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整理的《中醫內科學(xué)》(新世紀第二版)分型及方歌與各廣西醫學(xué)論壇友分享。
第一
感冒
1風(fēng)寒束表證——荊防敗毒散
2風(fēng)熱犯表證——銀翹散 / 蔥豉桔梗湯
3暑濕傷表證——新加香薷飲
4氣虛感冒——參蘇飲
5陰虛感冒——加減葳蕤湯
荊防敗毒散:人參敗毒散去人參加荊芥防風(fēng)
。
人參敗毒散:
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同;
薄荷少許姜三片,祛邪扶正有奇功。
銀翹散:銀翹散主上焦疴,竹葉荊牛豉薄荷;
甘桔蘆根涼解法,風(fēng)溫初起用時(shí)多。
蔥豉桔梗湯:蔥豉湯是肘后方,通陽(yáng)解表代麻黃,或添梔翹與甘桔,薄荷竹葉散熱良。
香薷飲:香薷飲用扁豆樸,祛暑解表化濕阻;易豆為花加銀翹,新加香薷治陰暑。
參蘇飲:參蘇飲用陳皮,枳殼前胡半夏齊;
干葛木香甘桔茯,氣虛感寒最相宜。
加減葳蕤: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薄荷甘桔梗隨,再入姜棗與蔥白,陰虛外感效稱(chēng)偉。
第二
咳嗽
(一)外感咳嗽
1風(fēng)寒襲肺證——三拗湯合止嗽散
2風(fēng)熱犯肺證——桑菊飲
3風(fēng)燥傷肺證——桑杏湯
(溫燥)杏蘇散
(涼燥)
(二)內傷咳嗽
4痰濕蘊肺證——二陳平胃散合三子養親湯
5痰熱郁肺證——清金化痰湯
6肝火犯肺證——黛蛤散合加減瀉白散
7肺陰虧虛證——沙參麥冬湯
三拗湯:三拗湯用麻杏甘,宣肺平喘力最強。
止嗽散:止嗽散中桔陳前,荊芥紫菀百部甘,諸般咳嗽憑加減,姜湯調下約三錢(qián)。
桑菊飲: 桑菊飲中桔梗翹,杏仁甘草薄荷饒;蘆根為引輕宣劑,風(fēng)溫咳嗽服之消。
桑杏湯:桑杏湯中浙貝宜,沙參梔豉與梨皮;
干咳鼻燥又身熱,清宣涼潤燥能醫。
杏蘇散:杏蘇散內夏陳前,枳桔苓草姜棗研;
輕宣溫潤治涼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二陳平胃散:二陳平胃散=二陳湯+平胃散
二陳湯:二陳湯用半夏陳,益以茯苓甘草臣;煎時(shí)加入姜烏梅,一切痰飲此方珍。
平胃散:平胃散用蒼術(shù)樸,陳皮甘草四般藥。(單純平胃散要姜棗,二陳平胃散沒(méi)有)。
三子養親湯:三子養親(來(lái)借書(shū))萊芥蘇(萊菔子,白芥子,蘇子)。
清金化痰湯:清金化痰肺熱吃,芩草蔞仁與山梔;
桔梗云苓廣橘紅,桑皮二母麥冬施。
(二母:知母+貝母)
黛蛤散:青黛+蛤蚧
。
瀉白散:瀉白地骨與桑皮,甘草粳米四般宜。
加減瀉白散:+知芩桔梗青陳皮。
沙參麥冬湯:沙參麥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秋燥耗津傷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嘗。
第三
哮病
(一)發(fā)作期
1冷哮證——射干麻黃湯
或小青龍湯
2熱哮證——定喘湯
或越婢加半夏湯
3寒包熱哮證——小青龍加石膏湯或厚樸麻黃湯
4風(fēng)痰哮證——三子養親湯
5虛哮證——平喘固本湯
(二)緩解期
6肺脾氣虛證——六君子湯
7肺腎兩虛證——生脈地黃湯合金水六君煎
附:喘脫危證:回陽(yáng)救急湯合生脈飲加減
射干麻黃湯:射干麻黃亦溫肺,喉中痰鳴氣喘利;細辛姜棗款冬花,紫菀半夏兼五味。
小青龍湯:小青龍湯治水氣,外寒里飲咳喘慰;姜桂麻黃芍藥甘,細辛半夏兼五味。
定喘湯:定喘白果與麻黃,款冬半夏白皮桑;
蘇杏黃芩兼甘草,宣肺平喘效力彰。
越婢湯:越婢湯中用石膏,麻黃甘草姜棗邀;風(fēng)水惡風(fēng)一身腫,水道通調腫自消。
厚樸麻黃湯:厚樸麻黃姜細味,半夏杏仁麥膏隨。(小麥、石膏)
三子養親湯:三子養親(來(lái)借書(shū))萊芥蘇(萊菔子,白芥子,蘇子)。
平喘固本湯:平喘固本五味參,冬蟲(chóng)夏草酌兒臍;胡桃沉香靈磁石,款冬半夏合橘紅。
六君子湯:四君子+陳皮、半夏。
生脈地黃湯:生脈飲+地黃。生脈飲:生脈麥味與人參。
金水六君煎:二陳湯+熟地、當歸
。
回陽(yáng)急救湯:回陽(yáng)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加麝三厘或膽汁,三陰寒厥建奇勛。
第四
喘證
(一)實(shí)喘
1風(fēng)寒壅肺證——麻黃湯合華蓋散
