ζ?!?【世界古典音樂(lè )名著(zhù)】??? 浪漫主義時(shí)期
制作人:麥格格 ? MAGGIE
★ 浪漫主義時(shí)期?。≧omanticism)(約為公元1820—1900)
貝多芬曾經(jīng)說(shuō) “我心中涌現出什么, 我就會(huì )寫(xiě)什么”, 這是真正意義“浪漫時(shí)期音樂(lè )" 的宣言, 情緒化的涌動(dòng)開(kāi)啟了“浪漫音樂(lè )"的大門(mén)。這一時(shí)期的作曲家, 大都采用自然的音樂(lè )旋律, 和曲調來(lái)表達他們自身的情感。于是不同風(fēng)格和音樂(lè )體裁的浪漫音樂(lè )作品,開(kāi)始大量出現, 從肖邦優(yōu)美的鋼琴曲, 到舒曼高雅和室內樂(lè ), 從布魯克納和馬勒長(cháng)達一小時(shí)以上的交響曲, 到柴科夫斯基華麗的芭蕾舞劇,而西貝柳斯則把他的思緒與北歐的傳統音樂(lè )聯(lián)系了起來(lái)。迄今為止,我們的電影配樂(lè )當中, 仍然沿用大量的浪漫經(jīng)典音樂(lè ),這是個(gè)燦爛多姿的音樂(lè )時(shí)代。
這一時(shí)期的音樂(lè ), 更注重表達人的精神境界與主觀(guān)感情,對自然景物的表現也愈加突出,創(chuàng )作上對民族和民間音樂(lè )的利用,更加重視與頻繁。19世紀中后期, 出現了以振興本民族音樂(lè )為己任的民族樂(lè )派。在音樂(lè )體裁上,出現了新的器樂(lè )獨奏體裁,如夜曲、即興曲、敘事曲、諧謔曲、幻想曲與無(wú)詞歌等。此時(shí)期作品風(fēng)情萬(wàn)種, 各自獨具特色,代表人物是韋伯、舒伯特、柏遼茲、肖邦、李斯特、瓦格納等。這個(gè)時(shí)期創(chuàng )造了多樂(lè )章標題交響曲、交響詩(shī)、交響音畫(huà)、狂想曲、隨想曲等音樂(lè )題材。
文藝復興的影響;
到了1450年,歐洲音樂(lè )開(kāi)始進(jìn)入了文藝復興時(shí)期,因為當時(shí)的歐洲政治的不穩定,教廷的威信與勢力開(kāi)始衰弱, 資產(chǎn)階級萌芽,為了適應當時(shí)社會(huì )的發(fā)展與人們的新思想, 音樂(lè )開(kāi)始宣揚以人為本的思想, 所以在各個(gè)領(lǐng)域里都開(kāi)始了文藝復興運動(dòng),也就是在那時(shí),歐洲傳統的大小調式逐漸形成!到了1600年開(kāi)始, 進(jìn)入了一個(gè)大發(fā)展的時(shí)期~ 巴洛克時(shí)期, 那時(shí)候,不僅產(chǎn)生了像大家所熟知的巴赫、亨德?tīng)柕葌ゴ蟮淖髑?、歌劇、協(xié)奏曲、奏鳴曲等題材, 相繼被創(chuàng )造發(fā)展出來(lái)。
舒伯特(1797~1828):奧國作曲家,人稱(chēng)《歌曲之王》。推薦曲目:1.第五、第八、第九號交響曲。2.鋼琴與弦樂(lè )五重奏曲《鱒魚(yú)》。3.弦樂(lè )四重奏《死與少女》。4.即興曲D.899、D.935、D.946。5.樂(lè )興之時(shí)D.780。6.鋼琴奏鳴曲D.557、D.571D.556、D.784、D.845、D.894、D.850、D.958、D.960。7.《阿貝鳩尼》奏鳴曲D.821。8.第一號、第二號鋼琴三重奏。9.流浪者幻想曲D.760。10.聯(lián)篇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天鵝之歌》。11.歌曲集(任選)。12.八重奏D.803。13.弦樂(lè )五重奏D.956。14.小提琴奏鳴曲(四首)。15.小提琴幻想曲D.934。
