、猴子探花(練眼睛)、老虎撲食(練呼吸、全身肌肉)、大熊蹲走(練腰背、腎)、青蛙跳躍(練腹部、膝關(guān)節)、燕子輕飛(練手腕、肩背)、龜蛇縮頭(練頸、頭)花貓扭腰(練腰)。
現在把動(dòng)作簡(jiǎn)介如下。
小狗搖頭
方法:
自然站立,調息后,運氣于頭頸,兩手伸開(kāi),頭學(xué)小狗搖擺頭頸20次,然后左右旋轉各10次。
功效:
練頸椎,可改善頭腦血循,有健腦明目之效。對頸椎病,腦動(dòng)脈硬化效果最好。
仙鶴展翅
方法:
自然站立,伸開(kāi)兩臂,學(xué)仙鶴展翅飛翔并配合做大呼吸20次,注意此戲要以胸式呼吸為主,盡量擴張胸廓。
功效:
心肺獲益,日久胸廓健美,呼吸深長(cháng)。對冠心病、慢阻肺、氣管炎、肺結核效果最好。
小鹿奔跑
方法:
調息后,運氣于四肢,學(xué)小鹿奔跑至出汗為止。
功效:
練肝膽及四肢,日久身輕體健,血流自如。對冠心病、高血壓、肝膽病效果最好。
花貓扭腰
方法:
兩手叉腰,調息后,運氣于腰,然后學(xué)花貓扭腰向前走5步,轉身再走5步,重復三次。
功效:
練腰椎及腎臟,日久腰強腎健,形體苗條。對腰椎病、腎病效果最好。
猴子探花
方法:
調息后,運氣于目,左右手交替伸舉于額頭上做一個(gè)遮陽(yáng),左右腿交替彎曲于后,然后頭頸及目睛作左右擺探視各10次。
功效:
練眼睛,日久腦靈目明。對各種目疲、頸椎病、腦動(dòng)脈硬化效果最好。
老虎撲食
方法:
下蹲、四肢彎曲,深吸一口氣,讓氣沉丹田(臍下3寸)3秒鐘,然后猛吸一口氣,向前方躍起做撲食狀。并發(fā)出“嗨”聲,來(lái)回練6次。
功效:
肺腎得益強腰膝,日久身強力壯。對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都有調理作用。
大熊蹲走
方法:
深吸一口氣,然后運氣沉于下丹田(臍下3寸),然后將氣運于腰膝,學(xué)大熊蹲走,轉1圈。
功效:
練腰膝,日久腰強膝健。對腰椎病、膝病、腎病都有效。
青蛙跳躍
方法:
下蹲,氣運于腹,做腹式呼吸3次后,兩手向前伸,學(xué)小青蛙蹦跳5~9次。
功效:
練腹部,盆腔臟氣,日久腰細腹小,氣血運行流暢,得婦科、男科病及脾胃病的概率會(huì )小。
燕子輕飛
方法:
伸開(kāi)雙臂,調吸(做深呼吸3次),然后學(xué)燕子,引身體做原地旋轉,順逆時(shí)針各5次,重復3次。
功效:
練肩關(guān)節及心肺,日久可體健輕靈,身輕如燕。
龜蛇縮頭
方法:
雙手自然下垂,做深呼吸3次后,學(xué)龜蛇伸縮頭頸10次,如果有條件再往草地、沙地或家中地毯上爬行20次,收功。
功效:
練頭頸及腰腹。日久心肺腹腎皆得益,日久脾胃病及腎病皆可自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