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因本方具有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別名】金鈴散
【處方】金鈴子1兩,玄胡各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行氣疏肝,活血止痛。主熱厥心痛;肝氣郁熱之胃脘,胸脅痛,疝氣疼痛;婦女經(jīng)行腹痛,其痛時(shí)發(fā)時(shí)止,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蜃骰蛑?,久不愈者。二維病。肝氣郁滯。
【用法用量】金鈴散(《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一)。
【注意】孕婦胃痛忌用,其他如膽結石及肝脈病,胃潰瘍穿孔等均非本方適應癥。
【各家論述】 1.《古方選注》:金鈴子散,一泄氣分之熱,一行血分之滯?!?a title="中醫書(shū)籍:雷公炮炙論" target="_blank">雷公炮炙論
》云:心痛欲死,速覓延胡。潔古復以金鈴治熱厥心痛。經(jīng)言:諸痛皆屬于心,而熱厥屬于肝逆,金鈴子非但泄肝,功專(zhuān)導去小腸膀胱之熱,引心包相火下行,延胡索和一身上下諸痛。時(shí)珍曰: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方雖小制,配合存神,卻有應手取愈之功,勿以淡而忽之。2.《謙齋醫學(xué)講稿》:本方主治肝氣肝火郁滯,脅痛,少腹脹痛。方僅兩藥,用量相等,而以金鈴子為名,說(shuō)明以疏肝氣、泄肝火為主。金鈴子只能走氣分,并且偏于苦寒,配合延胡辛溫活血,亦能行氣止痛。
3.《方劑學(xué)》:本方所治諸痛,乃由肝郁氣滯,氣郁化火所致。方中用金鈴子疏肝氣,泄肝火,為君藥。玄胡行氣活血,為臣使藥。二藥相配,氣行血暢,疼痛自止,為氣郁血滯而致諸痛的常用基本方劑。
【臨床應用】胃痛:用本方治愈胃痛15例。無(wú)論火郁,酒肉滯,肝陽(yáng)犯胃,肝厥胃痛,胸痞脘痛,饑飽失時(shí),陽(yáng)微氣阻等所致者,均用此方加味。一劑痛止,不出二劑痊愈。典型病例:覃某某,男,25歲,已婚。一九六三年秋間就診,胃脘痛十余年,曾用中西藥治療,有時(shí)痛止,旋又復發(fā)?,F已連痛三天,如刀刺,不想進(jìn)食,時(shí)嘔吐,癥見(jiàn)神色頹喪,脈弦而澀,此因久病胃痛,胃絡(luò )瘀滯所致。處方:金鈴子、延胡、五靈脂、蒲黃、香附、半夏、陳皮。次日復診,痛楚消失,精神安寧,追蹤未見(jiàn)復發(fā)。
【摘錄】《袖珍》卷二引《圣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