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洛,上谷昌平人。
世代為將官。
父親寇延壽,和平年間,以清白人家子弟身份鎮守武川,就在那里安家。
寇洛為人明辨道理,不拘泥于小節。
正光末年,由于北部邊境盜賊作亂,就率領(lǐng)鄉親避居于并州、肆州之間,因此隨從爾朱榮征戰。
賀拔岳西征時(shí),寇洛與他同鄉,就應募隨從入函谷關(guān)。
擊敗赤水蜀人以后,以戰功被任命為中堅將軍、屯騎校尉、別將,封臨邑縣男,食邑二百戶(hù)。
又跟隨賀拔岳在渭水活捉賊帥尉遲菩薩,在百里細川擊敗侯伏侯元進(jìn),在長(cháng)坑活捉萬(wàn)俟丑奴。
寇洛每次都奮力作戰,立下戰功。
加龍驤將軍、都督銜,晉爵安鄉縣子,歷任征北將軍、衛將軍。
賀拔岳在平?jīng)鰮未笮信_,任命寇洛為右都督。
侯莫陳悅殺害賀拔岳后,想吞并賀拔岳的部屬。
當時(shí)元帥剛死,軍中人心惶惶,在諸將之中,寇洛資歷最高,歷來(lái)被眾人信服,于是收集將士,志在復仇,互相聯(lián)絡(luò ),使賀拔岳的軍隊全部返回。
抵達原州以后,眾將都推舉寇洛為盟主,統領(lǐng)賀拔岳部屬。
寇洛認為自己沒(méi)有才能,堅決推辭,與趙貴等人商議,迎接太祖。
魏帝由于寇洛有保全軍隊之功,任命他為武衛將軍。
太祖抵達平?jīng)?,任命寇洛為右大都督?br>
跟從討伐侯莫陳悅,將其平定,任涇州刺史。
魏孝武帝西遷后,晉爵臨邑縣伯,食邑五百戶(hù)。
隨即升任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晉封公爵,食邑增加五百戶(hù)。
大統初年,魏文帝下詔說(shuō):“昔日侯莫陳悅遠結逆賊,以陰謀殺害故清水公賀拔岳,圖謀兼并。
當時(shí)事起突然,人心驚慌。
使持節、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前涇州刺史、大都督、臨邑縣開(kāi)國公寇洛,忠誠自立,早建功勛,故能集合義軍,以等待大丞相。
臨危受命,推舉賢能并全力擁戴,對這種情況若不加獎賞,用什么來(lái)勉勵后人?可加授開(kāi)府,晉爵京兆郡公?!狈饪苈逯杆问蠟橄宄强ぞ?。
又轉任領(lǐng)軍將軍。
大統三年(537),出任華州刺史,加侍中銜。
與獨孤信收復洛陽(yáng),將治所移至弘農。
四年,跟隨太祖在河橋與東魏作戰。
撤軍后,寇洛率領(lǐng)部屬鎮守東雍。
五年,在住所去世,當年五十三歲。
追贈使持節、侍中、都督雍、華、豳、涇、原、三秦、二岐十州諸軍事、太尉、尚書(shū)令、驃騎大將軍、雍州刺史,謚號為“武”。
兒子寇和承襲封號。
世宗二年(558),追錄舊臣功勛,以寇洛配享太祖廟庭,賜寇和姓若口引氏,改封松陽(yáng)郡公。
后來(lái)官至開(kāi)府儀同三司、賓部中大夫。
寇洛之弟寇紹,官至上柱國、北平郡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容均由用戶(hù)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diǎn)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