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研究:用地榆30g,醋適量。以醋煎地榆,放置一夜,次晨溫服之,每日1劑。治療崩漏43例,總有效率為95%(山東中醫雜志,1991,3:53);
隱白穴:它是脾經(jīng)的第一個(gè)穴位。位置在大腳趾甲旁。隱白穴通常用艾灸的方法,[/B]沒(méi)有艾條,可以用香煙來(lái)代替,找根香煙來(lái)灸一灸這里,這是溫灸,灸的時(shí)候注意,當有燙了的感覺(jué)就趕緊挪開(kāi),不燙了再接著(zhù)噓一下,反復這樣灸,一根香煙就可以治療那些疾病呢?治療肺氣不足、鼻子出血、月經(jīng)不調、痛經(jīng)。這個(gè)穴位有正血的療效。崩漏,也就是例假淋漓不止,[/B]本來(lái)例假應該5到7天,可是她一個(gè)月來(lái)兩周,吃什么補藥都不管用,止血也止不住,你就用香煙頭來(lái)灸這個(gè)穴位效果很明顯的,可以止血的。
崩漏患者宜吃的粥膳
1.艾葉
艾葉是菊科多年生灌木狀草本植物艾的葉片。中醫認為其性味苦、辛、溫,歸肝、脾、腎三經(jīng),具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jīng)、止血、安胎等功效。多用治心腹冷痛、久痢、吐衄、下血、月經(jīng)不調、崩漏、帶下、胎動(dòng)不安、癰瘍等癥。
【艾葉粥】
干艾葉1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先將艾葉水煎取汁去渣,再加入洗凈的粳米、紅糖,煮成粥即可食用。每日2次。本品有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適用于下焦虛寒,腹中冷痛,婦女宮冷崩漏下血以及帶下等癥。
2.生地黃
生地黃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熱、涼血、生津之功用?!睹t別錄》中記載:“主婦人崩中血不止,鼻衄吐血,皆搗飲之?!?br>(1)地黃訶子粥
生地黃汁50毫升,訶子10克,粟米、粳米各50克。先將訶子炮制后研為細末:將粟米、粳米淘洗干凈后煮粥,將熟時(shí)加入訶子末入地黃汁,再稍煮,加入精鹽即可。每日2次。本品有涼血止崩之功。適用于婦女血熱崩漏,口干喜飲,頭暈面赤,煩躁不安等癥。
(2)生地紅米粥
生地黃50克,紅米100克,冰
糖適量。先將生地黃洗凈后煎取藥汁,與紅米加水共煮,煮沸后加入冰糖,煮成稀粥。每曰早、晚空腹溫熱食。本品能清熱生津,涼血止血。適用于血熱崩漏,還可用于熱病后期,陰液耗傷。
3.荸薺
中醫認為荸薺性寒,味甘,有清熱涼血、祛風(fēng)艉毒、補中益氣、利濕化痰之功效,可用于治療婦人血崩、高血壓、便秘、咯血、百日咳等癥。
(1)荸薺蘿卜粥
荸薺10個(gè),蘿卜汁500克,粳米30克。將荸薺洗凈削皮,與蘿卜汁一同放入鍋內煮開(kāi),入淘?xún)舻木字笾?,粥熟加適量白糖調味??崭箿責岱?。本品可清熱養陰,解毒消炎。
(2)荸薺黑棗粥
荸薺100克,黑棗10個(gè),粳米10克,紅糖適量。先將荸薺洗凈后去皮,切成塊;將粳米淘洗干凈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然后放入大棗煮粥。待熟時(shí),加入荸薺塊、紅糖、再煮一二沸即可。本品有清熱涼血、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適用于婦女崩漏等癥。
4.苧麻根
苧麻根為麻科植物麻的根。中醫認為其性味甘寒,有清熱涼血之功,可除妊娠心煩,止胎漏,解熱涼血而安胎。據現代醫學(xué)研究發(fā)現,苧麻根含有咖啡酸,有明顯的止血作用。
【苧麻粥】
苧麻根30克,白糯米100克,大麥面50克,陳皮5克。先將苧麻根、白糯米、大麥面、陳皮洗凈后同煮為稠粥,熟后入鹽少許即可??崭钩脽崾?。本品補脾益腎,止血安胎??捎糜诒缆?、妊娠下血,習慣性流產(chǎn)以及吐血、咳血、血淋等。
膠姜湯 《金匱要略》
【組成】 方闕,常用生姜一兩?30克 阿膠五錢(qián)?15克
【用法】水煎服一次。
【主治】婦人陷經(jīng)漏下黑不解者。
【方解】阿膠養血平肝,去瘀生新;生姜散寒升氣。使陷者舉之,郁者散之,傷者補之,其癥自愈。
【應用】 功能性子宮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屬于氣虛血瘀型者。祖國醫學(xué)認為多由脾胃失調,或憂(yōu)思傷脾,脾氣不固,中氣下陷,不能攝血所致。癥見(jiàn)月經(jīng)淋漓不斷或大下,血色紫暗,倦怠無(wú)力,少氣懶言,四肢不溫。脈細弱名,可用本方以養血平肝,散寒生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容均由用戶(hù)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diǎn)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