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對付真菌性皮膚??!
皮膚真菌病又稱(chēng)癬,是由皮膚真菌(小孢子菌屬和毛癬菌屬)侵入皮膚被毛和爪部,寄生或腐生于表皮,角質(zhì),被毛和爪部的角質(zhì)蛋白組織中所引起的一種真菌性傳染病。臨床上以皮膚出現界限明顯的脫毛圓斑,滲出及結痂等病變?yōu)樘卣鳌?
臨床癥狀表現?
病變主要發(fā)生在耳部,面部,四肢和軀干等部。病變部首先被毛脫落,形成圓形,橢圓形或被毛斷裂病灶,并迅速向四周擴展,互相融合成不規則的片狀病變區或呈彌散狀。感染的表皮伴有鱗屑并呈紅斑狀隆起,嚴重感染時(shí),皮膚發(fā)生大面積脫毛。石膏樣小孢子菌和須毛癬菌的慢性感染,有時(shí)會(huì )表現為突然出現大面積的皮膚損傷,損傷的真皮層呈蜂巢狀,并有許多小的滲出孔。急性病例病程2~4周,慢性病例持續月甚至數年。
治療方案:
處方1 犬菌清軟膏 外用,早晚各使用一次,連續使用3-7天。
處方2 灰黃霉素片,30~40毫克/千克體重,口服,每天1~2次,連用4周。妊娠犬,貓忌用。
處方3 酮康唑片,10毫克/千克體重,分3次口服,連用2~8周,服藥期間忌喂牛奶與堿性食物。
處方4 氟康唑片,10毫克/千克體重,口服,每天一次,連用2~4周。
處方5 伊曲康唑片,5毫克/千克體重,口服,每天1次,連用2~4周。
處方6 抗癬特片(特比奈芬),10~20毫克/千克體重,口服,每天一次,連用1~2周。
[要點(diǎn)總結]
①犬,貓皮膚真菌病程長(cháng),治愈難,易復發(fā)。
②皮膚真菌病的治療主要是外用藥和口服藥治療兩種方法。
③多數抗真菌藥物不良反應大,長(cháng)期用藥劑量過(guò)大易造成肝和腎受損。因此,需長(cháng)期用藥時(shí),應定期檢查肝,腎功能。
④注意環(huán)境衛生,保持犬舍清潔干燥,對于犬舍,犬床,墊物等要定期清理和消毒。(消毒液可用84消毒液、漂白粉溶液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容均由用戶(hù)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diǎn)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