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指的是現今河南省黃河以北的安陽(yáng)、新鄉、焦作、濮陽(yáng)、鶴壁、濟源六市之地。這六個(gè)城市基本上可謂“同源”,基本是從明清時(shí)期的豫北三府(濮陽(yáng)屬河北大名府)演變而來(lái),即大名鼎鼎的彰德府、衛輝府、懷慶府。

而實(shí)際上黃河以北的這些地區本屬現今河北省,河南省也僅指黃河以南。彰德府古為相州,衛輝府古為衛州,懷慶府古為懷州,在明代之前都是劃歸河北建制,唐屬河北道,北宋屬河北路、河北西路,元代屬中書(shū)省直隸。

明朝洪武年間分設彰德、衛輝、懷慶三府,從河北劃歸河南,至此河南河北以漳河為界,而不是以黃河為界,一直延續到清代,民國廢府,三府之地建立河南省豫北道,道治衛輝,后改河北道。新中國成立后曾在此建立平原省,省會(huì )新鄉。其基礎就是三府建制。

彰德府:明朝洪武年間從河北改屬河南。范圍包括近安陽(yáng)市和河北邯鄲部分地區。轄一州六縣,即磁州(今河北磁縣),安陽(yáng)、臨漳、湯陰、林縣(今河南省林州市)、涉縣(今河北涉縣)、武安(今河北武安市)。

衛輝府:明洪武從河北劃歸河南,從此衛輝成為河南一級行政區之一。范圍包括今新鄉市。治汲縣(衛輝),先后轄汲縣、胙城、新鄉、獲嘉、淇縣、輝縣、延津、??h、滑縣、封丘、考城。

懷慶府:治今河南沁陽(yáng)市,范圍為今河南省焦作市、濟源市和新鄉市的原陽(yáng)縣。轄河內(今沁陽(yáng)市與博愛(ài)縣)、濟源、修武、武陟、孟、溫、原武(今河南原陽(yáng)原武鎮)、陽(yáng)武(今河南原陽(yáng)縣)共八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