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實(shí)用技術(shù)
一.改變尺寸大小&復制照片
1.改變尺寸大?。?/span>右擊“窗口標題欄”→“圖像大小/畫(huà)布大小”或者“圖像” →“圖像大小/畫(huà)布大小”(若選中“約束比例”復選框,系統會(huì )根據圖像原有尺寸大小等比例地更改相應的尺寸).
2.復制照片:“套索工具” →繪制選區→“移動(dòng)工具”并按住“Alt”拖動(dòng)選區圖片。
二.裁切圖片
1. 裁切圖片:主要用到“裁剪工具” →“Enter”或在裁切框中雙擊。還可以設置“裁剪工具”的屬性參數。
2.旋轉裁切:用“裁剪工具”繪制選區后,旋轉選區→“Enter”(注:旋轉裁切的圖片最終以“正面”展示)
3.透視裁切:用“裁剪工具”繪制選區后,在屬性欄中選中“透視”并調整裁切框的透視角度→“Enter”。
4.裁剪命令:選中“矩形選框工具”按鈕→“圖像” →“裁剪”。
三.旋轉圖片
1.旋轉畫(huà)布:“圖像” →“旋轉畫(huà)布” →旋轉任意角度→“Enter”。
2.旋轉圖像和選區:“編輯” →“變換” →旋轉任意角度→“Enter”。
四.粘貼照片
1.復制粘貼:單擊“矩形選框工具”按鈕→繪制選區→Ctrl+C→在要粘貼的圖片上Ctrl+V。
2.拖動(dòng)粘貼:單擊“矩形選框工具”按鈕→繪制選區→“移動(dòng)工具” →將選區拖動(dòng)到要粘貼的圖片上。
五.去掉照片背景
1.橡皮擦去背景:確定圖層不被鎖定,用“橡皮擦”工具擦除。
2.魔術(shù)棒去背景:單擊“魔術(shù)棒工具”→設置屬性(容差:10)→在窗口中選擇背景區域→若有多種顏色還可單擊屬性欄上的“添加到選區”按鈕→“Delete”(操作要保證圖層不被鎖定)。
3.色彩范圍去背景:(容差越大,選區顏色范圍越大。反之,越小)
“選擇” →“色彩范圍” →設置容差,并用對話(huà)框中的“吸管工具”吸取背景顏色(若背景上有多種顏色,可以用對話(huà)框中的“添加到取樣”工具,對其他顏色進(jìn)行選?。?#8594;“Delete”(操作要保證圖層不被鎖定)。
4.套索工具去背景:單擊“磁性套索工具” →沿著(zhù)任務(wù)邊緣拖動(dòng)一圈→按住Ctrl+shift+I(反選)或者“選擇” →“反向” →“Delete”。
5.蒙版去背景:單擊工具箱下方的“以快速蒙版模式編輯”按鈕→“畫(huà)筆工具” →設置“前景色”為“黑色”,并在窗口中涂抹人物圖形→單擊工具箱下方的“以標準模式編輯” →“Delete”。
6.抽出去背景:單擊“濾鏡” →“抽出” →單擊對話(huà)框中的“縮放工具”放大圖形,并單擊對話(huà)框中的“邊緣高光器工具” →在人物邊緣繪制“高光線(xiàn)”(在放大圖像繪制“高光線(xiàn)”時(shí),按住“Space(空格鍵)”將切換到“抓手工具”狀態(tài),可通過(guò)此工具調整圖像位置,松開(kāi)“Space(空格鍵)”,恢復到當前工具狀態(tài))→單擊“填充工具”填充人物區域。(用填充工具時(shí),必須保證繪制的“高光線(xiàn)”是完全閉合的)→確定。
7.通道去背景:①選擇“通道”面板,拖動(dòng)“綠通道”到“創(chuàng )建新通道”按鈕上,創(chuàng )建“綠”副本通道。②“圖像” →“調整” →“色階” →設置參數。③單擊“畫(huà)筆工具” →設置“前景色”為黑色,畫(huà)筆大小為“尖角90像素”在人物圖像外涂抹,繪制背景色為黑色④用同樣方法,設置“前景色”為白色,在人物圖像中涂抹。⑤選擇“RGB”通道,按住Ctrl單擊“綠”副本的縮欄窗口。⑥Ctrl+shift+I(反選)或者“選擇” →“反向” →“Delete”。
六.如何修飾人像面部瑕疵
1.仿制圖章工具:“仿制圖章工具”,并按住“Alt”選擇仿制位置(要與涂抹位置周?chē)纳氏嗨疲?/span>→放開(kāi)“Alt”,用鼠標在面部“瑕疵”上涂抹。
2.修復畫(huà)筆工具:單擊“修復畫(huà)筆工具”并按住“Alt”右擊選擇修復位置→放開(kāi)“Alt”,用鼠標在面部“瑕疵”上涂抹。