2表寒肺熱證——麻杏石甘湯
3痰熱郁肺證——桑白皮湯
4痰濁阻肺證——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
5肺氣郁閉證——五磨飲子
(二)虛喘
1肺氣虛耗證——生脈散合補肺湯
2腎虛不納證——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
3正虛喘脫證——參附湯送服黑錫丹
加蛤蚧粉
麻黃湯: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fā)熱惡寒頭項痛,傷寒無(wú)汗服之宜。
華蓋散:華蓋麻黃杏橘紅,桑皮苓草紫蘇供,三拗只用麻杏甘,表散風(fēng)寒力最雄。
麻杏石甘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桑白皮湯:桑白皮湯夏蘇子,貝母杏仁芩連梔。
二陳湯:二陳湯用半夏陳,益以茯苓甘草臣;煎時(shí)加入姜烏梅,一切痰飲此方珍。
三子養親湯:三子養親(來(lái)借書(shū))萊芥蘇(萊菔子,白芥子,蘇子)。
五磨飲子:烏郎只是木沉香:烏藥、檳榔、枳實(shí)、木香、沉香。
生脈散
:生脈麥味與人參,保肺生津又提神。
補肺湯:補肺湯用參芪地,紫菀五味桑白皮。
金匱腎氣丸:(六味+附子、肉桂)。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熟地黃,山藥丹澤萸苓摻。
參蛤散:人參+蛤蚧
參附湯:參、附+姜、棗
黑錫丹:黑錫丹中蔻硫磺,桂附楝木沉茴香;
蘆巴故紙陽(yáng)起石,降逆平喘鎮浮陽(yáng)。
(黑錫、肉豆蔻、生硫磺,肉桂、附子、川楝子、木香、沉香、小茴香,胡蘆巴、補骨脂、陽(yáng)起石)
第五
肺癰
1初期——銀翹散
2成癰期——千金葦莖湯合如金解毒散
3潰膿散——加味桔梗湯
4恢復期——沙參清肺湯或桔梗杏仁煎
銀翹散:銀翹散主上焦疴,竹葉荊牛豉薄荷;
甘桔蘆根涼解法,風(fēng)溫初起用時(shí)多。
千金葦莖湯:千金葦莖生薏仁,瓜瓣桃仁四味全。
如金解毒散:芩連柏、梔子、桔梗、甘草。
加味桔梗湯:加味桔梗橘紅草,銀貝藶仁白芨好。(葶藶子、薏仁)
沙參清肺湯:沙參清肺芪薏仁,桔草合歡太子參。
桔梗杏仁煎:桔梗杏仁煎百合,銀翹夏枯貝枳殼;阿膠麥冬紅藤草,養陰清肺療效卓。
第六
肺癆
1肺陰虧損證——月華丸
2虛火灼肺證——百合固金湯合秦艽鱉甲散
3氣陰耗傷證——保真湯或參苓白術(shù)散
4陰陽(yáng)虛損證——補天大造丸
月華丸:月華丸方擅滋陰,二冬二地沙貝苓;
山藥百部阿膠七,獺肝桑菊保肺金。
百合固金湯: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桔草藏;麥冬芍藥當歸配,喘咳痰血肺家傷。
秦艽鱉甲散:秦艽鱉甲地知丹,陰分伏熱此劑攀;夜熱早涼無(wú)汗者,滋陰透熱病自康。
保真湯:保真治癆功不小,二冬八珍川芎少;
蓮心知柏骨陳皮,柴胡樸芪五味棗。
參苓白術(shù)散:參苓白術(shù)扁豆陳,山藥甘蓮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服益脾神。
補天大造丸:補天大造參術(shù)芪,歸芍山藥遠志齊,棗仁枸杞紫河車(chē),龜鹿茯苓大熟地。
第七
肺脹
1痰濁壅肺——蘇子降氣湯合三子養親湯
2痰熱郁肺——越婢加半夏湯或桑白皮湯
3痰蒙神竅——滌痰湯
4陽(yáng)虛水泛——真武湯合五苓散
5肺腎氣虛——平喘固本湯合補肺湯
蘇子降氣湯:蘇子降氣橘半夏歸,前胡桂樸草姜隨。
三子養親湯:三子養親(來(lái)借書(shū))萊芥蘇(萊菔子,白芥子,蘇子)。
越婢加半夏湯:越婢湯+半夏。越婢湯:越婢湯中用石膏,麻黃甘草姜棗邀;風(fēng)水惡風(fēng)一身腫,水道通調腫自消
桑白皮湯:桑白皮湯夏蘇子,貝母杏仁芩連梔。
滌痰湯:滌痰溫膽(湯)參菖星(人參、菖蒲、制南星)。溫膽湯:溫膽中苓夏草,枳實(shí)竹茹陳姜棗;虛煩不眠證多端,此系膽虛痰上擾。
真武湯:真武湯壯腎中陽(yáng),苓芍朮附加生姜。
五苓散:五苓散治太陽(yáng)腑,白朮澤瀉豬苓茯;膀胱化氣添桂枝,小便通利水飲逐。
平喘固本湯:平喘固本五味參,冬蟲(chóng)夏草酌兒臍;胡桃沉香靈磁石,款冬半夏合橘紅。
補肺湯:補肺湯用參芪地,紫菀五味桑白皮。
第八
肺痿
1虛熱——麥門(mén)冬湯合清燥救肺湯
2虛寒——甘草干姜湯或生姜甘草湯
麥門(mén)冬湯:麥門(mén)冬湯用人參,半夏粳米棗草存。
