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體臥功(十八法)
1、仰臥浪動(dòng)運腑臟
①寬衣解帶,雙手交叉攀抱后腦,然后,平身直體仰臥于床上下肢自然伸直,腳跟相靠,足尖向上自然分開(kāi)。(如圖1)
②雙目輕閉或微閉,全身放松,平心靜氣,舌尖自然舐于上腭,口微閉,神情自然。
③以?xún)赏渭鉃榱c(diǎn),平行向左右晃動(dòng),帶動(dòng)全身自然擺摩晃動(dòng)。
功用:通過(guò)浪動(dòng),使五臟六腑之間互相蠕動(dòng),致使情志恬淡,胎息綿綿,易解疲勞,健身效顯。
2、側臥搖擺益肝脾
此法分二式:
A、左側臥式疏肝經(jīng)。(如圖2)
①身體左側,臥如弓,曲左小臂,頭左側枕于左手掌上;右手臂自然伸直,右手掌輕撫于右大腿外側,雙目輕閉或微閉,全身放松,心平氣和,神情自然。
②接上動(dòng)作,稍息,意念全身毛孔自然張開(kāi),然后下身自然摩動(dòng)晃擺,次數不限,以舒適為度,想停則停。
功用:這種側臥逍遙自在,身心舒適,體內真元之氣,自然運轉,且能疏理肝經(jīng)之氣,使心火下降,轉躁為安。
B、右側臥式健脾胃。(如圖3)
①姿勢要領(lǐng)與左側臥式相同,唯側臥方向相反。
②功用:對脾胃不和有調理保健療效。常習練利于疏通腸胃、脾臟之淤滯,增加脾胃之熱能,有驅逐脾胃寒邪之功效。
3、爬臥浪動(dòng)強腰腎
①此法也分二式,一式為雙手直臂或曲雙小臂前撲,全身爬臥,緊貼床面,頭隨意左偏或右偏枕于床面或左右手背上,同時(shí),自發(fā)左右搖擺身體,以9次為度,也可隨意,舒適為度。(如圖4)
另一式,將頭抬起,雙小臂緊貼床面,雙肘支撐上身,下身仍爬貼于床面,前后搖擺9次,也可隨意,舒適為度。(如圖5)
②爬臥也可以前后、左右來(lái)回搖擺晃動(dòng),自然放松為要旨。
功用:此式可充盈腎臟氣血,增強腎臟功能,生精活氣,神清智明。
4、伸筋拔骨通經(jīng)絡(luò )
①直體仰臥;平躺于床上。
②雙掌手指交叉,然后翻掌外撐,仰臂于頭頂,掌心向上,同時(shí)雙腳使力下蹬。(如圖6)。
③腳蹬手臂撐時(shí),使力呼氣;放松時(shí)吸氣。如此9次。
④然后,交叉雙手自然分開(kāi),各自在頭頂左右晃繞成環(huán),即轉繞腕;同時(shí),雙腳尖晃動(dòng),即轉腳踝,如此9次,自然呼吸。(如圖7)
功用:此式貴在能夠通過(guò)運動(dòng),自我調節體內氣機,使四肢、五臟六腑及軀干得到伸展。
5、摩擦手腳疏指梢(如圖8)
①直體仰面,平躺于床上。
②雙臂上舉于頭頂上方,雙掌面來(lái)回搓動(dòng);同時(shí),雙腳底貼于床面上移,雙腿弓起,然后,雙腿外分,使雙腿外側貼于床面,雙腳心相對,來(lái)回與手同時(shí)搓動(dòng),如此9次,也可更多。(如圖8)
③然后,雙腳搓動(dòng)不停,雙手輪替互相拔指,疏通指梢。
功能:此式可以促使肢體末稍的經(jīng)絡(luò )、氣血順通,而且對頭目暈眩、手足疾病、高血壓等疾病有療效,特別是涌泉穴相摩,能夠促進(jìn)人體陰陽(yáng)氣血的平衡。
6、七碰九拿活筋骨
①直體仰面,平躺于床上。
②七碰是指叉指碰、虎口碰、雙拳背面互碰、拳面碰掌心、內關(guān)穴碰(交叉)、外關(guān)穴交叉碰、魚(yú)際穴碰(掌輪)。(如圖10)
七碰之時(shí),同時(shí)雙腳自然互碰。
③九拿是指捏拿手指、拿掌、拿脈關(guān)、拿大魚(yú)際、拿小魚(yú)際、拿小臂、拿肘、拿大臂、拿肩。
九拿之時(shí),同時(shí)雙腳自然互碰。(九拿其它圖略)。
功用:疏筋活血,壯骨養神。對手酸、手麻、手軟、腫痛無(wú)力、手痙摩等手臂疾病有療效。
7、臂腿摩擦交叉行
①直體仰面,平躺于床上。
