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 必知5大常用養生要穴(組圖)。艾灸療法,可扶養一身正氣,使正氣不絕,脾土肥沃,腎水充盈,從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壽延年之養生功效。艾灸時(shí),必知常用的5大養生穴位。

艾灸 必知5大常用養生要穴(組圖)
中醫認為,利用艾火長(cháng)期溫灸5大養生要穴,具有補益腎氣、健脾和胃、促進(jìn)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艾灸時(shí)必知常用的養生要穴。下面鳳凰中醫為您介紹5個(gè)常用的養生穴位。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橫指處。具有補益脾胃、調和氣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養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艾灸 必知5大常用養生要穴(組圖)
關(guān)元穴
關(guān)元穴又名丹田,任脈之穴,在臍下三寸處。

艾灸 必知5大常用養生要穴(組圖)
神闕
神闕即肚臍。位于腹部臍中,有調理脾胃、祛寒壯陽(yáng)之功,此穴多用隔物灸。

艾灸 必知5大常用養生要穴(組圖)
命門(mén)穴
命門(mén)穴又名精宮,督脈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

艾灸 必知5大常用養生要穴(組圖)
中脘穴
中脘穴又名太倉,任脈之穴,在臍上4寸,具有調胃和中、補虛益氣、健脾化濕之功效。

艾灸 必知5大常用養生要穴(組圖)
養生要穴的艾灸方法
以上5大養生穴位怎樣灸呢?將艾卷燃著(zhù)一端,在穴位上熏灸。先反復測度距離,感局部溫熱舒適而不灼燙,即固定不動(dòng)(一般距皮膚約3厘米),以施灸部位出現紅暈為度。鳳凰中醫小編提醒,保健養生,可隔日或3日一次。清晨或睡前皆宜,每次10-15分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