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推薦曲目:1.二十四首無(wú)伴奏小提琴隨想曲。2.第一、二號小提琴協(xié)奏曲。3.摩西幻想曲。4.《心中類(lèi)亂》主題變奏曲。5.小提琴與吉他的奏鳴曲(任選)。
韋伯(1786~1826):德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第一、二號豎笛協(xié)奏曲。2.鋼琴曲《邀舞》。3.降B大調豎笛五重奏。4.《磨彈射手》序曲、《奧伯龍》序曲、《尤里安得》序曲。5.歌劇《魔彈射手》。*D9 L3 k% P5 j1 c
門(mén)德?tīng)査桑?809~1847):德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三號《蘇格蘭 》、第四號《意大利》、第五號《宗教改革》。2.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OP.64。3.鋼琴協(xié)奏曲(二首)。4.《芬加爾洞窟》序曲。5.戲劇音樂(lè )《仲夏夜之夢(mèng)》。6.降E大調弦樂(lè )八重奏 。7.第一、二號鋼琴三重奏。8.大提琴奏鳴曲(二首)。9.無(wú)言歌。10.神劇《以利亞》。4 _, S'S( W1 Y& j9 / i# C& F0 F
蕭邦(1810~1849):波蘭鋼琴家、作曲家。推薦曲目:1.第一、二號鋼琴協(xié)奏曲。2.練習曲(二七首)。3.前奏曲(二六首)。4.圓舞曲(十四首)。5.夜曲(二一首)。6.鋼琴奏鳴曲第二、三號。7.《軍隊》波蘭舞曲OP.40NO.1、《英雄》波蘭舞曲OP.53、《幻想》波蘭舞曲OP.61、沉著(zhù)的行板與大波蘭舞曲OP.22。8.馬厝卡舞曲(任選)。9.即興曲(四首)。10.敘事曲(四首)1 23 4 。11.詼諧曲(四首) 。12.幻想曲OP.49 。13.搖籃曲OP.57 。14.船歌OP.60。% |3 N$ b5 E$F, a7 d2 O L
舒曼(1810~1856):德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一~四號(No.3萊茵交響曲第一樂(lè )章 、第二樂(lè )章、第三樂(lè )章 、第四樂(lè )章 )。2.兒時(shí)情景OP.15(之第七首夢(mèng)幻曲 )。3.C大調幻想曲OP.17(第一樂(lè )章 、第二樂(lè )章 、第三樂(lè )章)。4.狂歡節OP.9。5.克萊斯勒利納OP.16。6.交響練習曲OP.13。7.幻想小品OP.12。8.森林景色OP.82。9.第二號鋼琴奏鳴曲OP.22。10.A小調鋼琴協(xié)曲OP.54(第一樂(lè )章、第二三樂(lè )章)。11.鋼琴五重奏OP.44。12.豎笛與鋼琴幻想小品OP.73。13.三首雙簧管浪漫曲OP.94。14.《童話(huà)畫(huà)冊》(中提琴與鋼琴)。15.五首民謠式作品(大提琴興鋼琴)。16.A小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17.D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18.聯(lián)篇歌曲集《詩(shī)人之戀》、《女人的愛(ài)與生涯》。19.小提琴奏鳴曲(二首)。20.鋼琴與法國號的慢板與快板OP.70。4j' R1 ]3 ]' @7 O- G5 g.