3.修補工具:單擊“修補工具” →繪制選區,選擇圖像中的“瑕疵”→拖動(dòng)選區圖像到“無(wú)瑕疵”區域中→Ctrl+D取消選區。
七.修飾面部“夢(mèng)幻之美”
1.單擊“魔棒工具”再單擊屬性欄上的“添加到選區”按鈕,在圖像中選擇人物的“皮膚”圖形。
2.“選擇” →“羽化”(設置羽化半徑為5像素)。
3.“圖像” →“調整” →“曲線(xiàn)”(對人物膚色進(jìn)行亮度調整)。
4.“濾鏡” →“模糊” →“高斯模糊”(半徑為2像素)→Ctrl+D取消選區。
八.去除圖像色彩:“圖像” →“調整”→“去色”或按“Ctrl+shift+U”
九.制作舊照片效果
1.“圖像” →“調整” →“去色”。
2. “圖像” →“調整” →“曲線(xiàn)”。
3. “圖像” →“調整” →“變化”。在對話(huà)框中單擊“加深黃色”一次。
4.“濾鏡” →“雜色” →“添加雜色。在對話(huà)框中設置“數量”為8%,選中“高斯分布”按鈕和“單色”復選框。
5.新建“圖層
6. “濾鏡” →“渲染” →“纖維”。設置參數(差異3.0、強度64.0).
7.“濾鏡” →“雜色” →“添加雜色”(設置:數量為12%,選中“高斯分布”和“單色”復選框)。
8.設置“圖層
十.調整:亮度/對比度、色相/飽和度、色階、陰影/高光
“圖像” →“調整” →亮度/對比度、色相/飽和度、色階、陰影/高光。
十一.調整細節明暗度
1.打開(kāi)圖片,按“Ctrl+J”將“背景”圖片復制到新建的“圖層
2.“圖像” →“調整” →“替換顏色”,在對話(huà)框中單擊“添加到取樣”按鈕,在“選區”試圖中選擇人物“皮膚”區域。
3.設置“顏色容差”為140,“色相”為+25,“飽和度”為+52,“明度”為+23.
4.“圖像” →“調整” →“亮度/對比度”(設置:亮度為0,對比度為+20)
5.設置“圖層
十二.整體與局部構圖
●制作背景和特殊效果
1.“文件”→“新建”文件名為“A”(自行設定“寬度、高度”,“顏色模式”為GRB,“背景內容”為白色)
2.單擊工具箱下方的“設置前景色”按鈕,打開(kāi)“拾色器”(設置顏色:藍色R:10、G:88、B:194)按“Alt+Delete”組合鍵,將“背景”圖層填充前景色。
3.打開(kāi)素材照片。
4.單擊“移動(dòng)工具”按鈕,拖動(dòng)素材到文件“A”中,“圖層”面板自動(dòng)生成“圖層
5.選中“圖層
6.單擊“圖層”面板下方的“添加圖層蒙版”按鈕,為“圖層
7.單擊工具箱中的“漸變工具”按鈕,單擊屬性工具欄上的“漸變編輯器”按鈕(點(diǎn)擊“長(cháng)方形”)設置參數如下:
位置:0、顏色(R:0,G:0,B:0)
位置:100顏色(R:255,G:255,B:255)
8.單擊屬性欄中的“線(xiàn)性漸變”按鈕,在“圖層1蒙版”上從下往上拖動(dòng)鼠標
9.“圖像” →“調整” →“曲線(xiàn)”設置參數
10.單擊工具欄中的“橡皮擦工具”按鈕,設置“不透明度”為30%,調整適當的畫(huà)筆大小后在圖形的邊緣涂抹。
11.“圖像” →“調整” →“色彩平衡”,選中“中間調”(設置參數:-48.+38.+36)
12.選中“高光”(設置參數:-25.0.0)
13.選中“陰影”(設置參數:+42.-20.+37),單擊“確定”
●添加人物照片文字
1.打開(kāi)素材,單擊“移動(dòng)工具”將素材移動(dòng)到上面制作的背景里,自動(dòng)生成“圖層
2.“圖像” →“調整” →“曲線(xiàn)”設置參數。
3.選擇“背景”圖層,單擊工具箱中的“加深工具”按鈕,調整適當的畫(huà)筆大小后在圖像中涂抹。
4.選擇“圖層
5.“圖像” →“調整” →“色彩平衡”(中間調:-77.-30.-42、高光:-30.0.0、陰影:-25.0.+30)
6.單擊工具欄中的“橡皮擦工具”按鈕,設置:不透明度為20%,調整適當畫(huà)筆大小在圖形的邊緣涂抹。
