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決 明

為鮑科動(dòng)物雜色鮑(光底石決明)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皺紋盤(pán)鮑(毛底石決明)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羊鮑Haliotis ovina Gmelin、澳洲鮑Haliotis ruber (Leach)、耳鮑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或白鮑Haliotis laevigata (Donovan) 的貝殼。主產(chǎn)于廣東、海南、山東、福建、遼寧等沿海地區。夏、秋二季捕捉,去肉,洗凈,干燥。生用或煅用。用時(shí)打碎。
【性能】 咸,寒。歸肝經(jīng)。
【功效】 平肝潛陽(yáng),清肝明目。
【應用】
1. 肝陽(yáng)上亢,頭暈目眩。本品咸寒清熱,質(zhì)重潛陽(yáng),專(zhuān)入肝經(jīng),而有清泄肝熱,鎮潛肝陽(yáng),利頭目之效,為涼肝、鎮肝之要藥,本品又兼有滋養肝陰之功,故對肝腎陰虛、肝陽(yáng)眩暈,尤為適宜。用治邪熱灼陰,筋脈拘急,手足蠕動(dòng),頭目眩暈之癥,常與白芍、生地黃、牡蠣等養陰、平肝藥配伍應用,如阿膠雞子黃湯(《通俗傷寒論》);若肝陽(yáng)獨亢而有熱象,頭暈頭痛,煩躁易怒者,可與夏枯草、黃芩、菊花等清熱、平肝藥同用,如平肝潛陽(yáng)湯(《常見(jiàn)病中醫治療研究》)。
2. 目赤,翳障,視物昏花。本品清肝火而明目退翳,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可與黃連、龍膽草、夜明砂等同用,如黃連羊肝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亦常配伍夏枯草、決明子、菊花等清肝明目之品同用。治療風(fēng)熱目赤,翳膜遮睛,常與蟬蛻、菊花、木賊等配伍;治目生翳障,本品常配伍木賊、荊芥、桑葉、白菊花、谷精草、蒼術(shù)等,如石決明散(《證治準繩》);若肝虛血少,目澀昏暗,雀盲眼花屬虛證者,每與熟地黃、枸杞子、菟絲子等配伍;治青盲雀目,可與蒼術(shù)、豬肝配伍同用。
此外,煅石決明還有收斂、制酸、止痛、止血等作用??捎糜谖杆徇^(guò)多之胃脘痛;如研末外敷,可用于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煎服,3~15g;應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點(diǎn)眼宜煅用、水飛。
【使用注意】本品咸寒易傷脾胃,故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鑒別用藥】石決明與決明子均有清肝明目之功效,皆可用治目赤腫痛、翳障等偏于肝熱者。然石決明咸寒質(zhì)重,涼肝鎮肝,滋養肝陰,故無(wú)論實(shí)證、虛證之目疾均可應用,多用于血虛肝熱之羞明、目暗、青盲等;決明子苦寒,功偏清瀉肝火而明目,常用治肝經(jīng)實(shí)火之目赤腫痛。
【古籍摘要】
1.《別錄》:“主目障翳痛,青盲?!?br> 2. 《醫學(xué)衷中參西錄》:“石決明味微咸,性微涼,為涼肝鎮肝之要藥。肝開(kāi)竅于目,是以其性善明目。研細水飛作敷藥,能治目外障;作丸、散內服,能消目?jì)日?。為其能涼肝,兼能鎮肝,故善治腦中充血作疼作眩暈,因此證多系肝氣,肝火挾血上沖也?!?br> 【現代研究】
1. 化學(xué)成分:本品含碳酸鈣,有機質(zhì),尚含少量鎂、鐵、硅酸鹽、磷酸鹽、氯化物和極微量的碘;煅燒后碳酸鈣分解,產(chǎn)生氧化鈣,有機質(zhì)則破壞。還含鋅、錳、鉻、鍶、銅等微量元素;貝殼內層具有珍珠樣光澤的角質(zhì)蛋白,經(jīng)鹽酸水解得16種氨基酸。
2. 藥理作用;九孔鮑提取液有抑菌作用,其貝殼內層水解液經(jīng)小鼠抗四氯化碳急性中毒實(shí)驗表明,有保肝作用;其酸性提取液對家兔體內外的凝血實(shí)驗表明,有顯著(zhù)的抗凝作用。
3. 臨床研究:據報道,用中藥雞膽汁電離子導入配合超聲波石決明煎劑透入治療白內障52例,獲得較為滿(mǎn)意的效果(山東醫藥,1990,5:48)。用石決明60g火煅,研為細末,分作10次服用,每日3~4次;治療產(chǎn)后及經(jīng)期因受風(fēng)寒致四肢拘攣,手腳抽筋如雞爪狀,2例均痊愈(中醫藥學(xué)報1994,2:49,);重用鎮潛藥石決明、珍珠母、磁石等,治療急性濕疹,扁平疣,痤瘡等皮膚病,療效顯著(zhù)(四川中醫,1995,2:46);另有用石決明等治療腦血栓、內耳眩暈證、癲癇等。