清燥救肺湯:清燥救肺參草杷,石膏膠杏麥胡麻;經(jīng)霜收入冬桑葉,清燥救肺效可嘉。
甘草干姜湯:甘草、干姜。
生姜甘草湯:生姜、甘草、人參、大棗。
第九
心悸
1心虛膽怯證——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證——歸脾湯
3陰虛火旺證——天王補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4心陽(yáng)不振證——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參附湯
5水飲凌心證——苓桂朮甘湯
6瘀阻心脈證——桃仁紅花煎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7痰火擾心證——黃連溫膽湯
安神定志丸:安神定志參菖蒲,龍齒二茯遠志輔。
歸脾湯:歸脾湯用參朮芪,歸草茯神遠志齊;
酸棗木香龍眼肉,煎加姜棗益心脾。
天王補心丹:天王補心柏棗仁,二冬生地與歸身;三參桔梗朱砂味,遠志茯苓共養神。
(三參:人、丹、玄)
朱砂安神丸
:朱砂安神東垣方,歸草朱連與地黃;怔忡不寐心煩亂,養陰清熱可復康。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桂枝、炙甘草、煅龍骨、煅牡蠣
參附湯:參、附+姜、棗
。
苓桂朮甘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
桃仁紅花煎:四物丹青香附延。(桃紅四物湯+丹參、延胡索、青皮、香附
)。
黃連溫膽湯:溫膽湯+黃連
。溫膽湯:二陳湯+枳實(shí)、竹茹
溫膽湯:溫膽中苓夏草,枳實(shí)竹茹陳姜棗;虛煩不眠證多端,此系膽虛痰上擾。
第十
胸痹
1心血瘀阻證——血府逐瘀湯
2氣滯心胸證——柴胡疏肝散
3痰濁閉阻證——栝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
4寒凝心脈證——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合當歸四逆湯
5氣陰兩虛證——生脈散合人參養榮湯
6心腎陰虛證——天王補心丹合炙甘草湯
7心腎陽(yáng)虛證——參附湯合右歸飲
血府逐瘀湯:血府當歸生地桃,紅花赤芍枳殼草;
柴胡芎桔牛膝入,血化下行不作癆。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用四逆,芎附枳殼易枳實(shí)。
四逆散: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藥枳實(shí)甘草須。
瓜萎薤白半夏湯:瓜萎、薤白、半夏+白酒
。
滌痰湯:滌痰溫膽(湯)參菖星(人參、菖蒲、制南星)。
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 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厚蔞合治胸痹方;胸陽(yáng)不振痰氣結,通陽(yáng)散結下氣強。
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桂芍棗,細辛甘草與通草。
生脈散
:生脈麥味與人參,保肺生津又提神。
人參養榮湯:人參養榮即十全,除卻川芎五味聯(lián);陳皮遠志加姜棗,肺脾氣血養榮良。
天王補心丹:天王補心柏棗仁,二冬生地與歸身;三參桔梗朱砂味,遠志茯苓共養神。
(三參:人、丹、玄)
炙甘草湯:炙甘草湯姜桂參,麥地阿膠棗麻仁;心動(dòng)悸來(lái)脈結代,虛勞肺痿效力強。
參附湯:參、附+姜、棗
。
右歸飲:右歸八味三瀉出,杜仲甘草枸杞入。(八味:金匱腎氣丸的八味)
附:真心痛
1氣虛血瘀——保元湯合血府逐瘀湯
2寒凝心脈——當歸四逆湯
3正虛陽(yáng)脫——四逆加人參湯
保元湯:人參、黃芪、肉桂、甘草姜。
血府逐瘀湯:血府當歸生地桃,紅花赤芍枳殼草;
柴胡芎桔牛膝入,血化下行不作癆。
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桂芍棗,細辛甘草與通草。
四逆加人參湯:附子、干姜、人參、炙甘草。
資料來(lái)自:【宋醫師工作室】
http://bbs.58812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