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祖國有23個(gè)?。ê邶埥?、 吉林省、遼寧省、河北省、 山西省、江蘇省、 浙江省、 安徽省、福建省、 江西省、 山東省、 河南省、 湖北省、湖南省、 廣東省、 海南省、 四川省、 貴州省、云南省、 陜西省、 甘肅省、 青海省、 臺灣?。?,4個(gè)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5個(gè)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以及2個(gè)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mén)特別行政區)。以上便是現代中國的疆域劃分和省市結構。
但新中國成立之前歷朝歷代的疆域劃分又是怎樣的呢?
夏商周疆域劃分——九州
我們生活中總是說(shuō)“天下九州”,九州便是夏商周時(shí)期的疆域分布,只是不同時(shí)期部分稱(chēng)呼不同。
夏朝九州分別是青州、徐州、兗州、豫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揚州。但到了周朝,則把徐州改成了并州,分別是青并兗豫荊梁雍冀揚。
秦朝疆域劃分——三十六郡
廢分封,置郡縣。這是對秦朝疆域規劃的概括。秦朝一共有三十六郡,分別是內史、三川、河東、南陽(yáng)、南郡、九江、鄣郡、會(huì )稽、潁川、碭郡、泗水、薛郡、東郡、瑯琊、齊邵 谷、淦陽(yáng)、北平、遼西、遼東、代郡、巨鹿、邯鄲、上黨、太原、云中、九原、雁門(mén)、上郡、隴西、北地、漢中、巴郡、蜀郡、黔中、長(cháng)沙。每個(gè)郡配一位郡守,一位郡丞,兩位郡尉。
漢朝疆域劃分——十三部
漢分天下為十三部,每部置一名刺史。分別是朔方刺史部、兗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豫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揚州刺史部、荊州刺史部、益州刺史部、涼州刺史部、交趾刺史部。
晉朝疆域劃分——十九州
晉朝分天下為十九州。司州、豫州、兗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雍州、涼州、荊州、揚州、雍州、益州、梁州、秦州、寧州、平州、交州。
唐朝疆域劃分——十道
唐朝將全國分為十道,分別是關(guān)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且同時(shí)廢郡置州,每道下轄若干州。
宋朝疆域劃分——二十三路
宋朝分全國為二十三路,分別是京畿路、京東東路、京東西路、京東北路、河北東路、河北西路、河東路、永興軍路、秦鳳路、兩浙路、淮南東路、淮南西路、江南東路、江南西路、荊湖北路、荊湖南路、福建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
元朝疆域劃分——十二行省
元朝實(shí)行行中書(shū)省制度?!靶兄袝?shū)省”的全稱(chēng)為“某某等處行中書(shū)省”,簡(jiǎn)稱(chēng)“某某行中書(shū)省”或“某某行省”。開(kāi)始它和金國一樣,只是一種中央政府派遣在外的臨時(shí)機構。后來(lái)由于戰爭等各種因素,行省也開(kāi)始干預地方政務(wù),逐漸變成了最高一級的地方行政區域。元朝分天下為十二行中書(shū)省,分別是都省、河南行省、湖廣行省、浙江興盛、江西行省、陜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遼陽(yáng)行省、鎮東行省、甘肅行省、嶺北行省。
明朝疆域劃分——兩直隸十三省
明代在全國設置兩直隸十三省,共十五個(gè)省級單位,包括:北直隸、南直隸、陜西、山西、山東、河南、浙江、江西、湖廣、四川、廣東、福建、廣西、貴州、云南。

清朝疆域劃分——兩京十三布政使司
清朝基本沿襲明朝所置的兩京與十三布政使司,即南北二京及山東、山西、河南、陜西、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湖廣、四川、云南、貴州。順治元年(1644年)定鼎北京,以盛京為留都。二年(1645年)改北直隸為直隸省,改南直隸為江南省??滴跞辏?664年),分湖廣為湖北、湖南二省??滴趿辏?667年),江南省正式分為江蘇、安徽二省??滴跗吣?,陜西省正式分為陜西、甘肅二省,自此形成了所謂“漢地十八省”的格局。分別是直隸省、江蘇省、安徽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陜西省、甘肅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省、云南省、貴州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