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四年(1749),鄭板橋就任濰縣知縣的第四年,經(jīng)年失修的濰縣城西城隍廟,在某日的大雨中倒塌了。鄭板橋在視察之后,建議修繕,得到了鄉紳們的附和、資助。
城隍廟碑,190×80cm,現藏于山東省濰坊市博物館
三年后,城隍廟修葺一新,作為縣太爺的鄭板橋于乾隆十七年五月作成《新修城隍廟碑記》志其事,并由司徒文膏勒石。
刻本雖然不錯,但畢竟年代并未久遠,因此有墨跡的話(huà),更應該看墨跡。南京博物院即藏有鄭板橋《重修城隍廟碑記》草稿。

鄭板橋《重修城隍廟碑記》
紙本,行書(shū),22.3×18.3cm,12開(kāi)
此乃《新修城隍廟碑記》草稿,初成于乾隆十六年歲末,草稿的形式感和視覺(jué)沖擊力比碑文略勝一籌。
值得注意的是,鄭板橋的風(fēng)格,主要是夸大了主筆的主導作用,打破了用筆上潛在的刻板,結構上采用字形的長(cháng)短、大小、寬窄進(jìn)行調節,一氣呵成,在相對統一的筆勢連貫中出之自然而又能做到一定的變化有度,在對比的流美中溢出樸拙的古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