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對癥靈穴可抗癌
對癥靈穴共四處,均位于足底部,
其中一至三虢位于第一跗跖關(guān)節向內、過(guò)赤白肉際處,由趾尖向足跟方向排列,相距各約一寸。
四號穴-在三號穴向后(向足跟方向)、向內(向足心方向)各一寸處。
這四個(gè)對癥靈穴對應人體全身各處,各有專(zhuān)長(cháng)。
譬如:四號靈穴能對抗腦部癌癥。
三號靈穴對抗腦以下、劍突以上的上部癌癥。
而一號靈穴對抗劍突以下、肚臍以上的中部癌癥。
二號靈穴則對抗肚臍以下的下部癌癥。
讀者只要記?。?/span>治療部位從上至下,依四、三、一、二的順序即可。
【定位】位于足內側,約舟骨結節(即舟骨粗隆)下方的凹陷,
再直下半寸之處(即然谷穴下0.5寸)。
而“然谷穴”在足內側,
即足舟骨粗隆下方的赤白肉際。

人體的組織細胞可能受到多種原因的刺激而異常增生,逐漸破壞正常的組織結構,使器官代謝失調、出現功能障礙與相應癥狀,此種異常增生物就是俗稱(chēng)的“腫瘤”。
就字義上言,腫者大也,瘤者居留也。凡是腫大成塊、居留在一處,而難以消散之物就稱(chēng)為“腫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惡性腫瘤的瘤體堅硬如石,俗稱(chēng)為“癌”。
癌并非現代產(chǎn)物,歷代醫家早依腫瘤的形狀與病因,提出許多不同的病名,如:癌(或巖)、瘤、菌、癭、繭等。甚至因發(fā)病的不同部位而有:乳巖(乳腺癌)、腎癌(陰莖癌)、脂瘤(脂肪瘤或纖維瘤)、舌菌(舌癌)、、石癭(甲狀腺瘤)、繭唇(唇癌)等之區別。中醫文獻亦提到很多體內腫瘤的辨癥方法,并歸納為:癥瘕、積聚、痃癖、噎膈、反胃、臟毒、石癭、骨疽等多種病名。而另外將體表腫瘤歸納在:惡瘡、贅瘤、翻花瘡、黑疔、石疔、癭瘤等病名之中。

【三】針灸可以抗癌
針灸也許無(wú)法治癒所有的惡性腫瘤,但以獨特的手法與靈穴確實(shí)有助于緩解癥狀、改善病情,正如《靈樞·九針十二原》中所說(shuō):“以微針通其經(jīng)脈,調其氣血,營(yíng)其逆順出入之會(huì )?!币驗槟[瘤乃細胞異常增生所致,如以針灸調節、恢復正常細胞的功能,而異常細胞又得不到營(yíng)養補給,腫瘤病灶就會(huì )停止生長(cháng)、逐漸縮小,直至消失。臨床實(shí)驗也已證實(shí),此法在改善癥狀、延長(cháng)存活期方面都有不錯的作用。而本書(shū)的重點(diǎn)“天乙神針”結合中藥、氣功、道法以及術(shù)數神針、河洛神針,調動(dòng)患者自身的靈能,打通大小周天、奇經(jīng)八脈,再與抗癌靈穴相結合,確實(shí)可以緩解被中、西醫判死刑的危急重癥病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