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瘦肉湯
加水適量慢火燉1小時(shí),分次服用。
淮山龍眼肉芡實(shí)瘦肉湯
加水500毫升,慢火燉1小時(shí),分次服食。
用砂鍋或陶瓷鍋煎熬至一杯或半杯水,每天服用,當天喝完,不過(guò)夜。
蘿卜蔥白湯
【做法】
水適量,燒開(kāi)后加入蘿卜塊,小火煮20分鐘,加入蔥白,再煮15分鐘,加入白糖,涼后飲用
【小貼士】通氣、適合厭食和容易積食寶貝.
小兒健脾開(kāi)胃湯
【材料】淮山,芡實(shí),薏米,紅棗,黨參,瘦肉。
【做法】 1、把材料清洗干凈。
2、放進(jìn)瘦肉,放適量水。
3、等煲熟了放適量油鹽即可。
【小貼士】益氣、補血、健脾、祛濕的功效,食療效果還是不錯的。此湯清淡可口,很適合夏季小孩子的胃口。
一歲左右寶寶用量標準:
淮山 3G左右 健脾養胃
芡實(shí) 3G左右 固腎益脾胃
薏米 3G左右 祛溫健胃
黨參 3G左右 補氣血(虛熱內火者不宜)
紅棗 3個(gè) 瘦肉(100G)
健脾食譜
【雞淮粉】雞內金味甘平,有消積滯、健脾胃的功能;淮山為健脾益氣的常用藥。兩料合用,起健脾和胃、消食導滯作用。雞內金主要含有胃激素、蛋白質(zhì)等,有促進(jìn)胃液分泌,增強胃的酸度和消化力,為健胃消食之良藥。此品主治脾虛食積引起的厭食。此粉可日服3次,每次1~3克,用溫開(kāi)水送服。 原料:雞內金、淮山各適量。 制作:粉要研細,焙黃,不可焙焦。
【淮米健脾粉】 淮米甘平,補脾胃、益肺腎之常用藥,且含有皂甙、精氨酸、淀粉酶、蛋白質(zhì)、脂肪、淀粉、礦物質(zhì)及維生素C等營(yíng)養成分;薏米甘淡微寒,為健脾利濕止瀉的要藥,含脂肪、氨基酸、維生素B1、蛋白質(zhì)等;芡實(shí)甘平且澀,具有健脾止瀉之功,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磷、鈣、鐵等。此品對于厭食兒童有健脾開(kāi)胃作用,可增進(jìn)食欲,促進(jìn)發(fā)育。是嬰幼兒理想的添加食品和優(yōu)良的輔助飲食。 原料:山藥、薏米、芡實(shí)各250克,淮米600克。 制作: 1、將山藥去皮,薏米、淮米、芡實(shí)洗凈,晾干水分,炒至微黃,共研成粉末備用。 2、食用時(shí)取粉末一湯匙,用沸水沖泡成糊狀,根據個(gè)人喜好加糖或少量鹽調味。 特點(diǎn):軟稠甜(咸)香,適宜兒童食用。
【淮蓮湯】 淮山、蓮子、芡實(shí)均為健脾益氣、固腎開(kāi)胃的常用藥,同時(shí)還含有淀粉類(lèi)碳水化合物、鈣、鐵、磷等物質(zhì),并有一定糖類(lèi)及脂肪等,富有營(yíng)養。豬瘦肉滋陰養血,營(yíng)養豐富。多味同用,可起到健脾益血、開(kāi)胃消滯的功效,很適合用于久病體弱,脾胃呆滯,少食神倦,不思飲食的疳積患者。 原料: 淮山、蓮子(去芯)、芡實(shí)各30克,豬瘦肉100克,醬油、花生油、蔥、鹽、姜各適量。 制作: 1、將淮山、蓮子、芡實(shí)洗凈;豬瘦肉在沸水鍋中稍燙,除去血腥味,切成塊,備用。 2、鍋中加油,先入蔥、姜炒香,,再下入豬肉和醬油、鹽,燒沸,下入淮山、蓮子、芡實(shí),用文火燉湯。 特點(diǎn):此菜可喝湯吃肉,咸香適口。
