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名老中醫談養生》
內容簡(jiǎn)介:本書(shū)運用養生學(xué)理論,從精神、飲食、起居、勞逸、季節、運動(dòng)、中醫、氣功等近十個(gè)方面,對養生之道進(jìn)行了全方位的闡述。[點(diǎn)此閱讀]
中醫歷來(lái)主張藥補不如食補,食補緩中取勝,往往能起到藥物起不到的作用。早在春秋戰國時(shí)期的《黃帝內經(jīng)》、《素問(wèn)·臟氣法時(shí)論》就提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禽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一)五谷為養
五谷,古人指梗米、小豆、小麥、大豆、黃黍五種糧食,后人多泛指各種糧食。為養育人體之主食。五谷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和脂肪等,可以大大提高營(yíng)養價(jià)值。我國人民的飲食習慣是以碳水化合物作為熱能的主要來(lái)源,而人類(lèi)的生、長(cháng)發(fā)育的自身修補則主要依靠蛋白質(zhì)。故“五谷為養”是符合現代營(yíng)養學(xué)觀(guān)點(diǎn)的。
1.粳米(大米)味甘,性平?!饵S帝內經(jīng)》在治病的同時(shí),推崇食養,谷肉果菜之中五谷為首,粳米為第一養人之品。唐代大醫學(xué)家孫思邈《千金言·食治》中稱(chēng)其具有補脾胃、益氣血、長(cháng)肌肉、和五臟的作用。長(cháng)期服用能夠強身體,悅顏色,聰明耳目。食療食養專(zhuān)著(zhù)《隨息居食譜》認為濃粥米湯可代人參湯,為補虛佳品,最適宜于老人、產(chǎn)婦、小孩和病中或病后調養服用,米粥營(yíng)養豐富,最宜吸收,補益后天以策萬(wàn)全。
2.糯米(江米、元米) 味甘、微溫。具有暖脾胃,補中益氣,縮小便的作用。
3.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具有補血、利尿消腫、清熱利濕退黃、解毒排膿、通乳的作用。長(cháng)期食用可養血容顏,治療各種貧血。因下行利濕消腫,可用于腎炎水腫、腳氣水腫、營(yíng)養不良性水腫及輕度黃疸等癥。因人血降火行血,并可下行利濕消腫,外可消血熱之毒,故可治瘡毒之癥、皮膚紅腫之癥,常配合清熱解毒藥作湯劑內服,一般可作粥、作醬食用。以本品120克(發(fā)芽),煮豬的胰臟l個(gè),經(jīng)常服用,對糖尿病有一定療效。
4.小麥味甘,性平。具有養心安神、健脾益氣、補血益精的作用。長(cháng)期服用能夠健體益智,清熱除煩??捎糜谔撊踝C的輔助食療,一般以面粉煮粥為宜。另外,浮小麥有養心斂汗之功,多用此煎湯治療心虛自汗。
5.大豆味甘,性平。有黃豆、黑豆之分,均具有豐富的營(yíng)養。其中,黃豆又有健脾益氣、生精利水之功,可作為小兒、老人、病弱者保健之用,也可用于營(yíng)養不良引起的水腫。一般
采取煮食,或磨制豆漿煮飲,或做成豆制品食用。黑豆則有補腎烏發(fā)、養血明目之功,可用于病后體弱、老年體弱之人,也可人藥治療腎虛白發(fā)、脫發(fā)。
6.小米味甘咸,性涼。具有健脾養胃、益氣生精、養心除煩,利尿止渴之效。最宜于素體虛弱及病后、老幼、婦人產(chǎn)后食用。一般以煮粥取其米湯服之。
7.玉米(玉蜀黍,包谷,苞米) 味甘,性平。具有調中和胃,降濁利尿的作用。
8.綠豆味甘,性涼。具有補中益氣、清暑解毒除煩、利尿生津之功,李時(shí)珍稱(chēng)其為濟世之良谷。夏季煮湯或做粥服之,可以預防中暑;人藥可以治療水腫、小便不利、暑熱泄瀉;做湯飲之也可解酒毒。
9.落花生(花生,長(cháng)生果,落地生) 味甘,性平。具有潤肺止咳,和胃,利尿,止血,催乳的作用。
