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濕氣重怎么辦?春天雨水漸多,濕氣也重,中醫認為濕邪過(guò)盛可致病。如覺(jué)得困倦、身體四肢沉重、沒(méi)有食欲、手腳冰冷、皮膚起疹等。那么,春天濕氣重怎么辦呢?中醫推薦6個(gè)祛濕偏方,來(lái)看看吧。
1、赤小豆煲雞
材料:赤小豆90克,去毛及內臟的母雞1只。
做法:將赤小豆放入雞腹內,用竹簽將雞腹切口閉合,加入適量的水煲湯,食用時(shí)加入適量的食鹽及調味品,食肉喝湯。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利濕、利尿消腫,對春季四肢浮腫、手腳沉重及腰部重墜不適感等有效。
2、砂仁陳皮鯽魚(yú)湯
材料:砂仁6克、陳皮1/4個(gè)、鯽魚(yú)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陳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凈;鯽魚(yú)宰凈,去鱗、腸雜,置油鍋慢火煎至兩邊微黃。一起與生姜放進(jìn)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個(gè)小時(shí),調入適量芫荽及食鹽和生油便可。
功效:健脾祛濕。
3、鮮土茯苓煲豬腱湯
材料:鮮土茯苓(菜市場(chǎng)有售)200克、豬腱肉500克、生姜1~2片。
做法:鮮土茯苓洗凈,切片狀;豬[月展]肉洗凈,整塊不必刀切。然后與生姜一起放進(jìn)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2個(gè)半小時(shí),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功效:祛濕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4、三花薏米炒扁豆瘦肉湯
材料:木棉花20克,雞蛋花、槐花各2克,薏米、扁豆各30克,陳皮1/4個(gè)、豬瘦肉400克,生姜2片。
做法:各配料洗凈,稍浸泡,陳皮去瓢,豬瘦肉洗凈,整塊不用刀切。一起與生姜放進(jìn)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2小時(shí),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清熱祛濕、解脾虛濕困。
5、冬瓜薏米老鴨湯
材料:老鴨半只、薏米一把、冬瓜一斤、蔥,姜、料酒、鹽做法:鴨去頭、腳和屁股,清洗干凈,剁成大塊。蔥切段,姜切片,冬瓜切大塊,薏米洗凈備用。鴨肉放在冷水鍋中大火燒開(kāi),煮三分鐘去血水,盛出,用清水洗凈。入油,五成熱時(shí)放入蔥段和姜片炒香,再倒入鴨塊炒變色后放入開(kāi)水,薏米燉1小時(shí)。湯鍋中放入冬瓜和少許鹽,中火燉20分鐘即可。
功效:滋陰降燥,祛濕健脾。
6、粟米白果豬肚湯
材料:粟米3條、白果50克、豬肚1個(gè)、生姜3片。
做法:粟米洗凈,連衣、須切段狀;白果去殼、去衣、洗凈;豬肚沖洗后翻轉,用刀刮去臟雜,再用生粉反復洗凈,并以清水沖凈。一起與生姜放進(jìn)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個(gè)半小時(shí),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功效:健脾祛濕,清熱益氣,老少皆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