珍 珠 母
為蚌科動(dòng)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褶紋冠蚌Cristaria plicata (Leach) 或珍珠貝科動(dòng)物馬氏珍珠貝Pteria martensii (Dunker) 的貝殼。前兩種在全國的江河湖沼中均產(chǎn);后一種主產(chǎn)于海南島、廣東、廣西沿海。全年可采,去肉,洗凈,干燥。生用或煅用。用時(shí)打碎。
【性能】 咸,寒。歸肝、心經(jīng)。
【功效】 平肝潛陽(yáng),安神,定驚明目。
【應用】
1. 肝陽(yáng)上亢,頭暈目眩。本品咸寒入肝,與石決明相似,有平肝潛陽(yáng),清瀉肝火作用,適用于肝陰不足,肝陽(yáng)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耳鳴、心悸失眠等癥,常與白芍、生地黃、龍齒等同用,如甲乙歸藏湯(《醫醇賸義》);治療肝陽(yáng)眩暈、頭痛者,又常與石決明、牡蠣、磁石等平肝藥同用,以增強平肝潛陽(yáng)之功。若肝陽(yáng)上亢并有肝熱煩躁易怒者,可與鉤藤、菊花、夏枯草等清肝火藥物配伍。
2. 驚悸失眠,心神不寧。本品質(zhì)重入心經(jīng),有鎮驚安神之功。治療心悸失眠,心神不寧,可與朱砂、龍骨、琥珀等安神藥配伍,如珍珠母丸(《普濟本事方》);若配伍天麻、鉤藤、天南星等息風(fēng)止痙藥,可用治癲癇、驚風(fēng)抽搐等。
3. 目赤翳障,視物昏花。本品性寒清熱,有清肝明目之效,用治肝熱目赤,羞明怕光,翳障,常與石決明、菊花、車(chē)前子配伍,能清肝明目退翳;用治肝虛目暗,視物昏花,則與枸杞子、女貞子、黑芝麻等配伍,可養肝明目;若屬肝虛目昏或夜盲者,可與蒼術(shù)、豬肝或雞肝同煮服用?,F用珍珠層粉制成眼膏外用,治療白內障、角膜炎及結膜炎等,均有一定療效。
此外,本品研細末外用,能燥濕收斂,用治濕瘡瘙癢,潰瘍久不收口,口瘡等癥。用珍珠層粉內服,治療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有一定療效。
【用法用量】 煎服,10~25g;宜打碎先煎?;蛉胪?、散劑。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屬鎮降之品,故脾胃虛寒者,孕婦慎用。
【鑒別用藥】珍珠母、石決明皆為貝類(lèi)咸寒之品,均能平肝潛陽(yáng),清肝明目,用治肝陽(yáng)上亢、肝經(jīng)有熱之頭痛、眩暈、耳鳴及肝熱目疾,目昏翳障等癥。然石決明清肝明目作用力強,又有滋養肝陰之功,尤適宜于血虛肝熱之羞明、目暗、青盲等目疾,及陰虛陽(yáng)亢之眩暈、耳鳴等證;珍珠母又入心經(jīng),有鎮驚安神之效,故失眠、煩躁、心神不寧等神志疾病多用之。
【古籍摘要】
1.《本草綱目》:“安魂魄、止遺精白濁,解痘療毒?!?br> 2.《飲片新參》:“平肝潛陽(yáng),安神魂,定驚癇,消熱痞,眼翳?!?br> 【現代研究】
1. 化學(xué)成分:本品含有磷脂酰乙醇胺,半乳糖神經(jīng)酰胺、羥基脂肪酸,蝸殼朊,碳酸鈣,氧化鈣等氧化物,少量鎂、鐵、硅酸鹽、硫酸鹽等,并含有多種氨基酸。
2. 藥理作用:用珍珠粉給小鼠灌胃,可明顯減少其自主活動(dòng),并對戊巴比妥鈉的中樞抑制有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珍珠母的硫酸鹽水解產(chǎn)物,能增大離體心臟的心跳幅度;珍珠母注射液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傷有保護作用;用珍珠層粉灌胃,對大鼠應激性胃潰瘍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3. 臨床研究:據報道,用珍珠層膜治療不同原因引起的口瘡,貼上藥膜后0.5~1分鐘即可出現明顯止痛,消炎和促進(jìn)潰瘍愈合作用(海洋藥物,1984,4:43);用珍珠母液壓縮結扎治療痔核313例,近期有效率為100%(湖北中醫雜志,1983,5:26)。另有用珍珠母等治療高原性血管性頭痛、老年性白內障、潰瘍病等。
牡 蠣
《神農本草經(jī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