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不像冠心病高血壓(血壓食品)、糖尿病(糖尿病食品)等與飲食有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頸椎病患者在飲食上沒(méi)有特殊的禁忌,但也應注意攝取營(yíng)養價(jià)值高、富含維生素(維生素食品)的食品,如豆制品、瘦肉、谷物、海帶、紫菜、木耳、水果、蔬菜等以達到增強體質(zhì),延緩衰老的目的。
頸椎病患者尤其應多食含維生素C的食品,如新鮮的水果(水果食品),蔬菜(蔬菜食品)等,測試研究表明,維生素C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抗衰老(抗衰老食品)的作用,對防止頸椎病進(jìn)一步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
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因此,頸椎病的藥膳食療應補益肝腎治其本。但只能以平補、清補為主,不宜過(guò)食膏梁厚味峻補之品。
頸椎病飲食的調理應遵循的原則:
1、戒煙、酒。
2、合理搭配,不可單一偏食。
3、飲食有度,不要做到饑飽失常。
4、不要經(jīng)常吃生冷和過(guò)熱的食物。
5、應以富含鈣(鈣食品)、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食品)、維生素B、維生素C和維生素(維生素食品)E的飲食為主。
6、頸椎病以中老年(老年食品)為多,飲食宜清淡、易消化(消化食品)、忌油(油食品)膩厚味之品。
7、頸椎病肝腎不足,長(cháng)服枸杞,菊花平肝明目,芝麻、桂圓、滋陰補腎,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8、視力模糊、流淚者,宜多食含鈣(鈣食品)、硒、鋅類(lèi)食物。如豆制品,動(dòng)物肝、蛋魚(yú)、蘑菇、蘆筍、胡蘿卜、伴高血壓(血壓食品)者,多吃新鮮蔬菜(蔬菜食品)和水果(水果食品),如豆芽、海帶、木耳、大蒜(大蒜食品)、芹菜、地瓜、冬瓜、綠豆。
頸椎病患者的食療藥膳選方:
伸筋草鯧魚(yú)湯:當歸6g,伸筋草15g,板栗適量,與鯧魚(yú)一條共煮湯,食魚(yú)飲湯。適用于頸椎病引起四肢麻木、足軟無(wú)力者。
復方紅花酒 紅花20克,當歸尾15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肉桂2克。將以上各品研成粗粉、浸泡于1000毫升低度白酒中,每日振搖 1次,10天后開(kāi)始飲用。早晚各飲1盅(約20毫升)。本方可活血化瘀,溫通經(jīng)絡(luò )。
桃仁葛根糊 桃仁、葛根各150克。將以上2味研為細粉,混合調勻后瓶裝備用。早晚各服1次,每次用10克。加少量開(kāi)水調成糊狀,兌入適量白糖吞服。目前市場(chǎng)上有袋裝的桃仁和加工后的葛根粉出售,取材方便。本方可活血舒筋通絡(luò )。
天麻燉鰱魚(yú)頭 天麻10克,鰱魚(yú)頭1個(gè)。天麻切成薄片,裝入紗布袋中,與洗凈、去鰓的鰱魚(yú)頭同入砂鍋中,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燒開(kāi),撤去浮沫,加料酒、蔥段、姜片、精鹽等調料,用小火煨燉半小時(shí)。取出藥袋,放入麻油(油食品)及味精,再燒一沸即成。 本方可祛風(fēng)散寒,通經(jīng)活絡(luò )。
以上3方供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人選用。
蛤蚧烏蛇酒 蛤蚧(連頭足)1對,烏蛇(連頭)100克,低度白酒1000毫升。將蛤蚧去鱗片,切成小塊,烏蛇研為粗末,同浸泡于白酒中,封口,每日振搖1次,10天后開(kāi)始飲用。早晚各飲1盅(約20毫升)。本方可補腎益精,放風(fēng)利濕,通絡(luò )止痛。
牛脊髓膏 牛脊髓250克,核桃仁250克,枸杞子100克,白芷50克,川芎5o克,煉蜜700克。先將枸杞子、白芷、川芎入鍋,加水濃煎2次,合并煎汁,放入牛脊髓、核桃仁粉煎煮半小時(shí),兌入煉蜜,用文火煎熬,濃縮成膏。早晚各服 1次,每次 20克。本方可益腎補精,活血止痛。
此2方供椎動(dòng)脈型頸椎病人選用。
