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有3億左右的高血壓患者,每年新增高血壓病例達1000萬(wàn)。合理的飲食對高血壓的輔助治療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將與大家一起分享高血壓患者日常飲食的五大原則以及六款具有輔助降壓作用的藥膳。
五大原則要牢記
第一,低鹽飲食:流行病學(xué)調查證明,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病的發(fā)病呈正相關(guān),因此,凡有輕度高血壓或有高血壓病家族史的,其食鹽攝入量最好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
第二,控制熱量攝入:肥胖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攝入熱量過(guò)多造成的,因此,高血壓患者每餐均不宜吃的過(guò)飽,控制在八成飽即可。
第三,少食動(dòng)物脂肪:動(dòng)物脂肪(如豬油、肥肉)含膽固醇高,高血壓患者不宜多吃,而植物脂肪如(豆油、花生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有抑制膽固醇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可以適量攝入。
第四,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
第五,增加鈣的攝入。據研究報告,每日膳食,鈣攝入800~1000毫克,可防止血壓升高。
六款藥膳要收藏
鉤藤決明飲:取杭白菊6克,鉤藤6克,生山楂10克,決明子10克,冰糖適量。將鉤藤、山楂煎汁,沖泡菊花,調入冰糖,代茶飲,對高血壓所致的頭暈目眩有很好的治療作用,適合高血壓中醫辨證為肝陽(yáng)上亢者飲用。
夏枯草煲豬肉:夏枯草20克,桑椹20克,牡蠣20克,豬瘦肉250克,醬油、鹽等適量。將夏枯草及牡蠣煎汁,豬肉切塊,將煎汁與豬肉同入鍋中,用文火煲湯,至七成熟時(shí),加入桑椹、醬油、鹽、糖等調料,繼續煮至肉爛熟,汁液收濃即成,吃肉及桑椹。具有育陰潛陽(yáng)、養血益精的作用,特別適合以眩暈耳鳴為主要表現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食用。
杜仲龜肉湯:川杜仲20克,龜肉100克,精鹽、味精適量,先將杜仲洗干凈,用水煎煮,煎好后去渣,將龜肉洗干凈,切成小塊,放入藥汁中,再加水適量,燉煮至龜肉熟,加入調味品即成,食肉喝湯。具有滋陰潛陽(yáng)的作用,適合高血壓中醫辨證為陰虛陽(yáng)亢者食用。
枸杞雛鴿湯:雛鴿3只、枸杞子30克,清湯、料酒、生姜、蔥、味精、精鹽各適量,將雛鴿宰殺后去毛及內臟,洗凈,每只剁為4塊,然后入開(kāi)水中氽透撈出備用,將枸杞子洗凈,姜、蔥洗凈切片、段。將鴿肉塊放在盤(pán)中,再放上配料枸杞子、姜、蔥、料酒,加入清湯適量,蒸熟后去姜、蔥,調入味精、精鹽即成。具有滋陰平肝的作用,適合以陰虛、肝陽(yáng)上亢為主要表現的高血壓患者食用。

海參淡菜瘦肉湯:淡菜(又稱(chēng)海紅)40克,海參(鮮)100克,瘦豬肉200克,海帶(干品)10克。將淡菜洗凈,海參切段,豬肉切小方塊,海帶泡發(fā)洗凈切絲備用。將淡菜、豬肉放入鍋內,加水,先用武火,沸后改用文火,燉至七成熟時(shí),加海參、海帶及鹽適量,至全熟止。具有滋陰助陽(yáng)、益腎潤燥的作用,適合以頭痛耳鳴、肢冷乏力等陰陽(yáng)兩虛為主要表現的高血壓患者食用。

海蜇拌香芹:海蜇皮100克,芹菜50克,陳皮3克,半夏6克,鹽、糖、麻油、醋適量。將海蜇皮切絲,芹菜洗凈,水焯后切絲,陳皮、半夏煎汁濃縮成30毫升。將海蜇皮、芹菜放盤(pán)中,加入濃縮好的煎液及麻油、醋、少量鹽糖,拌勻即食。具有燥濕化痰、理氣和中功用。適合高血壓患者以頭暈頭沉、體倦無(wú)力、四肢略腫,胸悶或時(shí)吐痰涎為主要表現者食用。(圖片來(lái)自網(wǎng)絡(luò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