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質(zhì)的特點(diǎn):
定義:
由于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以陰虛內熱為主要特征的體質(zhì)狀態(tài)。
形體特征:體形瘦長(cháng) 。
常見(jiàn)表現:
主項:手足心熱,平素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飲,大便干燥,舌紅少津少苔。
副項:面色潮紅、有烘熱感,目干澀,視物花,唇紅微干,皮膚偏干、易生皺紋,眩暈耳鳴,睡眠差,小便短澀,脈象細弦或數。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動(dòng),活潑 。
發(fā)病傾向:
平素易患有陰虧燥熱的病變,或病后易表現為陰虧癥狀。
易患慢性胃腸疾病、糖尿病、慢性咽炎、口腔潰瘍、甲亢、失眠、便秘、更年期綜合征等病 。
對外界環(huán)境適應能力:平素不耐熱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 。
日常養生建議與方藥干預:
一、膳食建議:
適合體質(zhì)的食物:清淡易消化、甘寒性涼、滋補腎陰的飲食為宜。
飲食宜忌:戒煙酒,遠肥膩厚味、燥烈辛辣之品。過(guò)重的口味、肥膩的食物會(huì )使情緒焦躁不安,也會(huì )使胃腸消化不良。
食物種類(lèi) | 代表食材 |
| 五谷雜糧類(lèi) | 薏仁、大麥、小麥、黃米 |
| 蔬菜類(lèi) | 菠菜、花椰菜、百合、芹菜、西蘭花、絲瓜、綠豆、黑芝麻、白木耳、蓮藕、金針菇 |
| 水果類(lèi) | 梨、桑椹、香蕉、枇杷、甘蔗、柑橘、楊桃 |
| 蛋豆魚(yú)肉類(lèi) | 鴨蛋、腐竹、牡蠣、蛤蜊、海蜇皮、墨魚(yú)、螃蟹、鮑魚(yú)、鱉(甲魚(yú))、鴨肉、田雞、豬皮、豬肉 |
| 其他 | 奶酪(芝士) |
二、起居調攝建議:
避免高溫酷熱的環(huán)境。
每天抽出10分鐘,讓自己澄心靜慮,保持心靈寧靜,回憶那些曾經(jīng)使你快樂(lè )的事。
三、運動(dòng)健身建議:
適體質(zhì)原則 | 可選擇的運動(dòng)項目 | 時(shí)間/頻率 | 備注 |
| 陰虛質(zhì)的人一般是怕熱,耐冬不耐夏。 | 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氣功、游泳、瑜珈等。 | 每周至少5天, 每次持續30分鐘。 | 平日配合做腹部按摩,有助于調節體質(zhì),幫助排便。 |
四、推拿按摩法:
經(jīng)常按摩三陰交、足三里、太溪、照海穴。
按壓要出現酸、脹、麻感覺(jué)為宜,按揉結合,有節奏地按壓。 每次5~10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五、腹部按摩:
是以“O”字型腹部的按摩方法。
一般選擇起床前和入睡前進(jìn)行,起床后排空小便,或臥或坐或站立,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右手疊放在左手上,按順時(shí)針?lè )较?,從下腹部按摩上提至右季肋部,推向左季肋部,再向下按摩到左下腹部即可?/font>
按揉時(shí)力量要適度,精力集中,自然呼吸,持之以恒。
六、方藥干預:
中成藥:六味地黃丸或左歸丸
【作用】補腎養陰,滋水降火。
【用法】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湯劑代表方:六味地黃丸
【組成】熟地20、山藥20、山茱萸15、茯苓20、澤瀉10、牡丹皮10。
【作用】補腎養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