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折食療方
文章發(fā)布者: 來(lái)源:尋醫問(wèn)藥網(wǎng)收藏本文
由于行動(dòng)不便及骨質(zhì)疏松,老年人很容易發(fā)生骨折。很多人認為,骨折后多喝骨頭湯,有人提議進(jìn)補豬骨黃豆湯,認為該湯具有補腎填骨髓的功效,對骨折康復有促進(jìn)作用。其實(shí),骨折后飲食進(jìn)補絕非如此簡(jiǎn)單。如果沒(méi)有按照疾病的康復規律進(jìn)補,反而會(huì )延遲康復的時(shí)間。
骨折后1~2周
此時(shí)骨折部位淤血腫脹,經(jīng)絡(luò )不通,氣血阻滯,此期需注意活血化淤,行氣消散?;颊吖钦鄄课惶弁?,食欲及胃腸功能均有所降低,因此飲食應以清淡開(kāi)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為主,如蔬菜、蛋類(lèi)、豆制品、水果、魚(yú)湯、瘦肉等。制作以清蒸燉為主,避免煎炸炒燴的酸辣、燥熱、油膩之食品。至于黃豆骨頭湯,屬于肥膩滋補的范疇,所含脂肪較多,不易消化吸收。
此階段可選如下食療藥膳——
三七當歸肉鴿湯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只,生姜,胡椒,食鹽適量備用。共燉熟爛,湯肉并食,每日1次,連續7—10天。
補精膏牛骨髓、炒核桃肉、杏仁泥各120克,山藥250克。將核桃肉、杏仁泥、山藥同搗成膏狀,人煉熟蜜500克,與牛骨髓拌勻,入砂鍋內沸湯煮熬,以瓶收貯。每服1匙,開(kāi)水沖服,空腹食之。
木耳芝麻茶黑木耳60克,黑芝麻10克。將砂鍋置中火上燒熱,然后放人黑木耳30克,不斷翻炒,待黑木耳的顏色由灰轉黑略帶焦味時(shí),起鍋裝^碗內待用。再置火上入黑芝麻略炒出香味,后摻入清水約1500毫升,同時(shí)下人參、熟黑木耳,用中火燒沸約30分鐘后離火。然后用清潔的雙層細紗布過(guò)濾,濾液裝在碗中即成。每次飲用100~200毫升,可加白糖調味服用。也可將炒后的黑木耳與黑芝麻同生木耳一起加沸水沖泡代茶。
仙靈活血酒仙靈脾600克,骨碎補15克,用白絲袋盛之,同200克好酒于壇中密封浸泡1個(gè)月以上,隨量飲之,但不可醉。
烏芪紅棗湯制首烏20克,黃芪15克,紅棗10個(gè),母雞肉200克,將黃芪、制首烏洗凈,用紗布袋封口;紅棗(去核)洗凈;母雞肉洗凈,切成小塊,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急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燉2小時(shí),去藥袋后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骨折后2~4周
此時(shí)患者從生理及精神上對骨折后的境況有所適應,骨折所引起的疼痛也已緩解,淤血腫脹大部分消失,食欲及胃腸功能均有所恢復。飲食上應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yíng)養,以滿(mǎn)足骨痂生長(cháng)的需要??稍诔跗诘氖匙V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魚(yú)類(lèi)以及動(dòng)物肝臟之類(lèi),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zhì)。適當多吃一些青椒、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jìn)骨痂生長(cháng)和傷口愈合。
此階段可選如下食療藥膳——
當歸續斷排骨湯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shí)以上,湯肉共進(jìn),連用兩周。
