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識中藥,中草藥秘方、偏方。
人手一本,不可多得!
栝樓
栝樓,中藥名。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及中華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果實(shí)。栝樓分布于華北、中南、華東及遼寧、陜西、甘肅、四川、貴州、云南。中華栝樓分布于甘肅東南部、陜西南部、江西、湖北西南部,四川東部、貴州、云南東北部。具有清熱化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之功效。常用于肺熱咳嗽,胸痹,結胸,消渴,便秘,癰腫瘡毒。
栝樓圖片
栝樓圖片
栝樓圖片
藥材名:栝樓
拼音:Guā Lóu
別名:果裸、王菩、地樓、澤巨、澤冶、王白、天瓜、瓜蔞、澤姑、黃瓜、天圓子、柿瓜、狗苦瓜、野苦瓜、杜瓜、大肚瓜、藥瓜、鴨屎瓜、山金匏、大圓瓜、吊瓜。
來(lái)源: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的果實(shí)。霜降至立冬果實(shí)成熟,果皮表面開(kāi)始有白粉并為淡黃色時(shí),即可采收。連果柄剪下,將果柄編結成串,先堆積屋內2~3天,再掛于陰涼通風(fēng)處晾干(2個(gè)月左右);然后剪去果柄,用軟紙逐個(gè)包裹,以保持色澤。防止撞傷破裂,否則易生蟲(chóng)發(fā)霉。
性狀:干燥果實(shí)呈長(cháng)橢圓形或卵圓形,長(cháng)約9厘米,直徑約6厘米。果皮橙黃色或土黃色,微有光澤,皺縮,頂端有圓形的花柱殘存,基部略尖,有果柄的殘余,果柄部周?chē)墓ど嫌蟹派錉羁v溝。質(zhì)重,剖開(kāi)后內表面黃白色,并有纖維,肉質(zhì)胎座多巳縮成粘絲狀,種子集結成團。氣如焦糖,味略甜。以個(gè)大、不破、色澄黃、糖味濃者為佳。
化學(xué)成分:果實(shí)含三萜皂甙、有機酸、樹(shù)脂、糖類(lèi)和色素。種子含脂肪油。果實(shí)所含的蛋白質(zhì)與其塊根'天花粉'所含的蛋白質(zhì)不同,參見(jiàn)'天花粉'條。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
歸經(jīng):歸肺、胃、大腸經(jīng)。
貯藏:貯干燥容器內,蜜栝樓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禁忌:脾胃虛寒,便溏及寒痰、濕痰者慎服。反烏頭。
潤肺,化痰,散結,滑腸。治痰熱咳嗽,胸痹,結胸,肺痿咳血,消渴,黃疸,便秘,癰腫初起。
栝樓的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具有擴張冠脈、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環(huán)、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2、抗潰瘍作用。
3、抗菌作用。
4、抗癌作用。
5、抗衰老作用。
內服:煎湯,3~4錢(qián);搗汁或入丸、散。--《中藥大辭典》
外用:搗敷。--《中藥大辭典》
內服:煎湯,9-20g;或入丸、散。--《中華本草》
外用:適量,搗敷。--《中華本草》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①治小兒膈熱咳嗽痰喘甚久不瘥
瓜蔞實(shí)一枚。去子,為末,以面和作餅子,炙黃為末。每服一錢(qián),溫水化乳糖下,日三服,效乃止。(《宣明論方》潤肺散)
②治痰嗽
黃熱瓜蔞一個(gè)。取出子若干枚,照還去皮杏仁于內,火燒存性,醋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臨臥時(shí),白蘿卜湯送下。(《魯府禁方》)
③治喘
栝蔞二個(gè),明礬一塊,如棗子大,入栝蔞內,燒煅存性,為末。將蘿卜煮爛,蘸藥末服之,汁過(guò)口。(《普濟方》栝蔞散)
④治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
黃連一兩,半夏(洗)半升,栝蔞實(shí)大者一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傷寒論》小陷胸湯)
⑤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guān)上小緊數
栝蔞實(shí)一枚(搗),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金匱要賂》栝蔞薤白白酒湯)
⑥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
栝蔞實(shí)一枚(搗),薤白三兩,半夏半斤,白酒一斗。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金匱要略》栝蔞薤白半夏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