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shí)刻注意收腹;
2、注意四肢拉長(cháng)伸展,例:十字交叉式,腳尖盡可能向遠伸;
3、兩個(gè)月后,或感到?jīng)]有難度時(shí),再加入,增強難度動(dòng)作。
一、拜日式:(熱身—詳見(jiàn)郵箱《拜日式》)
a) 圖1:坐地,雙腳平放地面,雙手放膝窩處;
b) 圖2:呼氣,上身后稍?xún)A,抬高腿,小腿平行地面,收緊腹部,保持3—5次呼吸;
c) 圖3:吸氣,后背微微后推,保持小腿平行地面,收緊腹部,3—5次呼吸;
d) 回復圖2,保持小腿平行地面,再到圖3,重復兩到三遍后還原到1。
二、 增加難度:圖4:伸直雙腿、雙手平行地面,兩到三次呼吸。
三、 擺動(dòng)式:
a) 圖1:坐地屈膝,雙腳平放地面,雙手放體后,兩肘距與肩寬;
b) 圖2:,身體后仰,肘支地,吸氣,膝蓋擺向左側;
c) 圖3:呼氣,雙腿向斜上方伸直,保持2—3次呼吸;
d) 吸氣,回到2;呼氣,換邊;
e) 左右為一次,做五到八次。
增加難度:圖4:雙臂在體后伸直,掌向下,指尖向后。
四、十字交叉式:
a) 圖1:仰臥,雙手五指分開(kāi)放耳側,吸氣屈膝抬腿;
b) 圖2:小腿平行地面,用腹肌力量抬起頭、頸、肩;
c) 圖3:呼氣,右腿伸直與地面45度角,腳尖向遠伸,同時(shí)左膝向右,抬高右肩靠左膝;
d) 吸氣,回到圖2;呼氣,換邊;
e) 左右為一次,做五到八次。
五、頂峰變形式:
a) 圖1:跪地,前臂平放地面,五指交插;
b) 圖2:雙腿依次向后伸直并攏,腳尖撐地,頭到腳成一條直線(xiàn);
c) 圖3:呼氣,臀向上拉高成頂峰式,頭下垂與背成直線(xiàn)且不觸地
d) 吸氣,回到圖2,重復四到六次;
增加難度:圖4:成頂峰式后,交替抬高左右腿與背成直線(xiàn),腳尖向遠伸;
六、側拉式:
a) 圖1:右臀坐地,屈膝左大腿在右小腿上,右手著(zhù)地,指尖向頭,臂垂直地面,左手放左腿上;
b) 圖2:吸氣,腰側上挺,同時(shí)伸直雙臂,成T形;
c) 呼氣,慢慢回到圖1,重復三到五交次,換邊;
增加難度:圖3:成T形后,呼氣,轉身,臉向下,左臂放松下垂,一次呼吸后,回到T形,重復。
放松動(dòng)作:七、木棒式:雙手上舉過(guò)頭合掌向遠伸長(cháng),雙腿并攏向遠伸長(cháng)。
木棒式
八、滾動(dòng)式:雙用胸前抱膝,象球一樣前后滾動(dòng)。
木棒式接滾動(dòng)式為一組,重復做兩、三組。
九、仰尸式放松功(仰臥放松功):雙腳距同肩寬,雙手掌心向上在體側,從腳到頭依次放松全身肌肉→想象開(kāi)心的事、美麗的花朵-
仰臥放松功
訓練要求:每周至少3次有氧運動(dòng),每周做2~4次減腹篇;配合飲食;睡前三小時(shí)不進(jìn)食;每天睡足七到八小時(shí);少吃多餐,每餐八成飽;或做到“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
訓練指南:按順序、按規定次數,一個(gè)半月或兩月,視自己體能適當增加難度。
——摘自《健與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