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清身邊君子與小人?
在日常交往中,經(jīng)常能聽(tīng)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話(huà)語(yǔ),那什么樣的人可以稱(chēng)得上“君子”,什么樣的人會(huì )被看做是“小人”呢?《論語(yǔ)》中就很好的詮釋了如何用“德行”來(lái)區別身邊的君子和小人。
1,看人品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人品是影響人與人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問(wèn)題先從自身找原因,而小人,出現麻煩總是想方設法推卸責任,撇清自己,從不會(huì )去反思自己。
對于自立,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重視,自然是君子必不可失自立自強的特質(zhì),而小人則正好相反,什么事情都要求別人,自己不愿意動(dòng)腦筋,更不愿意出力氣,對人更是求全責備。
2,看選擇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能否在走投無(wú)路的時(shí)候選擇堅持原則和底線(xiàn),不僅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也是真君子和偽君子的區別。
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痹谟龅阶咄稛o(wú)路的時(shí)候,君子會(huì )仍然堅守自己的原則,不去做一些損害他人利益來(lái)保全自己的事情,而小人遭受困厄時(shí)就會(huì )想入非非,胡作非為。
3,看待友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與朋友交往,重要的一點(diǎn)就是能夠真誠相待。君子與朋友交往能以公正之心對待眾人,不拉幫結派;小人卻喜歡排斥異己,甚至挑撥離間。
對待朋友,君子會(huì )出于公心,把所有人都考慮到;而小人會(huì )出于私意,不會(huì )考慮所有的人。
4,看利益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看待利益,君子和小人有著(zhù)天壤之別。做任何事情或者面臨選擇,君子會(huì )首先以道義的標準去衡量;而小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獲利。
并且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本訉ω敻坏淖非笠欢ㄊ侨≈械?,而小人對于利益的追求是不擇手段。
5,看是非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
品德高尚的君子有仁愛(ài)之心,凡是別人的事情符合道義的,君子不僅樂(lè )見(jiàn)其成,更愿意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達成美好的目標。但如果是不合道義的,君子一定不會(huì )為虎作倀。
6,看言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某一問(wèn)題持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很常見(jiàn)的。君子雖然有不同的觀(guān)點(diǎn),卻可以達到和諧相處,共同發(fā)展,不會(huì )盲目附和;而小人即使有相同的立場(chǎng),也會(huì )為自己的利益,不能相互融合、交流。
君子能在堅守正確原則的同時(shí)懂得尊重他人,在分歧中達到合作,在區別中達到和諧。
7,看氣質(zhì)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我們初識一個(gè)人,可能他的品質(zhì)、內涵等全都看不出來(lái),但卻能看出他(她)的氣質(zhì),同樣,孔子對君子和小人的氣質(zhì)也有描述。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嬌而不泰?!本忧f重,心境平和,氣定神閑,沒(méi)有驕矜之感;小人傲慢、自大,帶有攻擊性,充斥著(zhù)驕矜的氣息。這是君子與小人外在氣質(zhì)的表現,而外在氣質(zhì)往往是人內心的一種反映。而且君子一定是內外兼修,既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更注重自己的內心修養,從內而外地給人以?xún)?yōu)雅的風(fēng)度感。而小人無(wú)論怎樣修飾自身的外表,也掩飾不住其內心的匱乏和精神的枯萎。
8,看胸襟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cháng)戚戚
心胸的寬廣與否是區分君子小人的標志之一,而心胸是否寬廣并非先天性的,需要靠后天的培養與自身的努力。君子心胸平坦寬廣,小人經(jīng)常會(huì )為某些事斤斤計較。
孔子曰:“仁者不憂(yōu),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本拥男亟髮拸V,對人寬容,沒(méi)有仇怨。小人的心里時(shí)常有小心計,永遠惴惴不安。
9,看志向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君子向上,通達仁義;小人向下,追求名利。向上即是向善,不斷改正錯誤,追求道義;向下即是不知改過(guò),不知修身養性,日見(jiàn)其頹廢。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向上走總是困難的,要付出很多努力;向下走很容易,但結果卻是毀掉了自己。
10,看追求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一生中,每個(gè)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的追名逐利,有的追求公益事業(yè),有的追求忠孝之義,等等。君子和小人所思考和憂(yōu)慮的東西都不一樣,所采取的行動(dòng)自然也就不一樣。君子胸懷遠大,視野開(kāi)闊,而小人只追求為利可圖之地。
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追求一樣的東西,但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做人、做事,都應該朝著(zhù)君子之德的方向努力。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