歸芪雞血藤蜜汁 當歸尾20克,炙黃芪30克,雞血藤 60克,酒浸干地龍 20克,蜂蜜 30克。將當歸尾、黃芪、雞血藤、地龍用冷水浸泡半小時(shí),入鍋,加水濃煎1小時(shí),去渣取汁,趁溫兌入蜂蜜(蜂蜜食品),攪習即成。早晚2次分服。本方可益氣養血,舒筋活絡(luò )。
本方供脊髓型頸椎病及部分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人選用。
參芪圓眼粥
原料:黨參、黃芪、桂圓肉、枸杞子各20克,粳米50克。
制作:原料洗凈,黨參、黃芪切碎先煎取汁,加水適量煮沸,加入桂圓肉、拘把子及粳米,文火煮成粥,加適量白糖即可。
功效:補氣養血。
宜忌:適宜氣血虧虛型頸椎病。
葛根五加粥
原料:葛根、苡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
制作:原料洗凈,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與余料同放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杉颖沁m量。
功效:祛風(fēng)除濕止痛。
宜忌:適應風(fēng)寒濕痹阻型頸椎病,頸項強痛。
木瓜陳皮湯
原料:木瓜、陳皮、絲瓜絡(luò )、川貝母各10克,粳米50克。
制作:原料洗凈,木瓜、陳皮、絲瓜絡(luò )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貝母(切碎),加冰糖適量即成。
功效:化痰除濕通絡(luò )。
宜忌:適宜痰濕阻絡(luò )型頸椎病。
山丹桃仁粥
原料:山楂30克,丹參15克,桃仁(去皮)6克,粳米50克。
制作:原料洗凈,丹參先煎,去渣取汁,再放山楂、桃仁及粳米,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luò )止痛。
宜忌:適應氣滯血瘀型頸椎病。
苡米赤豆湯
原料:苡米、赤豆各50克,山藥15克,梨(去皮)200克。
制作:原料洗凈,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煎,加冰糖適量即可。
功效:化痰除濕。
宜忌:適應痰濕阻絡(luò )型頸椎病。
天麻燉豬腦
原料:天麻10克,豬腦1個(gè)。
制法:原料洗凈,天麻切碎,與豬腦一并放入燉盅內,加水、鹽適量,隔水燉熟。每日吃1次,連服3-4次。功用平肝養腦。
適應征:頸椎病頭痛眩暈,肢體麻木不仁。
壯骨湯
原料:豬骨(最好是豬尾骨)200-300克、杜仲、枸杞子各12克,桂圓肉15克,牛膝10克,淮山藥30克。
制法:原料洗凈,豬骨斬碎,共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煎40。60分鐘,加適量花生油、鹽、蔥、姜等配料,取湯服用。功用補肝腎;強筋骨。
適應征:肝腎不足型頸椎病。
五子羊肉湯
原料:羊肉250克,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桑椹子、當歸、生姜各10克,肉桂5克。
制法原料洗凈,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紗布包,羊肉切成片,用當歸、生姜、米酒、花生油各適量,炒炙羊肉后,放入沙鍋內,放入余料,加水、鹽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煎半小時(shí),取出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紗布包,加人蜂蜜(蜂蜜食品)適量即成。功用補肝腎、益氣血。
適應征:肝腎虧虛型頸椎病,肌肉萎縮,腰膝酸軟。
參棗粥
原料:人參(人參食品)3克,粳米50克,大棗15克。
制法:人參粉碎成細粉,米、棗洗凈后入鍋,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再調入人參粉及白糖適量。功用補益氣血。
適應征:氣血虧虛型頸椎病。
葛根赤小豆粥
葛根15g水煎去渣取汁,赤小豆20g,粳米30g共煮粥服食,適用于頸項僵硬者;
枸杞牛肉粥
黃牛肉丁50g,糯米100g共煮粥,待粥將煮好時(shí)放入枸杞20g,再共煮成粥加調味后服食,適用于頸項不利、下肢痿軟者。
紫菜決明子飲
紫菜15g,決明子15g,菊花適量共同小煎,頻飲服,適用于頸椎病伴高血壓(血壓食品)、視力模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