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上訴?上訴狀應如何書(shū)寫(xiě)?
上訴,是指當事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依據第一審程序作出的尚未發(fā)生效力的判決、裁定,依法請求上一級人民法院予以審理,以求撤銷(xiāo)或變更該判決、裁定,保護其合法民事權益的訴訟行為。
提起上訴應提交上訴狀,上訴狀的書(shū)寫(xiě)格式及注意事項如下:
上訴狀
上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上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訴人因×××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號××,現提出上訴。
上訴請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人民法院
附:本上訴狀副本×份
上訴人×××
×年×月×日
注:(1)本上訴狀供民事、行政案件的公民當事人對一審判決、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用,用鋼筆或毛筆書(shū)寫(xiě)。
?。?span lang="EN-US">2)“上訴人”、“被上訴人”欄,均應寫(xiě)明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職業(yè)或工作單位和職務(wù)、住址等。被上訴人是法人、組織或行政機關(guān)的,應寫(xiě)明其名稱(chēng)、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的姓名。
?。?span lang="EN-US">3)“上訴理由”部分的空格不夠用時(shí),可增加中頁(yè)。
?。?span lang="EN-US">4)上訴狀副本份數,應按被上訴人的人數提交。
2、當事人提出上訴的法定期間是多少?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shū)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shū)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3、提出上訴應符合什么條件?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提起上訴發(fā)動(dòng)第二審程序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必須是第一審判決、裁定所指向的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訴訟代表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以及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無(wú)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判決、裁定必須是法律規定允許上訴的第一審判決、裁定。
(三)上訴必須在法定期間內提出。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應在判決書(shū)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應裁定書(shū)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四)上訴必須提交上訴狀。
4、上訴案件的訴訟費用怎么交?
上訴案件的訴訟費用,由上訴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訴狀時(shí)預交。雙方當事人都提出上訴的,由上訴的雙方當事人分別預交。上訴人在上訴期內未預交訴訟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預交。上訴人在接到人民法院預交訴訟費用的通知后七日內仍未預交又不提出緩交申請的,按自動(dòng)撤回上訴處理。
5、上訴案件可以調解嗎?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進(jìn)行調解。調解達成協(xié)議,應當制作調解書(shū),由審判人員、書(shū)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shū)送達后,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即視為撤銷(xiāo)。
需要注意的是,“視為撤銷(xiāo)”,不是第二審人民法院撤銷(xiāo)了第一審法院的判決,而是第二審人民法院調解書(shū)生效后,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書(shū)就失去了法律效力。
6、上訴案件在哪里審理?
《民事訴訟法》第152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jìn)行,也可以到案件發(fā)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jìn)行。
這是民事訴訟法便利人民群眾訴訟,便于人民法院辦案原則在第二審程序中的具體表現,也是提高辦案質(zhì)量的重要保證。
7、法律是如何規定上訴案件的審理范圍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民事經(jīng)濟審判方式改革問(wèn)題的若干規定》第三十五條規定:第二審案件的審理應當圍繞當事人上訴請求的范圍進(jìn)行,當事人沒(méi)有提出請求的,不予審查。但判決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侵害社會(huì )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外。
8、第二審法院對上訴案件應如何裁判?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jīng)過(guò)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shí)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ǘ┰袥Q適用法律錯誤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決認定事實(shí)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shí)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xiāo)原判決,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shí)后改判;
?。ㄋ模┰袥Q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xiāo)原判決,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9、上訴案件采取什么審理方式?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52條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以開(kāi)庭審理為原則,徑行判決為例外。開(kāi)庭審理,是指直接傳呼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加人到庭,開(kāi)庭調查、辨論、合議庭進(jìn)行評議和作出判決。所謂徑行判決,是指合議庭經(jīng)過(guò)閱卷、調查、詢(xún)問(wèn)當事人,在全部事實(shí)核實(shí)后,認為不需要開(kāi)庭的,直接作出裁判的審理方式。
10、上訴案件應在多少日內審結?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gè)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cháng)的,由本院院長(cháng)批準。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11、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被告可以提出反訴嗎?
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被告可以提出反訴。原審原告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原審被告提出反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或反訴進(jìn)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12、上訴需要交納訴訟費用嗎?
上訴仍然應當交納費用。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可以申請緩、減、免交。當事人逾期未交納訴訟費用的,又未申請緩、減、免交,或者雖申請緩、減、免交,但未獲人民法院批準后,仍不交納訴訟費用的,按撤回上訴處理。
13、上訴必須提交上訴狀嗎?
提交上訴狀是當事人提起上訴的形式要件,采用上訴狀有利于明確上訴人請求的范圍,從而為上一級人民法院明確審理的對象和范圍。民事訴訟法規定,上訴應當提交上訴狀,書(shū)寫(xiě)起訴狀確有困難時(shí),原告可以口頭提起訴訟。
14、在上訴期間內,當事人有正當理由而未能提出上訴的怎么辦?
在上訴期間內,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其他正當理由未能行使上訴權的,在障礙消除后的10內,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順延期限,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15、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哪些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提出上訴?
人民法院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作出的判決、裁定,人民法院依照破產(chǎn)程序所作的宣告破產(chǎn)裁定,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以及人民法院適用第二審程序作出的判決、裁定,當事人都不得提出上訴。
16、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的裁定有哪幾種?
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的裁定有四種:
?。?/span>1)不予受理的裁定;
?。?/span>2)對管轄權有異議的裁定;
?。?/span>3)駁回起訴的裁定;
?。?/span>4)駁回破產(chǎn)申請的裁定。
17、上訴允許撤回嗎?
上訴的撤回,是指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后至作出裁判前,上訴人申請撤回上訴的行為。
上訴人申請撤回上訴的,是否準許,由第二審人民法院裁定。認為符合法定情形的,應當裁定撤回上訴。但是有下列情況的,應當不準許撤回上訴:
?。?/span>1)經(jīng)審查認為,一審所作的判決在認定事實(shí)和適用法律上有錯誤的;
?。?/span>2)經(jīng)審查認為,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和集體利益、社會(huì )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權益的;
?。?/span>3)經(jīng)審查認為,一審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裁判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