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補血湯
四物湯:當歸、熟地、川芎、白芍、排骨、鹽適量。
制作方法:排骨洗凈斬塊汆水。當歸、熟地、川芎及白芍洗凈。清水煮沸后加入上述材料,小火煮開(kāi)后轉煲六十分鐘,調味后即可飲用了。
云耳紅棗煲黃鱔補血:黃鱔2-3條、云耳三朵、紅棗十個(gè)、生姜3片。
制作方法:云耳、紅棗洗凈泡開(kāi)后撕開(kāi)。黃鱔洗凈,熱水燙掉黏液后切段,和生姜一起放入瓦煲,加8碗水。武火煲沸后用文火煲六十分鐘。
銀耳南瓜補血湯:南瓜200克、蓮子20克、銀耳兩朵、紅棗、冰糖、水適量。
制作方法:銀耳泡發(fā)。南瓜去皮切塊。蓮子去掉苦心。水燒開(kāi)后放入銀耳和蓮子,煮15分鐘。再加入紅棗繼續煮5分鐘,最后加入南瓜。
百合白果牛肉湯補血:百合、白果各50克、牛肉300克、紅棗、姜適量。
制作方法:白果去殼,紅棗去核。牛肉切薄。百合、白果及生姜放入煲中,加8碗水武火煲開(kāi),用文火繼續煲直到百合、白果熟爛后放入牛肉滾熟即可。
貧血虛勞膏方巧調理
缺鐵性貧血是指體內鐵貯存不足,影響血紅蛋白合成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以皮膚和黏膜顏色蒼白、疲軟無(wú)力、頭暈耳鳴、眼花、記憶力下降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可出現眩暈和暈厥,活動(dòng)后心悸、氣短,甚至心絞痛、心力衰竭等。
本病屬中醫“虛勞”范疇,多為脾胃虧虛、運化不足所致。治宜健脾開(kāi)胃,益氣養血,臨床觀(guān)察發(fā)現,膏滋療法有明顯效果。
杞元膏:龍眼肉、枸杞子各500克。
制作方法:諸藥擇凈,研細,水煎3次,藥液合并,文火濃縮,加入蜂蜜適量,煮沸收膏即成。
服法:每次20毫升,每日兩次,溫開(kāi)水或淡姜茶送服。
功效:可養血補血,適用于各種貧血的食療。
加味八珍膏:炙黃芪300克,黨參、生地黃、熟地黃、谷芽、麥芽各150克,川芎、制何首烏、女貞子、墨旱蓮、枸杞、炒酸棗仁、桂圓肉、鹿角膠、阿膠各90克,白術(shù)、白芍藥、茯苓、茯神、當歸各120克,遠志、陳皮、大棗各60克炙甘草、肉桂各30克,冰糖250克。
制作方法:將諸藥擇凈,研細,水煎3次,3次藥液合并,文火濃縮,加入鹿角膠、阿膠、冰糖,煮沸收膏即成。
服法: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溫開(kāi)水送服。
功效:可養心悅脾,補益氣血,適用于缺鐵性貧血,癥見(jiàn)面色白、倦怠無(wú)力、頭暈心悸、少氣懶言、苔薄舌淡胖、脈細等。
補益膏:黨參、茯苓、山藥、熟地黃、當歸、地骨皮各60克,煉蜜250克。
制作方法:將諸藥擇凈研細,水煎3次,藥液合并,文火濃縮,加入鹿角膠、冰糖,煮沸收膏即成。
服法: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溫開(kāi)水送服。
功效:可補氣血,退虛熱,適用于缺鐵性貧血,癥見(jiàn)周身無(wú)力、虛熱時(shí)作等。
黃酒核桃肉膏:核桃肉500克,黃酒150毫升,紅糖適量。
制作方法:核桃肉搗碎裝入鍋內,加入黃酒、紅糖,封嚴,上籠蒸一小時(shí)即成。
服法:不拘時(shí)用白開(kāi)水沖服。
功效:可補腎養血,潤腸通便,適用于貧血,癥見(jiàn)腎虛腰腿酸痛、大便燥結等。
乾坤膏:當歸、熟地黃、黃芪、黨參各120克,桂圓肉、枸杞、胡麻仁、肉蓯蓉各60克,蜂蜜適量。
制作方法:將上述諸藥擇凈,同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共煎3次,藥液合并文火濃縮后,加冰糖、蜂蜜適量,制成膏劑即成。
服法:每日兩次,每次20毫升,溫開(kāi)水沖飲,或調入稀粥中服食。
功效:可大補氣 血,適用于貧血、白細胞減少癥等。
黃豆雪梨豬腳湯
常喝梨湯對女人很有好處,可以祛咳潤肺,清心美膚。常喝這道雪梨大豆豬手湯,對于光滑皮膚、緩解聲音沙啞、口舌干燥有明顯效果,還能降低血壓和滋養清熱,秋季可以多喝點(diǎn)。
材料:雪梨1個(gè)、大豆50克、豬腳半只、姜片3片、鹽
做法:豬腳加入姜片飛水去異味,切成小塊;加入去核切塊的雪梨、大豆和1塊姜,加足水煮到沸騰,開(kāi)蓋繼續旺火沸煮15分鐘,轉慢火煲1小時(shí),喝之前根據個(gè)人口味加鹽調味。
補血食療方
黑糯米補血粥:黑糯米、桂圓、紅棗、山藥
黑糯米、紅棗、桂圓、山藥、 紅糖,桂圓雖然可以補血氣、促進(jìn)血液循環(huán),但是因為不易消化,每次盡量下七八個(gè)就可以(寒胃的朋友可以下2片紅參)。