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推薦曲目:1.第一、二號鋼琴協(xié)奏曲。2.交響詩(shī)第二號《塔索》、第三號《前奏曲》 、第四號《奧菲歐》、第六號《馬捷帕》。3.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No1、No2 、 No13 、 No15。4.匈牙利民謠幻想曲。5.B小調鋼琴奏鳴曲OP.45。6.第一號梅菲斯特圓舞曲。7.帕格尼尼主題大練習曲OP.67(共六首、其中第三首最著(zhù)名)。8.超技練習曲(十二首,任選)。9.巡禮之年。10.第三號《愛(ài)之夢(mèng)》。11.死之舞(鋼琴與管弦樂(lè ))。12.《浮士德》交響曲。 8 B( u& m6 B)P5 x4
威爾第(1813~1901):意大利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1.歌劇《茶花女》。2.歌劇《阿伊達》。3.歌劇《奧泰羅》。4.歌劇《麥克白》。5.歌劇《游唱詩(shī)人》。6.歌劇《命運之力》。7.歌劇《納布果》。8.歌劇《假面舞會(huì )》。9.歌劇《唐?卡羅》。10.歌劇《法斯塔夫》。11.序曲與前奏曲集(任選)。12.安魂曲12 6 。
華格納(1813~1883):德國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1.序曲與前奏曲集(任選)。2.歌劇《漂泊的荷蘭人》。3.歌劇《唐懷瑟》。4.歌劇《羅安格林》。5.樂(lè )劇《崔斯坦與伊索德》。6.樂(lè )劇《紐倫堡的名歌手》。7.樂(lè )劇《尼貝龍根的指環(huán)》。(注:因為華格納的歌劇作品規模都頗為龐大,所以初入門(mén)者宜由《序曲及前奏曲選曲》和《歌劇選曲》
古諾(1818~1893):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歌劇《浮士德》。2.《浮士德》芭蕾音樂(lè )。3.小交響曲。4.圣母頌。5.小夜曲。6.歌劇《羅密歐與茱麗葉》。
小約翰.史特勞斯(1825~1899):奧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圓舞曲:《藍色多瑙河》、《南國玫塊》、《維也納森林的故事》、《醇酒、女人與歌》、《藝術(shù)家的生涯》、《皇帝》、《一千零一夜》。2.波卡舞曲:《撥奏》、《雷鳴與閃電》、《閑聊》、《狩獵》、《爆炸》。3.《蝙蝠》序曲、《喜普賽男爵》序曲、《威尼斯之夜》序曲。4.輕歌劇《蝙蝠》。(注:小約翰?史特勞斯一家人都擅長(cháng)圓舞曲的創(chuàng )作,他的父親老約翰史特勞斯以及弟弟約瑟夫和愛(ài)德華,也都寫(xiě)有著(zhù)名的圓舞曲作品,這些曲子在市面上有關(guān)圓舞曲的選曲CD中不難找到.
勃拉姆斯(1833~189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一~四號。2.第一、第二號鋼琴協(xié)奏曲。3.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4.小提琴與大提琴復協(xié)奏曲。5.匈牙利舞曲(共二十一首)。6.《大學(xué)慶典》序曲、《悲劇》序曲。7.豎笛五重奏OP.115。8.豎笛奏鳴曲(二首)。9.小提琴奏鳴曲(三首)。10.大提琴奏鳴曲(二首)。11.第三號鋼琴奏鳴曲。12.韓德?tīng)栔黝}變奏與賦格曲OP.24。13.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OP.35。14.OP.76、OP.79、OP.116~119的鋼琴小曲集(喜歡布拉姆斯的人這些曲子一定要聽(tīng),它包括了間奏曲、隨想曲、狂想曲、敘事曲等)。15.鋼琴五重奏OP.34。16.弦樂(lè )四重奏(三首)。17.弦樂(lè )六重奏(二首)。18.鋼琴三重奏(三首)。19.鋼琴四重奏(三首)。20.法國號三重奏OP.40。21.豎笛三重奏OP.114。22.海頓主題變奏曲OP.96a。23.小夜曲(二首)。24.德意志安魂曲。25.歌曲集