10.麻油(胡麻油,芝麻油,香油)味甘,性涼。具有潤燥滑利通便,解毒生肌的作用。除熱毒,散惡血,消脹滿(mǎn),利小便,通乳。
11.花生油味甘,性平。具有滑腸下積的作用。
12.碗豆(青豆,雪豆,荷gSL)味甘,性平。具有益氣和中,解瘡毒,利小便的作用。除熱毒,散惡血,消脹滿(mǎn),利小便,通乳。
13.蠶豆(胡豆) 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胃,和臟腑,止血,解毒的作用。
(二)五果為助
五果,古人指桃、李、杏、栗、棗五種水果,后人多泛指各種瓜果、堅果。五果有助養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糖類(lèi)和有機酸等物質(zhì),可以生食,且能避免因燒煮破壞、其營(yíng)養成分。有些水果若飯后食用,還能幫助消化。堅果含多種微量元素。故五果是平衡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輔助食品。
1.桃味甘酸,性溫。具有益氣生津、潤腸通便之功,是老年體虛、腸燥便秘的滋補佳品??上磧羯?,也可做成桃脯、果醬食用。又有獼猴桃者,功能生津止渴、活血消瘀,近年被廣泛用于預防癌癥、高血壓、冠心病,成為健身防病的佳果。
2.李子味甘酸,性平。入肝腎經(jīng),能清肝熱、生津液,利水健胃。
3.杏味甘酸,性溫。具有生津止渴、潤肺定喘之功,可作為肺病咳喘、咽干口渴的輔助治療??上磧羯?,也可做成杏脯、果醬食用。
4.栗子味甘,性溫。具有補腎益精、健脾益氣之功,對于小兒發(fā)育遲緩、老人腰酸咳喘、病后體虛食少等,均可起到滋補強壯的作用。一般炒熟食用,也可煮粥或做成窩頭食。
5.棗味甘,性溫。具有補脾和胃、益血止血、養心安神、緩和藥性的作用。故脾胃氣虛,陰血不足之人常食有益。本品常與生姜配用,生姜得大棗,可緩和其刺激之性,大棗得生姜,可防止氣壅致脹之偏,二者合用,能增進(jìn)食欲,幫助消化,從而有利于其他藥物的吸收和作用的發(fā)揮。生食和煮熟食用均可。
6.梨味甘酸,性涼。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止渴、清熱化痰之功。清脆可口,老幼皆宜。多用于熱病后期傷津所致的煩熱口渴,也可作為秋燥咳嗽、肺癆喑啞的食療果品。一般洗凈生食,或制成梨膏、果醬。
7.蘋(píng)果味甘微酸,性平。具有開(kāi)胃生津、健脾潤肺、補氣止瀉之功,是老幼病弱皆宜的果中佳品。對于腹脹納呆、神倦體弱者甚宜。有常用于夏秋煩熱咳嗽的史料。一般洗凈生用,或制成果醬食用。
8.桔子味酸甘,性平。具有和胃生津、潤肺化痰之功??捎糜谛仉鯘M(mǎn)悶、腹脹食少、咳嗽嘔吐的輔助食療,對于老人患有冠心病者尤為適宜。一般宜生食,也可做成果汁飲。
9.桂圓肉 味甘,性溫。具有補氣養血、益志安神之效,
是老幼病弱的滋補佳品。凡體質(zhì)虛弱,見(jiàn)有心悸失眠、神倦健忘者,均可以此滋補之??缮?,也可食其干果。其果肉入藥,名為龍眼肉,是養血常用之品?! ?/font>
10.西瓜味甘,性涼。具有滋陰生津、清熱解暑、止渴利尿之功,是夏天最佳的天然果品??梢灶A防中暑,解除煩熱口渴,也可用于熱病傷津所致的口燥咽干、小便不利?!?/font>
11.香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潤腸、潤肺解毒的功效。咽喉痛、咳嗽、便秘可用之。
12.核桃仁味甘,性溫。具有補腎強腰、斂肺定喘、潤腸通便的作用。腎虛腰痛、肺腎虛喘、氣虛便秘之人常食有益。為滋補肝腎,強健筋骨之要藥,因其能補腎,故能固牙齒,烏須發(fā),治虛勞喘嗽。補虛宜去皮,止喘宜留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