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劑名稱(chēng):黃精膏
藥物組成:黃精1石。
處方來(lái)源:《千金》卷二十七
方劑功效:脫舊皮,顏色變少,花容有異,鬢發(fā)更改,延年不老。
制備方法:去須毛,洗令凈潔,打碎,蒸令好熟,壓得汁,復煎,去上游水,得1斗,納干姜末3兩,桂心末1兩,微火煎之,看色郁郁然欲黃,便去火待冷,盛不津器中。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黃精為辟谷上藥,峻補黃庭,調和五臟,堅強骨髓,一皆補陰之功,故以姜桂湯藥配之。加大豆黃卷者,皆為辟谷計耳。
用法用量:常于未食前用酒5合和服2合,日2次;欲長(cháng)服者,不須和酒,納生大豆黃。
2、方劑名稱(chēng):黃精煎
藥物組成:黃精(生者)12斤,白蜜5斤,生地黃(肥者)5斤。
處方來(lái)源:《圣濟總錄》卷十八。
方劑主治:大風(fēng)癩病,面赤疹起,手足攣急,身發(fā)瘡痍,及指節已落者。
制備方法:上先將黃精、生地黃洗凈,細銼,以木石杵臼搗熟復研爛,入水3斗,絞取汁,置銀銅器中,和蜜攪勻,煎之成稠煎為度。
用法用量:每用溫酒調化2-3錢(qián)匕,日3夜1。
3、方劑名稱(chēng):黃精粥
藥物組成:黃精(切碎)米。
處方來(lái)源:《飲食辨錄》卷二。
方劑主治: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飲食減少,肺虛燥咳,或干咳無(wú)痰,肺癆咳血。
方劑功效:補脾胃,潤心肺。
用藥禁忌:平素痰濕較盛,口粘,舌苔厚膩,以及脾胃虛寒,大便泄瀉的病人,不宜選用。食后一旦出現胸滿(mǎn)氣悶時(shí),即應停服。
用法用量:上2味同煮粥食。
附注:《藥粥療法》本方用黃精15~30g(或鮮黃精30~60g),粳米二兩,白糖適量。先將黃精濃煎,取汁去滓,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加白糖即可。每日食二次,以3~5天為一療程。
4、劑名稱(chēng):黃精酒
藥物組成:黃精4斤,天門(mén)冬3斤(去心),術(shù)4斤,松葉6斤,枸杞根3斤。
處方來(lái)源:《圣惠》卷九十五。
方劑功效:延年補養,發(fā)白再黑,齒落更生。
用藥禁忌:忌桃、李、雀肉。
制備方法:上銼,以水3石,煮取汁1石,浸曲10斤,炊米1石,如常法釀酒。
用法用量:候熟,任飲之。
5、方劑名稱(chēng):黃精芡實(shí)湯
藥物組成:黃精15g,芡實(shí)30g,山藥15g,白芍15g,大棗7枚,太子參30g,佩蘭葉6g。
處方來(lái)源:《中醫內科臨床治療學(xué)》引冷柏枝方。
方劑主治:脾陰不足的中消證。
方劑功效:補脾陰。
各家論述:黃精補脾陰,填精髓;芡實(shí)補脾陰而縮泉;太子參補脾氣,生津液;三味為本方主藥;山藥、白芍、大棗皆為補脾之品,養陰兼益氣;佩蘭葉醒脾,令全方補而不滯。本方為補脾陰之平穩劑。
用法用量:水煎服。
6、方劑名稱(chēng):黃精地黃丸
藥物組成:生黃精1斗(凈洗,控干,搗碎,絞取汁),生地黃3斗(凈洗,控干,搗碎,絞取汁)。
處方來(lái)源:《圣濟總錄》卷一九八。
方劑功效:辟谷;久服長(cháng)生。
制備方法:上2味汁合和,納釜中,文火煎減半,入白蜜5斤攪勻,更煎成膏,停冷為丸,如彈子大,放干,盛不津器中。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咽之,每日3次。
7、方劑名稱(chēng):黃精丸
藥物組成:蒼耳葉、紫背浮萍、大力子各等分,烏蛇肉中半(酒浸,去皮骨),黃精倍前3味(生搗汁,和4味,研細焙干)(一方有炒柏、生地、甘草節)。
處方來(lái)源:《丹溪心法》卷四。
方劑主治:大風(fēng)病。
制備方法:上為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溫酒下。
8、方劑名稱(chēng):黃精丸
藥物組成:黃精10斤(凈洗,蒸令爛熟),白蜜3斤,天門(mén)冬3斤(去心,蒸令爛熟)。
處方來(lái)源:方出《圣惠》卷九十四,名見(jiàn)《圣濟總錄》卷一九八。
方劑功效:延年補益。
制備方法: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以溫酒下30丸,每日3次,久服。
9、方劑名稱(chēng):神仙服黃精膏
藥物組成:黃精1石(去須),干姜末3兩,桂心末1兩。
處方來(lái)源:《圣惠》卷九十四。
方劑功效:烏發(fā)駐顏,補益延年,療萬(wàn)病,辟谷。
制備方法:先將黃精以水淘洗令凈,切碎,蒸令爛熟,壓取汁,于大釜中煎之,去其游水訖,入干姜末與桂心末更煎之,看其色郁然黃,便止,待冷,盛于不津器中。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取藥2合,與暖酒5合相合服之,日再服彌佳。20日內,渾身舊皮皆脫,顏色變少,須發(fā)皆變;若納黑豆黃末服之,即可絕粒。
10、方劑名稱(chēng):萬(wàn)病黃精丸
藥物組成:黃精10斤(凈洗,蒸令爛熟),天門(mén)冬(去心,蒸爛熟)3斤,白蜜3斤。
處方來(lái)源:《濟陽(yáng)綱臥》卷六十八。
方劑功效:延年益氣。
制備方法:上藥于石臼內搗一萬(wàn)杵,再分為4劑,每1劑再搗一萬(wàn)杵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酒送下,1日3次,不拘時(shí)候。
11、方劑名稱(chēng):九轉黃精丹
方劑別名:黃精丹、九轉黃精丸
藥物組成:當歸320兩,黃精320兩。
處方來(lái)源:《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方劑主治:身體衰弱,面黃肌瘦,飲食減少。
方劑功效:補氣養血。
制備方法:上藥用黃酒320兩入罐內,浸透加熱,蒸黑為度。曬干。研為細末,煉蜜為丸,重3錢(qián)。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2次,溫開(kāi)水送下。
附注:黃精丹(原書(shū))、九轉黃精丸 (《中藥制劑匯編》引《北京市中成藥規范》)。
相關(guān)文章
黃精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4r5.html
歷代黃精方劑摘錄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zj7.html
黃精的民間故事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w97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