圣桑(1835~1921):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第三號交響曲《管風(fēng)琴》。2.動(dòng)物狂歡節-Lions、Chickens 、Tortoises 、Wild。3.交響詩(shī)《骷髏之舞》。4.第三號小提琴協(xié)奏曲OP.60。5.第一號大提琴協(xié)奏曲OP.33。6.第一~五號鋼琴協(xié)奏曲。7.《哈瓦奈舞曲》及《序奏與輪旋隨想曲》(均為小提琴曲目)。8.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9.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10.豎笛奏鳴曲、雙簧管奏鳴曲、低音管奏鳴曲(各一首)。11.歌劇《參遜與黛麗拉》。12.七重奏OP.65。
比才(1838~1875):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C大調第一號交響曲。2.《卡門(mén)》組曲。3.《阿萊城姑娘》組曲(序曲 、一 、二 )。4.《兒童游戲》組曲。5.《貝城-麗姝》組曲。6.歌劇《卡門(mén)》。
布魯赫(1838~1920):德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xié)奏曲OP.26。2.蘇格蘭幻想曲(小提琴、豎琴與管弦樂(lè ))。3.大提琴曲《晚禱》OP.47。4.第二號小提琴協(xié)奏曲OP.44(D小調)。5.小夜曲OP.75(小提琴與管弦樂(lè ))。
穆梭斯基(1839~1881):俄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展覽會(huì )之畫(huà)》(鋼琴版及管弦樂(lè )版)。2.交響詩(shī)《荒山之夜》。3.歌劇《包利斯?郭德諾夫》。4.聯(lián)篇歌曲《死之歌舞》。5.歌劇《霍望奇納》中的《前奏曲》與《波斯奴隸之舞》。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四號、第五號、第六號《悲愴》。2.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xié)奏曲OP.23。3.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OP.35。4.芭蕾音樂(lè )《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5.《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6.意大利隨想曲op.45。7.交響幻想曲《暴風(fēng)雨》op.18。8.《一八一二年》序曲。9.斯拉夫進(jìn)行曲OP.31。10.交響幻想曲《黎米尼的富蘭契斯卡》OP.32。11.《哈姆雷特》幻想序曲。12.羅可可主題變奏曲(大提琴與管弦樂(lè ))。13.A小調鋼琴三重奏。14.弦樂(lè )四重奏(三首)。15.管弦樂(lè )組曲第一~四號。16.歌劇《尤金?奧涅金》。17.弦樂(lè )小夜曲OP.48。18.交響曲第一~三號(第三號)。19.《曼弗列德》交響曲。20.鋼琴曲集《四季》。21.憂(yōu)郁小夜曲(小提琴曲)。
德沃夏克(1841~1904):捷克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七、第八、第九《新世界》。2.B小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OP.104。3.A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OP.53。4.斯拉夫舞曲OP.46和OP.72共十六首(雙鋼琴版及管弦樂(lè )版)。5.狂歡節序曲OP.92。6.詼諧隨想曲OP.66。7.F大調弦樂(lè )四重奏《美國》OP.96。8.A大調鋼琴五重奏OP.81。9.E小調鋼琴三重奏《悲歌》OP.90。10.《寂靜的森林》(大提琴與管弦樂(lè ))。11.弦樂(lè )小夜曲OP.22。12.管樂(lè )小夜2曲OP.44。13.浪漫曲(小提琴與管樂(lè )弦)。14.交響詩(shī)《水妖》、《金紡車(chē)》、《正午的女巫》、《木鴿》。15.交響變奏曲OP.78。16.捷克組曲OP.39。17.圣母悼歌OP.58。.
