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佃貴,河北省中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國家名老中醫。博士生導師,全國名老中醫學(xué)術(shù)經(jīng)驗繼承指導老師,中醫內科專(zhuān)家,擅長(cháng)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及異型增生、潰瘍性結腸炎、消化性潰瘍、膽囊炎、肝硬化、脂肪肝。學(xué)術(shù)兼職主要有:中華中醫藥學(xué)會(huì )李時(shí)珍分會(huì )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xué)會(huì )科學(xué)技術(shù)獎評審專(zhuān)家;中華名醫協(xié)會(huì )名譽(yù)會(huì )長(cháng);中華中醫藥學(xué)會(huì )脾胃病分會(huì )副主任委員;全國衛生管理教育學(xué)會(huì )副會(huì )長(cháng);中華中醫藥學(xué)會(huì )科研產(chǎn)業(yè)化分會(huì )副主任委員中國亞太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加拿大(溫哥華)國際醫療合作項目中國專(zhuān)家組客座教授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xué)會(huì )會(huì )長(cháng);河北省中醫藥學(xué)會(huì )副會(huì )長(cháng);河北省醫師協(xié)會(huì )副會(huì )長(cháng);河北科技進(jìn)步獎行業(yè)評審委員;河北省科技成果鑒定評審專(zhuān)家。
1.活血化瘀方
【處方】澤蘭、川芎、赤芍、地骨皮各15克,丹參30克,水蛭10 克,鬼箭羽、天花粉、生地、黃芪各20克。
【功效】活血化疲。
【主治】消渴病。
2.理氣疏肝方
【處方】香附15g,紫蘇15g,青皮15g,柴胡15g,甘草6g。
【用法】水煎,溫服。
【功效】化濁解毒,疏肝理氣。
【主治】濁毒內蘊,肝胃不和證。脘腹脹滿(mǎn),胸脘痞悶,不思飲食,疼痛,噯氣,或有惡寒發(fā),舌暗紅,苔薄黃,脈弦細滑。
【加減】?jì)葷窕療?,舌苔兼黃者,加黃連、梔子;腹瀉偏重者,可加薏苡仁、茯苓、澤瀉以利濕止瀉。
3.理氣和胃方
【處方】百合15g,烏藥9g,茯苓15g,白術(shù)9g,當歸12g,川芎9g,白芍30g,豆蔻15g,雞內金15g,三七粉2g(沖)。
【用法】水煎,溫服。
【功效】化濁解毒,理氣和胃。
【主治】濁毒內蘊,脾胃不和證。食欲減退與食后腹脹同時(shí)并見(jiàn),脘腹脹痛甚或腹瀉,噯氣,惡心,嘔吐等,舌暗紅苔黃膩、黃厚膩,脈沉弦細。
【加減】胃脘脹滿(mǎn)者,加厚樸、枳實(shí)理氣消痞;胃脘灼熱吐酸者,加生石膏、瓦楞子、海螵蛸清胃制酸。
4.理氣活血方
【處方】蒲黃9g,五靈脂15g,砂仁9g,延胡索15g,白芷15g,蒲公英15g。
【用法】水煎,溫服。
【功效】化濁解毒,理氣活血。
【主治】濁毒內蘊,氣滯血瘀證。各種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胃痛、頭痛、脅痛,舌質(zhì)紫黯,苔黃膩或黃厚膩,或見(jiàn)瘀斑、瘀點(diǎn),脈沉弦澀。
【加減】兼飲食停滯,噯腐吞酸,加神曲、萊菔子以消食化滯;兼氣機阻滯甚者,加枳實(shí)、厚樸、木香,開(kāi)結散滯。
5.清胃制酸方
【處方】生石膏30g,瓦楞子15g,海螵蛸15g,浙貝母12g,牡蠣20g,黃芩9g,黃連9g,梔子9g。
【用法】水煎,溫服。
【功效】化濁解毒,清胃制酸。
【主治】濁毒內蘊所致的胃脘灼熱、反酸、嘈雜等癥,舌紅,苔黃厚膩或黃膩,脈弦滑。
【加減】脘痛腹脹者,加枳實(shí)、厚樸;疼痛較劇者,加延胡索、白芷;大便秘結者,加柏子仁、瓜蔞、火麻仁潤腸通便。
6.和胃降逆方
【處方】厚樸15g,枳實(shí)15g,半夏9g,姜黃9g,絞股藍9g。
【用法】水煎,溫服。
【功效】化濁解毒,和胃降逆。
【主治】濁毒內蘊,胃氣上逆證。惡心、嘔吐,胸脘痞悶,便秘,舌暗紅,苔黃膩或黃厚膩,脈弦細滑或弦細。
【加減】胃脘疼痛者,加延胡索、白芷、三七粉活血化瘀;大便偏干可加大黃、蘆薈泄濁解毒。
7.化濁解毒軟肝方
【處方】茵陳15克,垂盆草12克,田基黃12克,龍膽草12克,當歸15克,香附12克,川芎9克,白術(shù)15克,茯苓12克,佛手15克,香櫞15克,鱉甲15克,龜板15克,虎杖15克,澤瀉12克,山甲珠9克。
【用法】水煎,每日1服,分早晚2次溫服。
【功效】化濁解毒,軟肝化結。
【主治】肝硬化腹水,中醫臌脹(濁毒內蘊,瘀血內停)。
【方源】河北省中醫院 徐偉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