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現在開(kāi)始咯~
新建FLASH文件~
修改-》文檔,把文檔的
背景色改成黑色~
CTRL+F8新建元件【text】~
在元件的幀上放13個(gè)關(guān)鍵幀~
第一幀留空~
在其他每個(gè)關(guān)鍵幀中輸入一個(gè)字母【顏色自定~不過(guò)不能是黑色哈~】,并用對齊面板把各個(gè)字母放到元件的舞臺的正中~
對齊面板的使用如圖:
在元件的時(shí)間軸上新建圖層~
在新圖層的第一幀輸入
復制內容到剪貼板
代碼:
stop();這時(shí)的時(shí)間軸如圖:
退回場(chǎng)景1~
把剛才新建的元件拖到舞臺中~
打開(kāi)它的屬性面板~把實(shí)例名稱(chēng)命名為 v0
再新建元件【earth】
在元件的第一幀畫(huà)一個(gè)小圓『黑色』,和背景色一樣~
退回場(chǎng)景1~
把剛才新建的元件拖到舞臺中~
打開(kāi)它的屬性面板~把實(shí)例名稱(chēng)命名為 earth
在場(chǎng)景1新建圖層~
在新圖層第一幀輸入以下代碼:
復制內容到剪貼板
代碼:
for(i=1;i<13;i++){
duplicateMovieClip("v0","v"+i,i);
_root["v"+i].factor=-360/12*i;
_root["v"+i].gotoAndStop(i+1);
}選中元件 【text】~在動(dòng)作面板輸入以下代碼:
復制內容到剪貼板
代碼:
onClipEvent (load) {
_root.earth.swapDepths(100);
speed = 3;
radius = 180;
}
onClipEvent (enterFrame) {
_y = _root.earth._y;
z = _root.earth._x-_root._xmouse;
speed = z/40;
factor += speed;
xtransform = Math.sin(Math.PI/180*factor);
ytransform = Math.sin(Math.PI/180*factor);
ytransformp = Math.sin(Math.PI/180*(factor+90));
this._xscale = ytransformp*120+1;
this._x = _root.earth._x+xtransform*radius;
this._alpha = 10+(ytransformp+1)*50;
this._yscale = 120+(ytransformp-1)*2;
stack = Math.round((ytransform+1)*100);
this.swapDepths(stack);
}恩~這樣差不多就行了~
如果還有不懂的請看
源文件~:
ywj.fla (32 KB)#kt..
jcwcn.com@
擴展:
如果要變成圖片的環(huán)繞效果~只要把元件【text】中的字母換成圖片就可以了~
如果圖片太大或太小,請修改以上代碼中的radius = 180;這句~只要改變值180即可
如果圖片不是12張~請修改元件【text】的幀數~第一幀照樣留空~修改第一段代碼for(i=1;i<13;i++)中的13為圖片的張數加一 ~
哈哈 #kt..jcwcn.com@ 終于寫(xiě)完了~花了半個(gè)多小時(shí)~看在我這么辛苦而且不用HIDE也不做出出售帖的份上幫忙頂一下哈~
也促使我更努力的 出更多
教程哈~·····
[
本帖最后由 xyl7422 于 2007-11-26 01:38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