格里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推薦曲目:1.皮爾金組曲。2.A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OP.16。3.抒情小曲集(共六十六曲)。4.挪威舞曲OP.35(四曲)。5.霍爾堡組曲OP.40。6.小提琴奏鳴曲(三首)。7.G小調弦樂(lè )四重奏OP.27。8.A小調大提琴奏鳴曲OP.36。9.交響舞曲OP.64。10.抒情組曲OP.54。11.《十字軍士西格爾》組曲OP.56。12.兩首悲歌OP.34。13.歌曲選輯。
艾爾加(1857~1934):英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變奏曲《謎 》OP.36。2.《威風(fēng)凜凜》進(jìn)行曲(共五首)。3.小提琴協(xié)奏曲OP.61。4.E小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OP.85。5.弦樂(lè )小夜曲OP.20。6.弦樂(lè )曲《序奏與快板》、《悲歌》。7.小提琴曲《愛(ài)之禮贊》。8.第一號交響曲OP.55。9.弦樂(lè )四重奏OP.83。10.鋼琴五重奏OP.84。11.《**鄉》序曲。
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1.歌劇《波西米亞人 》。2.歌劇《托斯卡》。3.歌劇《蝴蝶夫人 》。4.歌劇《曼儂?蕾絲考》。5.歌劇《西方少女》。6.歌劇《杜蘭朵》。7.歌劇《強尼?史基基》。
★ 樂(lè )風(fēng)轉變;
當歐洲音樂(lè )進(jìn)入古典時(shí)期后,也就是在1750年巴赫逝世后,歐洲復調后繼無(wú)人,樂(lè )風(fēng)轉向簡(jiǎn)潔實(shí)用的主調,那時(shí)候,出現了三位音樂(lè )大師:“交響樂(lè )之父”海頓,“神童”莫扎特,以及“樂(lè )圣”貝多芬!音樂(lè )的主題也從延續幾個(gè)世紀的宗教音樂(lè ),逐漸變成富有豐富哲理內涵的古典音樂(lè )!
在1827年貝多芬逝世后,結束了嚴謹的古典主義時(shí)期。當時(shí)的歐洲正在接受浪漫主義的洗禮,當時(shí)的作曲家把作曲當作抒發(fā)內心情感的手段,對音樂(lè )的審美也有了進(jìn)一步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炫技等音樂(lè )表現手法!如當時(shí)的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就是那時(shí)紅極一時(shí)的演奏家!音樂(lè )表現,風(fēng)格也日趨豐富,出現了一些以民族音樂(lè )語(yǔ)言進(jìn)行創(chuàng )作的民族作曲家,如芬蘭的西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羅斯的五人強力集團等,都是民族樂(lè )派的偉大作曲家。時(shí)間進(jìn)入19世紀,出現了以德彪西為首的印象派音樂(lè )!音樂(lè )表現極具色彩化,和當時(shí)的繪畫(huà)風(fēng)格有相同之處!
在浪漫主義(Romanticism)后期,也就是歐洲調性體系發(fā)展到了最輝煌也是最后的時(shí)期,不得不提到拉赫馬尼諾夫,馬勒等作曲家,他們把歐洲傳統作曲法發(fā)展到了極致,當然也包括新的嘗試,出現了像馬勒第八交響曲《千人合唱》這樣的宏大的作品。再者,就是斯特拉文斯基,他的新古典主義崇尚復調和對位法,采用多調性,為以后的傳統作曲法到先鋒音樂(lè )的過(guò)渡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01 Franz Schubert: Schw... -- Arthur Grumiaux;IstvanHajdu
“舒伯特;《小夜曲》D.957 。是舒伯特最為著(zhù)名的作品之一。
此曲采用, 德國詩(shī)人萊爾斯塔勃的詩(shī)篇譜寫(xiě)成。旋律輕盈婉轉, 伴奏模仿?lián)芟覙?lè )器的聲音, 時(shí)而和歌聲相應和,給歌曲創(chuàng )造了一種優(yōu)美恬靜的意境?!?div style="height:15px;">
02 Franz Schubert: 6 Mo... -- AdrienGeorge
“舒伯特;《音樂(lè )的瞬間》, Op.94 D.780 - 3. F小調 ,由舒伯特首創(chuàng )的一種鋼琴小曲,后演變成鋼琴曲體裁。1828年出版,
是一首天真純潔, 令人欣喜的小品曲, 帶有輕快活潑的民間舞曲風(fēng)格。整首樂(lè )曲保持著(zhù)宛若天成, 不加雕琢的自然美,為舒伯特鋼琴曲中最富盛名的一首”
03 Songs My Mother Taug... -- London PhilharmonicOrchestra
融入淡淡哀愁的旋律,將德沃夏克那種, 斯拉夫人的傷感情懷, 毫無(wú)保留的傾瀉出來(lái), 任憑你鐵石心腸也會(huì )為之動(dòng)容?!?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