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腹瀉是與便秘相反的一種疾病,腹瀉患者排便間隔時(shí)間較短,次數較多,并且大便稀薄;那么大家知道腹瀉應該怎么治療嗎?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lái)了解下吧:

祖傳特效食療偏方治療腹瀉:
【組成】車(chē)前子18克。
【做法】車(chē)前子放入鍋中,文火炒熟,研成細末。
【用法】每日1劑,分3次服完。以米湯調服。
【功效】治慢性腹瀉。
【做法】粳米淘洗干凈,芡實(shí)、百合洗凈;三種材料共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武火煮沸后,轉文火煮至米粒軟爛。
【用法】日常食用。
【功效】治慢性腹瀉。
茶葉黑糖法
【組成】茶葉、黑糖各50克。
【做法】取茶葉煎成濃茶汁,加入黑糖,煎至茶汁發(fā)黑時(shí)即可。
【用法】每日1劑。
【功效】抑菌止瀉。
芝麻綠豆方
【組成】芝麻、綠豆各120克。
【做法】芝麻綠豆共搗碎后,放入杯中,加入白開(kāi)水,悶泡30分鐘。
【用法】每日3~5次。
【功效】用于治療腹瀉。
洋蔥糖漿法
【組成】洋蔥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洋蔥搗爛,在溫水中浸泡2小時(shí),取汁加糖制成洋蔥漿。
【用法】每次10~15毫升,每日3~4次。
【功效】殺菌止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