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其直接原因是“脈不通”。本病屬本虛標實(shí)之證,其基本病理變化為痰瘀互阻。故治療當從痰瘀立論,以活血化瘀祛痰為基本法則,來(lái)達到痰瘀同治的目的。

加味冠通湯
【藥物組成】西洋參、當歸、薤白、紅花、延胡索、郁金、丹參、制半夏各12g,全瓜蔞30g,雞血藤24g。
藥物加減:兼表虛易患外感者,加桂枝12g;胸悶氣短甚者,加枳殼、柴胡各6g;心血瘀阻甚者,適當加重活血藥用量。
【適用病癥】冠心病。
【用藥方法】每天1劑,水煎服。15劑為1個(gè)療程。
解讀:冠心病由瘀血及痰濁所致者多見(jiàn),臨證中常有易患外感之表現,且大多經(jīng)久不愈。此因胸中清陽(yáng)不振致肺氣虛弱,表虛不固而易患外感。加味冠通湯方中的全瓜蔞性潤,用以滌垢膩之痰;薤白通穢濁之氣;合西洋參補氣,當歸和血,使胸痹得開(kāi),心痛得止。更入化瘀生新之品,以理宿疾,如丹參走心經(jīng),為理血之專(zhuān)品;紅花行散,破瘀活血;郁金辛香,延胡索辛溫,均為血中氣藥,郁金宣氣化痰入上焦,能祛心竅中之痰涎惡血,延胡索行血中之氣滯,使氣順而血調;雞血藤行血活血,制半夏化痰消痞。全方對癥用藥,緩以持之,故可獲較好的療效。
益氣化瘀湯
【藥物組成】黃芪30g,黨參、葛根各15g,丹參20g,川芎、赤芍、桃仁、降香各10g
藥物加減:兼有痰濁者,加制半夏、瓜蔞、石菖蒲;兼陽(yáng)虛者,加熟附子、桂枝;兼有寒凝者,加干姜、檀香;兼陰虛者,加麥冬、生地黃。
【適用病癥】冠心病
【用藥方法】每天1劑,水煎,分早、晚服。30天為1療程。心絞痛劇烈時(shí)可適當給予硝酸甘油片含服。
解讀:冠心病的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shí),標實(shí)又多為氣滯血瘀,治療當以益氣化瘀為根本大法。益氣化瘀湯具有益氣扶正、活血化瘀的功能。冠心病患者服用后,臨床癥狀和心功能指標均有顯著(zhù)好轉,表明本方確有加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泵血功能,增心輸出量,并有擴張冠狀動(dòng)脈、改善心肌缺血作用,從而使冠心病心功能有所改善。
丹參川芎紅夏湯
【藥物組成】丹參、川芎、紅花、姜半夏、薤白各10g,降香、三七粉各3g,瓜蔞20g。
藥物加減:氣虛者,加黨參、黃芪;陰虛者,去姜半夏,加麥冬、生地黃、北沙參;陽(yáng)虛者,加桂枝、熟附子、淫羊藿;氣滯者,加檀香、木香、枳實(shí);寒凝者,加細辛、高良姜。
【適用病癥】冠心病。
【用藥方法】每天1劑,水煎,分早、晚服,30天為1個(gè)療程。心絞痛發(fā)作時(shí),應用短效硝酸酯類(lèi)制劑如硝酸異山梨酯等,原長(cháng)期服用之降壓藥、降糖藥等仍繼續服用。
解讀:丹參川芎紅夏湯方正是據此而立,并在此基礎上輔以益氣、溫陽(yáng)、育陰等法,標本兼顧,從而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本方可改善心臟缺血范圍和程度,具有減緩心率、降低血壓的作用,同時(shí)還具有降血脂的功用,因此治療是多途徑、多環(huán)節的。
冠心參龍液
【藥物組成】黨參、麥冬、丹參各15g,枳實(shí)、酸棗仁各12g,陳皮、甘草各6g,三七粉,五味子、郁金、竹茹各(沖服)3g,五爪龍30g
【適用病癥】冠心病。
【用藥方法】將上藥調配成濃縮口服液,每支10ml,相當于原方生藥量35g。每次服2支,每天2次。4周為1個(gè)療程,治療3個(gè)療程。
解讀:冠心病的病機多屬本虛標實(shí),氣滯血瘀。本虛以氣虛、陰虛為主;標實(shí)以血瘀、痰濁多見(jiàn)。心氣虛則血行遲滯而血瘀,胸陽(yáng)不振,脾濕不運,津凝為痰,痰濕阻絡(luò ),心脈不暢而成胸痹、心痛。在氣虛基礎上血瘀愈甚,痰濕愈劇。痰瘀相兼,使本病發(fā)生、加劇和復發(fā)。冠心參龍液方中的黨參、五爪龍、麥冬、五味子補益心氣而養心陰作君藥;丹參、三七粉、郁金活血祛瘀為臣藥;竹茹、枳實(shí)、陳皮、酸棗仁除痰養心安神為佐藥;甘草調中為使藥。諸藥合用有益氣養陰、活血祛瘀、除痰止痛的功效?,F代藥理證明:丹參、三七有擴張冠狀動(dòng)脈,增加冠狀動(dòng)脈血流量,調整心率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本方對心悸、胸痹痛的一般臨床癥狀、心絞痛癥狀改善及心電圖的改善都有較好的療效。特別是對心絞痛氣陰兩虛型的療效較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