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眠在中醫學(xué)中又稱(chēng)為“不寐”,是由于情志,飲食內傷,病后及年邁,稟賦不足,心虛膽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養或心神不安,從而導致以經(jīng)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類(lèi)病癥。
主要表現為睡眠時(shí)間、深度的不足,輕者入睡困難,或者睡眠淺,易醒,時(shí)睡時(shí)醒,重者徹夜難眠,或者半夜醒來(lái)再也無(wú)法入睡。失眠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第二天出現眩暈、疲倦乏力、心跳過(guò)速或者健忘等癥狀。睡眠好的人,多半臉色很好,性格也都很不錯。反之,睡不好覺(jué)的人則很容易煩躁、抑郁或情緒低落。
失眠在《內經(jīng)》中稱(chēng)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臥”,失眠原因除了其他病證影響外,主要是因為氣血陰陽(yáng)失和,使人不能入寐。失眠的治療當以補虛瀉實(shí)、調整臟腑氣血陰陽(yáng)為原則。
實(shí)證宜瀉其有余,如疏肝解郁、降火滌痰、消導和中。虛證宜補其不足,如益氣養血、健脾補肝益腎。在此基礎上,輔以安神定志,如養血安神、鎮驚安神、清心安神等,并注意配合精神治療,以消除緊張焦慮情緒,保持精神舒暢。

除了心理因素導致的失眠外,臨床上比較多見(jiàn)的病理性失眠大致有8種,下面介紹一下各種類(lèi)型失眠的癥狀及常用方藥。本文所列方藥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1.心陰不足
癥見(jiàn):心悸健忘,心煩多夢(mèng),手足心熱,口干少津,大便干燥,舌質(zhì)紅苔少,脈細數。
●天王補心丸
組方:丹參,當歸,石菖蒲,黨參,茯苓,五味子,麥冬,天冬,地黃,玄參,遠志(制),酸棗仁(炒),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
功效:為安神劑,具有滋陰養血、補心安神之功效,主治心陰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夢(mèng),大便干燥等。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濕熱內蘊者忌用;用藥期間忌辛辣、魚(yú)腥、煙酒;不宜久服。
2.肝血不足
癥見(jiàn):失眠體倦,心神不安,頭目眩暈,健忘心煩,面色蒼白,舌紅,脈弦細。
●酸棗仁湯
組方:酸棗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水煎服。
功效:養血安神,清熱除煩,主治肝血不足、虛熱內擾之虛煩不得眠證。
注意事項:方中酸棗仁須先煎,方能取效。
●養血安神丸
組方:首烏藤,雞血藤,熟地黃,地黃,合歡皮,墨旱蓮,仙鶴草。
功效:滋陰養血,寧心安神,主治陰虛血少證。

3.氣血雙虛
癥見(jiàn):心悸易驚,氣短乏力,失眠多夢(mèng),頭暈目眩,面色無(wú)華,四肢倦怠,健忘,舌淡胖有齒痕,脈細弱或虛大無(wú)力。
●八珍湯
組方:人參,白術(shù),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炙甘草。水煎服。
功效:此方其實(shí)是補氣的四君子湯和補血的四物湯的合方,具有益氣補血之功效,主治氣血兩虛證。
●柏子養心丸
組方:丹參,當歸,石菖蒲,黨參,茯苓,五味子,麥冬,天冬,地黃,玄參,遠志(制),酸棗仁(炒),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
功效:為安神劑,具有補氣、養血、安神之功效,主治心氣虛寒,心悸易驚,失眠多夢(mèng),健忘等。
注意事項:本品處方中含朱砂,不宜過(guò)量久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4.心脾兩虛
癥見(jiàn):心悸怔忡,失眠多夢(mèng),神疲健忘,面色萎黃,納差便溏,氣短乏力,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
●人參歸脾丸
組方:人參,白術(shù)(麩炒),茯苓,甘草(蜜炙),黃芪(蜜炙),當歸,木香,遠志(去心),龍眼肉,酸棗仁(炒)。
功效: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主治氣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黃,月經(jīng)量少色淡等。
5.心腎不交
癥見(jiàn):失眠多夢(mèng),心悸不安,頭暈耳鳴,健忘,腰酸,氣短乏力,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
●強心丸
組方:當歸,紫河車(chē),阿膠,牡蠣(煅),熟地黃,麥冬,黨參,白芍,黃芩,陳皮,龍骨(煅),枸杞子,龍眼肉,酸棗仁等40多味藥。
功效:滋陰補氣,強心安神,用于氣血虛弱、虛火上升引起的健忘失眠,心跳氣短,驚悸不安,遺精盜汗,目暗耳鳴,腰酸腿軟,午后發(fā)熱,肢體倦怠。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本品為補益劑,痰熱、瘀血等實(shí)證患者不宜服用。
●養心安神丸
組方:首烏藤,黃精,當歸,五味子,磁石,酸棗仁,遠志,合歡花,丹參,知母。
功效:補腎益智,養心安神,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少眠多夢(mèng),頭暈心悸,耳鳴健忘,倦怠無(wú)力。

6.腎精虧損
癥見(jiàn):神經(jīng)衰弱,失眠健忘,神疲腰酸,喜溫惡寒,頭痛,舌質(zhì)淡苔白,脈沉細。
●安神補腦口服液
組方:鹿茸,制何首烏,淫羊藿,干姜,甘草,大棗。
功效:生精補髓,益氣養血,強腦安神,用于腎精不足、氣血兩虧所致的頭暈,乏力,健忘,失眠以及神經(jīng)衰弱癥見(jiàn)上述癥候者。
7.肝火內擾
癥見(jiàn):心煩失眠,口苦咽干,性情急躁,胸脅滿(mǎn)悶,驚悸不安,小便黃,大便干,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數。
●瀉肝安神丸
組方:龍膽草,黃芩,梔子,珍珠母,牡蠣,龍骨,酸棗仁等17味藥。
功效:清肝瀉火,重鎮安神,用于失眠,心煩,驚悸及神經(jīng)衰弱。
注意事項:本品適用于肝火旺等實(shí)證,心脾兩虛、氣血雙虛的虛證患者不宜服用。
8.瘀血阻滯
癥見(jiàn):臉上有瘀斑,少腹急結,頭痛或胸痛,至夜發(fā)熱,失眠多夢(mèng),急躁易怒,心悸怔忡,兼見(jiàn)血瘀閉經(jīng)、痛經(jīng),脈沉實(shí)而澀。此證由于熱在血分,所以入夜發(fā)熱。這種失眠癥常常被誤認為是陰虛內熱,故而用滋陰的藥物治療效果并不好,辨證的時(shí)候可參看是否有其他瘀血的癥狀。
●桃核承氣湯
組方:桃仁,大黃,桂枝,甘草,芒硝。水煎服,大黃后下,藥汁濾凈后溶入芒硝,溫服。
功效:逐瘀瀉熱,主治下焦蓄血證。
●血府逐瘀湯
組方:桃仁,紅花,當歸,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殼,甘草。水煎服。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證。
本文圖片來(lái)源于構思網(wǎ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