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京劇月琴,開(kāi)始練習彈、挑非常重要。每天不間斷的練習,彈挑要均勻。反反復復練習搓點(diǎn),熟練彈奏二黃、西皮、反二黃小開(kāi)門(mén),是學(xué)琴的關(guān)鍵。 首先,要了解京劇的基本常識。
1、京劇由音律、節奏、調式、曲調、曲式自成體系。包括唱腔和器樂(lè )(文武場(chǎng))伴奏。是”一棵菜“----京胡是核心。
2、京劇采用的是板眼節拍法,板眼只表示節奏,板不代表強拍,眼不代表弱拍。板眼,即尺寸---快慢、急緩,也叫速度,速度控制節奏。京劇用板眼作為度量樂(lè )音的標準,主要板式:有板類(lèi)板式(原板、慢板、三眼、二六板、流水板、快板),無(wú)板類(lèi)板式(導板、散板、搖板)。
3、勁頭--強弱、虛實(shí),也叫力度,力度控制音的強弱。是由唱詞、句式、韻腳和劇情決定的。強拍和弱拍可以出現在任何板眼上。伴奏為唱腔服務(wù)。以”唱簡(jiǎn)繁伴“為主。京胡多采用先推弓后拉弓的逆動(dòng)弓序,拉弓比推弓力度大,使得伴奏音樂(lè )的重音多出現在后半拍或后音符上。
4、尺寸和勁頭的轉化:重彈---力度大--速度慢--時(shí)值長(cháng),輕彈---力度小---速度快---時(shí)值短。
其次,要懂得京劇月琴的特點(diǎn)。
1、搓(有音頭的連續彈挑,有2點(diǎn)搓、3點(diǎn)搓、4點(diǎn)搓、5點(diǎn)搓)點(diǎn)(節奏型)。掌握搓點(diǎn)規律。
2、彈、挑要有活蹦亂跳(顆粒感)的感覺(jué)。這是京劇月琴的靈魂。放松是關(guān)鍵。柔(放松)中有剛(力度、顆粒感)。
3、扳---放慢節奏、拱---加快節奏、減字---減少音符,彈骨干音。
4、符合京胡拉法、指法。配合京胡,心勁要一樣。
5、彈挑不宜快,突出顆粒感(慢中出顆粒感)。要練好空城計、赤桑鎮里面的月琴歌。2121 2165 6/51655 65 12 /3---(也是月琴歌)
6、表現京劇韻味,會(huì )唱,才能去掉譜子味。
7、調弦,二黃、西皮空弦---3,反二黃空弦---6。
8、先彈后挑,養成好習慣。
9、表現不同行當的唱腔特點(diǎn)。
10、練好范曲---洪洋洞--為國家、失街亭---兩國、狀元媒---自那日。
11、感受最深的是:彈琴的坐姿,左手的指法、右手握撥子的方法要正確。
四、要領(lǐng)會(huì )簡(jiǎn)譜常識。節奏音型:四分*、八分**、十六分****、三十二分********,符點(diǎn)音符和切分音(青衣戲多有符點(diǎn)、切分音,節奏慢---吃功夫)。
學(xué)習京劇月琴,十年磨一劍,有太多的東西要掌握,如二黃、西皮的換把:3454,指法:6212 5361 。反二黃:6723,對我還是難點(diǎn)。用心、刻苦、感覺(jué)、積累、實(shí)踐是可以縮短時(shí)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