②左手臂垂直上舉,使臂垂直于床面,右手從左手腕內側搓摩,自下而上,至胸肩外;同時(shí),左腿平伸不動(dòng),右腳底附于左腳跟內側,自下而上搓摩至左大腿彎處;然后,手、腳同時(shí)往回搓摩,如此往返九次。(如圖11)
③接上動(dòng)不停,換成左手搓摩右臂,左腳底搓摩右腿內側,如此往返九次。
④如此方法,手摩臂,腳摩腿,分內外兩側搓摩,各九次。
功用:手臂摩擦,能防止肩、臂、腕的傷痛不舉和麻痹,足腿相摩能防止腹痛、遺尿、下肢麻痹、肌肉萎縮、坐骨神經(jīng)疼痛、步履艱難等疾病。
8、左右踢腿行步靈(如圖12)
①直體仰面、平躺于床面,然后雙臂直臂上輪,分別平放于頭兩側。
②先將左腳尖勾起,盡力踢向頭頂同時(shí)右小臂掄起,向右大腿側自然拍擊床面;此時(shí),右腿和左小臂不動(dòng)。
③接上動(dòng)作不停,左腳腿、右手臂恢復原位,同時(shí)右腳尖勾起,盡力向頭頂勾踢,左手臂掄起,向左大腿側自然拍擊床面,如此往復九次自然呼吸。(如圖12)。
功用:此式習練利于強腰壯腎,伸筋拔骨,起到通絡(luò )化瘀的作用。
9、雙勢拍踢腰胯活(如圖13)
①直體仰面,平躺于床面,雙手臂自然停放在兩髖旁不動(dòng)。
②上身頭、頸、肩、上背不動(dòng),雙腿伸直,雙腳尖勾起,上踢頭部;然后,雙腿還原,足腿伸直,雙腳尖勾起,上踢頭部;然后,雙腿還原,足跟拍擊床面,同時(shí)兩小臂上掄,伸直并平放于頭頂兩側,手背拍擊床面。
③如此連續重復九次,自然呼吸。
功用:對腰、胯疼痛、坐骨神經(jīng)疼、腰背不能后仰、頸項僵直等疾病有防治和保健作用。
10、臥勢蹬車(chē)連環(huán)套(如圖14)
①直體仰面,平躺于床面。
②自然抬兩臂,使兩臂直伸垂直于床面,然后在空中運動(dòng)雙臂劃立圓,同時(shí),抬兩大腿,垂直于床面,而小腿蜷屈,使兩小腿平行于床面,然后,腳尖勾起,一腳蹬出,另一腳隨之蹬出,如蹬自行車(chē)狀,雙腳翹蹬成圓形。
③左腳蹬時(shí)左
手伸,右腳蹬時(shí)右手伸。以上動(dòng)作,連續重復,以九次為度,多則不限,適可而止。
功用:對膝關(guān)節腫痛、臂腿麻木,臂膝風(fēng)濕、肌肉萎縮等有較好的輔助療效。
11、曲膝雙蹬增腿力
①直體仰面,平躺于床面,然后,臂腿蜷屈。兩小臂曲收于兩耳側,兩膝曲收于兩胸前,兩小腿曲收于兩大腿后,雙腳尖翹起。(如圖15-1)
②接上動(dòng)不停,雙腳向上蹬出,大、小腿伸直,然后自然蜷曲小腿,再向上蹬出,形成立圓軌跡;同時(shí)雙手向上推掌,臂伸直后向回抓,曲臂再向上推掌,也形成立圓軌跡。(如圖15-2)
③如上動(dòng)作不停,手腳同時(shí)劃立圓,重復九次,多則不限,適可而止。
功用:對膝、臂關(guān)節疼痛、臂腿麻木、臂膝風(fēng)濕、肌肉萎縮有療效,同時(shí),增強腰胯之力,固腰腎,壯六腑。
12、外擺胯腿轉乾坤(如圖16)
①直體仰面、平躺于床面,然后上身不動(dòng),雙手臂上舉自然放于頭兩側,兩腿并攏伸直,腳尖翹起,抬大小腿伸向頭頂,使大腿面貼胸前。
②接上動(dòng)作不停,左右腿分別向左、向右外擺胯腿劃平圓,同時(shí),左、右臂也分別向左、向右劃平圓。
③以上動(dòng)作不停,雙臂腿同時(shí)劃平圓運動(dòng),重復往返九次,多則不限,適可而止。
功用:胯腿展臂,利于伸腿筋、舒胸肺之悶氣,同時(shí),具有對臂腿疾病防治作用。
13、內擺胯腿慢擠陰(如圖17)
此式與外擺胯腿動(dòng)作一致,唯運動(dòng)方向相反,但功用不同。
功用:內擺胯腿貴在擠摩下陰,生精化氣,神智清爽,對陽(yáng)萎、早泄有療效。女性練習可防治陰戶(hù)松馳,提高排濁能力。
14、左右抱膝蛹揉腹
此式分三步動(dòng)作,即雙手抱右膝、雙手抱左膝、分手分膝抱揉三步完成。