杜仲腰花杜仲12克,豬腰子250克,各種調料適量。將豬腰切成腰花,杜仲加清水熬成濃汁50毫升;用杜仲汁一半,加入紹酒、豆粉各15克和食鹽調拌腰花,用白糖、味精、醋、醬油和豆粉各5克兌成芡汁。鍋置旺火上燒熱,倒入混合油,至八成熱時(shí),放花椒,投入腰花、蔥、姜、蒜,快速炒散,倒入芡汁翻炒均勻即可佐餐食用。
鹿茸酒鹿茸3克,山藥30克,骨碎補15克,白酒500克。將鹿茸、山藥切片,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飲用,每次1小盅,每日2次。
烏雞加皮湯烏骨雞肉100克,五加皮15克,巴戟天10克,骨碎補15克;杜仲20克。將烏骨雞肉洗凈切塊,五加皮、巴戟天、杜仲洗凈切細后一起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燉煮2小時(shí),調味即可食用。
天麻老鴨湯綠頭老鴨1只(約750克左右),首烏20克、天麻10克。先將天麻與首烏片用紗布袋包扎好。老鴨肉切塊與藥袋入鍋內加
水同煮。熟后去藥袋,用蔥、姜、鹽、酒調味,作菜肴可常吃。
蓯蓉羊肉湯凈羊肉200克、肉蓯蓉12克、續斷12克,醬料、生姜和食鹽適量。將洗凈的羊肉切塊(放鍋內加水煮時(shí)暫不放調料),放綠豆5克煮沸15分鐘,將綠豆和水一起倒掉,膻味即除。再加清水、肉蓯蓉、續斷和調料,用小火煨至肉爛熟,即可喝湯吃肉。另一制法:可將洗凈的羊肉切塊,放鍋里加水蘿卜3兩煮沸15分鐘后,倒掉湯和蘿卜,膻味全無(wú);再加清水、肉蓯蓉、續斷和調料,用小火煨至羊肉 爛熟。每周2次為宜。
骨折后5周以上
骨折部位淤腫基本吸收,已經(jīng)開(kāi)始有骨痂生長(cháng),并從骨痂向骨組織轉化?;颊呶缚诖箝_(kāi),飲食上并無(wú)禁忌,可食用任何高營(yíng)養食物及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的食物。此期食譜可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yú)等,能飲酒者可適當飲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此階段可選如下食療藥膳——
枸杞桃仁雞丁嫩雞肉500克,枸杞90克,核桃仁150克,調料適量。將雞肉洗凈,切丁,加食鹽、黃酒、味精、胡椒粉、蛋清、水生粉,調勻上漿。另將食鹽、味精、白糖、胡椒粉、雞湯、麻油、水生粉調成芡汁備用,鍋中放豬油燒至五成熟時(shí),下核桃仁,用溫火炸透,再將枸杞倒入,翻炒片刻即起鍋瀝油,鍋中放豬油燒到五成熟時(shí),投雞丁入鍋快速劃散,即可盛起。鍋內留余油,大蔥、姜、蒜,稍炒,再投雞丁,接著(zhù)將芡汁倒入速炒,隨即投核桃仁和枸杞,炒勻即可食用。
枸杞子粥枸杞子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將枸杞子、粳米放入砂鍋,加水800毫升,用文火燒至微滾到沸騰,待米開(kāi)花,湯稠有油出現,即?;馉F5分鐘,加入白糖即可。每日早晚溫服,可長(cháng)期食用。
歸芪蒸雞母雞1只,當歸20克,炙黃芪60克,調料適量。將歸芪用布包好,母雞去毛雜,洗凈,放入沸水鍋內氽透,取出,放入涼水內沖洗干凈,瀝凈水分,納歸芪于雞腹中,放盆內擺上蔥、姜,加雞清湯、黃酒、胡椒粉等,用濕棉紙將盆口封嚴,上籠蒸約兩小時(shí)取出 (如將雞放入鍋內,文火煨燉,即成歸芪燉雞)。去棉紙及蔥、姜、黃芪等,味精、食鹽調味服食。
茴香腰花湯取豬腎1對,撕去膜皮,一剖2片,壓在砧板上,用刀剔去臊腺,在豬腎里層割幾道直刀紋,深度為豬腎厚度的2/3,然后切成薄片,入碗內用清水浸泡5分鐘。旺火燒鍋,人豬肉湯,加茴香、蔥、姜燒開(kāi)。放人腰花煮3分鐘,加精鹽、胡椒粉、蔥花即可食用。
實(shí)踐證明,對于骨折的患者,按照上述的食療順序食療,有一定的治療或輔助治療作用,病人的康復期可明顯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