或1. .打開(kāi)素材,單擊“移動(dòng)工具”將素材移動(dòng)到上面制作的背景里,自動(dòng)生成“圖層2”,并“Ctrl+T”調整大小和位置。
2.“圖像” →“調整” →“色階”(通道:RGB、輸入色階:0、1.45、207輸出色階:0、255)
3.“圖像” →“調整” →“色彩平衡”(中間調:+19.+16.+38高光:-15.-12.+8陰影:-34.-40.-29)
十三.藝術(shù)文字的選擇和設計
●制作背景效果
1.“文件” →“新建”文件名為“A”(寬度、高度、分辨率:150像素、背景內容:白色——都可自行設定)。
2.設置“前景色”為黑色,按住“Alt+Delete”將“背景”圖層填充前景色。
3.新建“圖層
4.按“Ctrl+D”取消選區,單擊工具欄中的“文字工具”按鈕,在理想位置輸入文字并調整文字字體、顏色、大小。
5.右擊文字圖層→“刪格化文字”并更改圖層名為“圖層
6.打開(kāi)素材圖片,單擊工具箱中的“移動(dòng)工具”按鈕,拖動(dòng)素材到 “A”文件中,自動(dòng)生成“圖層
7.按住“Ctrl”鍵,單擊“圖層
8.按住“Ctrl+Shift+I”進(jìn)行反選后按“Delete”刪除反選圖形,按“Ctrl+D”取消選區。
單擊工具箱中的“矩形選框工具”按鈕,框選多余的圖形后按“Delete”刪除。
9.取消選區后選中“圖層
10.打開(kāi)素材2、3……(根據需要打開(kāi)相應的張數),使用上面同樣的方法制作(6-9步)
11.單擊工具箱中的“加深工具”按鈕,調整適當的畫(huà)筆大小后,分別將圖層中的圖形顏色加深”
十四。隨意性構圖
●調整照片色彩
1.“文件” →“新建”命名為“A”
2.打開(kāi)素材,“選擇” →“色彩范圍”打開(kāi)色彩范圍對話(huà)框,按住Shift鍵,連續單擊圖像中的藍色天空像素→確定
3.“圖像” →“調整” →“色彩平衡”(中間調:-27.-61.-34高光:-62.-6.-32陰影:-14.+19.+27)單擊確定。按住“Ctrl+Shift+I”將選區進(jìn)行反選
4.“圖像” →“調整” →“色相/飽和度”(全圖、色相:+14飽和度:+19明度:0)
5. “圖像” →“調整” →“色彩平衡” (中間調:-31.-9.-40高光:+20.+14.-20陰影:+13.-10.-40)確定后取消選區。
6.單擊工具箱中的“移動(dòng)工具”按鈕,拖動(dòng)素材文件到“A”中,“圖層”面板自動(dòng)生成“圖層
6. “圖像” →“調整” →“色彩平衡”(中間調:-64.0.+25)
7.新建“圖層
8.單擊屬性欄右側的“切換畫(huà)筆調板”按鈕,打開(kāi)“畫(huà)筆預設”對話(huà)框,單擊“畫(huà)筆筆尖形狀”選項(使用取樣大?。?span lang="EN-US">125px、角度:0、圓度:100%、間距:150%),選中“形狀動(dòng)作”復選框(設置參數:大小抖動(dòng)為57%、控制為鋼筆壓力),選中“散布”復選框(設置參數:488%、數量為1)
9.“畫(huà)筆工具”按鈕,調整適當的畫(huà)筆大小后在圖像中相應位置涂抹
●制作特效前景以及文字效果
1.新建“圖層
2.單擊工具箱中的“橡皮擦工具”按鈕,設置“不透明度”為100%,選擇畫(huà)筆樣式為“噴濺39像素,主直徑:150px”
3.利用“橡皮擦工具”按鈕,調整適當的畫(huà)筆大小后在圖像的中心位置涂抹。
4.單擊工具箱中的“橡皮擦工具”按鈕,設置“不透明度”為55%,選擇畫(huà)筆樣式為“大涂抹碳筆”。
5. .利用“橡皮擦工具”按鈕,調整適當的畫(huà)筆大小后根據圖形四個(gè)不同的方向涂抹。
6.“濾鏡”→“素描 ” →“水彩畫(huà)紙”打開(kāi)水彩畫(huà)紙對話(huà)框,設置“纖維長(cháng)度”為50,“亮度”為77,“對比度”為82
7.拖到“圖層
8.選擇“圖層
9.單擊“文字工具”按鈕,在圖像中輸入相關(guān)文字信息并調整文字的字體、顏色以及大小和位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