①以雙手抱右膝為例。(18-1)直體仰面,平躺于床面,一腿伸直,另一腿弓起,雙手直臂抱膝,轉晃大腿,運動(dòng)軌跡為平圓,往復不止,抱蛹揉腹。
雙手抱左膝方式同上。
②分手分膝抱揉。(18-2)直體仰面,平躺于床面,雙腿弓起,雙手分別抱住雙膝,然后,同時(shí)轉晃左、右膝,盡量將轉晃圓圈轉大,唯左、右膝轉圈劃平圓時(shí),方向相反。
③以上三步動(dòng)作,都以九次為度,多則不限,適可而止。
④自然呼吸。
功用:能增強腰椎功能,對腰酸、腰椎骨質(zhì)增生有療效,同時(shí),弓腿揉腹,摩蠕內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15、胸前抱膝內氣通
①直體仰面,平躺于床上,然后,雙腿彎曲,雙手臂環(huán)抱雙膝于胸前,轉動(dòng)大腿,晃動(dòng)腰胯,整體成平圓軌跡運動(dòng)。
②如此往復不斷,順時(shí)針轉晃九次,逆時(shí)針轉晃九次。
③自然呼吸,動(dòng)作勻緩。(如圖19)
功用:功效與上式基本相同,此外,還有通督脈之功效。
16、臂腿開(kāi)合蛙游泳
①直體仰面,平躺于床面。雙手合十于胸前,雙腿蜷曲,雙腳尖上翹。(如圖20-1)
②雙手合十沿下腭→眉心→頭頂前方伸穿,然后自然向兩側分掌,按著(zhù)繼續回摟雙臂,至胸前再合掌前伸穿,如此重復;同時(shí),蜷曲的雙腿并攏向身體下方蹬出,至腿完全伸直后,兩腿分別向身體兩側分開(kāi),然后繼續轉動(dòng),回收雙膝,使雙腿蜷曲于胸前,再并攏雙腿向身體下方蹬出,如此重復。(如圖20-2)如蛙游狀,以九次為度,多則不限,適可而止。
③配合自然呼吸。
功用:舒胸擴肺,伸筋拔骨,補腦還神。
17、弓腿頂腹氣歸丹
①直體仰面,平躺于床面,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兩手掌著(zhù)床面。雙腿曲膝,雙小腿弓起,雙腳掌著(zhù)床面,吸一口氣,以肩頸為支點(diǎn),腹背挺直,背臀懸空,胸腹與大腿平直,閉氣片刻。(如圖21-1)
②接上動(dòng)不停,腹部突然放松,雙腿伸直,背臂跌落于床面;同時(shí)雙臂從體側上舉劃弧至頭上方兩側,兩手背后拍擊床面。呼氣。(如圖21-2)
③然后,雙腿再弓起,雙手臂又自然回復原位置于體兩側,雙手掌著(zhù)床面,再閉氣、挺腹、背臀懸空,如此循環(huán),以九次為度。
④呼與吸配合協(xié)調,不可故意憋氣,要配合動(dòng)作,自然呼吸。
功用:弓腿頂腹意在養丹培元,有助于氣沉丹田和發(fā)力,同時(shí),腹部肌群收縮,增強了胃腸的蠕動(dòng),促進(jìn)了營(yíng)養吸收,達到健體養氣的目的,另外對背部也有保健作用。
18、蓮花腳手養氣功
①直體仰面,平躺于床面上,雙腿自然直。雙手交叉,攀抱后腦,腹肌與雙手臂配合施力,使頭翹起,下望腳尖,如此重復,九次為度;接上動(dòng)作不停,身體恢復自然平躺狀態(tài),雙腿并攏伸直,雙手平放于身體兩側,稍息。(圖22-1)
②將右腳跟部架于左腳腕上(婦女相反),同時(shí),將左手伏于下丹田,掌心向下;右掌心也向下疊放于左手背上,使雙勞營(yíng)穴重疊,自然舒緩呼吸,靜養內丹之氣。時(shí)間不限,可至人眠。(圖22-2)
功用:頸項爭力,有助于防治肩頸椎疾病,蓮花腳手,收式靜養,調息呼吸細、緩、勻、長(cháng),排除雜念,無(wú)思無(wú)慮,無(wú)物無(wú)我,渾然太空與天地合而為一。致使體內真氣自然運行,以旺盛其生理機能,達到陰陽(yáng)自然調節平衡之神效。
(完)
小舟留言:本想蔓姐不在期間與博友們一起學(xué)習交流,也好度過(guò)這漫長(cháng)的等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