| 兒童保健營(yíng)養粥之開(kāi)胃消滯類(lèi) |
| 臘鴨腎菜干粥 功效:清肺胃熱滯,健脾開(kāi)胃,對消化不良者,尤為適宜。 材料:臘鴨腎2個(gè),白菜干25克,大米50克。 做法:臘鴨腎洗凈切片,白菜干浸軟洗凈切段,大米洗凈浸泡20分鐘。鍋內注入適量清水,煮沸后加入上料煲粥。粥成后調味,可做早餐或午餐食用。 十谷粥 功效:補脾益胃,營(yíng)養平衡,去胃腸機滯,通利二便。 材料:糙米10克,黑糯米10克,燕麥10克,小麥10克,蕎麥10克,玉米10克,小米10克,紅薏仁10克,蓮子肉10克,芡實(shí)10克。 做法:上料洗凈,浸泡1小時(shí)。煮沸后加料,中慢火煲粥,粥成后可淡食或加入糖或鹽調味。 牛乳粥 功效:清熱開(kāi)胃消滯,對消化不良、口干者尤為適宜。 材料:鮮牛乳片8-10片,大米50克。 做法:大米洗凈,浸泡20分鐘。鍋內注入適量清水,煮沸后,加入大米煲粥。粥煲至七成熟時(shí),再加入牛乳煲至粥成。 |
小兒胃口差,是可以調理的,主要從兩個(gè)方面入手:
藥物調養 最常用的是參苓白術(shù)散,醫院和藥房都有售。該藥的特點(diǎn)是既補氣健脾,又和胃化濕。對小兒脾胃虛弱所致的納差腹脹、不思飲食,或吐或瀉、神疲乏力、形體消瘦者,最為適宜。服用方法是每天3次,每次6~9克,溫開(kāi)水沖服。也可用健脾開(kāi)胃散,藥取炒黨參15克、山藥30克、雞內金6克、焦三仙各12克。共同焙干研成極細粉末。服用方法同參苓白術(shù)散。成藥中的健胃消食片、健脾生血顆粒、萬(wàn)氏肥兒丸、疳積散等,均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
藥膳調養
藥膳調養對小兒脾胃虛弱有獨特的療效,現介紹四種供選用:
苡仁粥
取苡仁3~10克、炒扁豆5~10克、粳米15克,白糖適量。將兩味中藥研成粗末,與粳米共同煮粥,待粥熟時(shí)加入白糖即可食服。該方具有健脾祛濕的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弱、不思飲食、久瀉不止、四肢乏力者。
蓮棗湯
取蓮子肉3~6克,小紅棗2~3枚,雞內金1~3克。共同煎煮至爛熟,加入適量白糖即可飲服。該方具有健脾、開(kāi)胃、消食的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弱、食少腹脹者。
山藥糊
取山藥、茯苓、苡仁、赤小豆、澤瀉、扁豆、雞內金各100克。將以上7味研成細粉,置鍋內用小火加熱,不斷翻動(dòng),炒至粉末成深發(fā)出香味時(shí),取出放涼,置食品袋內??诜r(shí),根據年齡大小,取6~10克,加溫開(kāi)水和少量白糖調成糊狀食用。該方具有健脾開(kāi)胃的作用。適用于食欲減退、口味差、食后腹脹、腸鳴、腹瀉者。
芡實(shí)粥
取芡實(shí)5~10克,粳米3~6克,冰糖適量。先將芡實(shí)去殼,研成細粉,與粳米共同煮粥,加入冰糖烊化即可飲服。該方具有補腎健脾止瀉的作用。
以上藥膳均每天服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