豬肉參棗湯:豬瘦肉250克、人參5克、淮山藥50克、紅棗20克、精鹽適量。
制作方法:豬肉洗凈切塊,與人參、紅棗、淮山藥一同放人砂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轉用文火燉至豬肉熟爛,加精鹽調味,佐餐食用。具有益氣健脾、滋陰養血、抗衰老的功效,適用于氣血雙虧、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再生障礙性貧血。
韭菜炒豬肝:豬肝100克、韭菜50克、洋蔥80克、色拉油1大匙。
制作方法:豬肝洗凈,切成5毫米薄片,先下鍋煮至七成熟,然后與新鮮韭菜、洋蔥同炒,并調好味。
功效:益血補肝、明目,適用于血虛萎黃、貧血、慢性肝炎等。
山藥紫荊皮湯:山藥30克、紫荊皮9克、紅棗20克。
制作方法:山藥、紫荊皮、紅棗洗凈,加水適量煎湯。日服1劑,分3次服用。具有健脾益血、補腎養陰的功效,適用于低熱的貧血患者。
雞肝西紅柿湯:雞肝、西紅柿各200克,水發(fā)木耳12枚,熟豬油30克,鮮湯700克,味精1克,精鹽3克,胡椒粉0.5克
制作方法:西紅柿洗凈切片,雞肝洗凈切片。凈鍋置旺火上,加入鮮湯燒開(kāi),下雞肝、木耳、西紅柿片、胡椒粉、精鹽、味精、熟豬油。雞肝片氽熟時(shí)起鍋,佐餐食用。具有補血強身的功效,適用于貧血引起的頭暈眼花。
四款美白祛斑湯
瘦身美白湯:冬瓜200克、銀耳5克、紅蘿卜100克、薏仁50克、白芷、黃芪各15克紅棗、生姜3片。
制作方法:薏仁泡六十分鐘,銀耳、白芷、黃芪、紅棗洗凈。加5杯水煮開(kāi),加入薏仁,小火煮20分鐘。加入冬瓜蓮小火煮六十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營(yíng)養美白湯:鮮淮山250克、熟薏仁50克、清雞湯400毫升,發(fā)菜、雞蛋、蔥適量。
制作方法:淮山去皮切塊和薏仁放入杯中,加入清雞湯,打成濃湯。發(fā)菜切狀,泡半個(gè)小時(shí)。濃湯放入發(fā)菜煮沸,調味后熄火,再加入蛋液就可以了。
白里透紅桑椹湯:水1杯,桑椹、檸檬三片。水煮開(kāi)后加入桑椹繼續煮開(kāi),倒入杯中;放溫熱時(shí),加入檸檬片,攪一會(huì ),就舀幾調羹桑椹汁,即可。
潤膚美白湯:何首烏、沙參各15克、玉竹20克、薏仁15克、蜜棗三顆、豬肺1副。制作方法:中藥洗凈。豬肺飛水,煮滾后加入材料,煮10分鐘用小火慢煮120分鐘。
養顏的木瓜銀耳湯
銀耳、木瓜、紅棗、冰糖,把泡發(fā)的銀耳下鍋煮開(kāi),下紅棗關(guān)小火熬半個(gè)鐘,再加入冰糖、木瓜煮開(kāi)即可。
當歸紅棗排骨湯
排骨1根,枸杞,紅棗12枚,當歸4片。排骨洗凈,飛水去異味后放入沙鍋,加枸杞、紅棗、當歸、蔥、姜片,大火燒開(kāi)再小火燉至排骨熟爛,起鍋前加入鹽、雞精調味即可。此款湯品可以滋陰潤燥、養顏護膚。
養顏補血燕麥粥
泡好核桃、紅棗、龍眼干。再把燕麥清洗干凈倒進(jìn)電飯鍋里,加適量的水,開(kāi)煮。記得要看時(shí)間,粥滾開(kāi)就換到熬粥檔。出鍋前放些紅糖即可。
紅棗粥:大米100克,紅棗50克。
做法:紅棗洗凈,用溫水泡20分鐘。大米洗凈后,放入鍋內加水適量與紅棗同煮。待米爛湯稠即可。每日早晚常服。
咸八寶粥
主料:糯米100克,粳米100克,油菜600克,豬排骨(大排)400克。
輔料:赤小豆20克,豇豆20克,蠶豆20克,花生仁(生)20克,白果20克,栗子(熟)20克。
調料:鹽5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香油4克,植物油6克。
做法:
1、糯米和粳米洗凈,糯米用冷水浸泡2小時(shí),粳米浸泡半小時(shí),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2、紅豆、花生仁、豇豆、蠶豆分別洗凈,用冷水浸泡回軟;
3、油菜葉洗凈,切末。豬腿骨洗凈,用刀從中間剁開(kāi),將白果煮熟備用;
4、鍋中加入冷水3000毫升,將糯米、粳米、紅豆、豇豆、蠶豆、花生仁、豬腿骨一同放入大鍋中,用旺火燒沸;
5、將油菜葉和豆油也放入鍋中,加鹽調味。用旺火煮沸5分鐘,再用小火煮半小時(shí),揭去鍋蓋,繼續用小火煮1小時(shí);
6、撈出排骨,下熟白果、熟栗子丁和味精攪勻,再煮沸,淋上香油,撒上胡椒粉即可。
熟地粥:糯米40克、熟地黃30克、陳皮10克
制作方法:
熟地黃片用紗包住熬湯,待藥汁呈棕黃色,藥香撲鼻,漸轉為文火,放入粳米及陳皮末烹煮。待米仁開(kāi)花,呈稀薄粥,去掉熟地黃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