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jìn)針后之手法
進(jìn)針后,即主要之捻運手法。手法古今不同,就古法言,目的在乎補瀉;以新理論,則為抑制與興奮。如何謂之補,如何謂之瀉,古今各家所說(shuō)不一致。至元明時(shí),手法名目更多,但皆屬粗針淺刺,今之細針,不能效其方法。故本編對于以前之針?lè )?,概不論列,祇言進(jìn)針后應作興奮或抑制之手法及反射或誘導之針?lè )ā?div style="height:15px;">
1.興奮作用之針?lè )ǎ合扔?8號或30號針,作輕緩的刺激,約數秒鐘或半分鐘的捻轉,病者略感酸脹,即予出針。刺激部位大都在其患部及其周?chē)?,或為其神?jīng)通路之處為多。
2.抑制作用之針?lè )ǎ合扔?8號或30號針,作持久的的強刺激,約1至2分鐘的強烈捻轉,并作5到20(甚至30)分鐘的留針。刺激部位大都在其其患部及其周?chē)?,或為其神?jīng)通路之處為多。
3.反射作用之針?lè )ǎ阂暺渥C候如何而手法不同。如須使之興奮以加強其機能作用時(shí),可選用28號或30號針,予以短時(shí)期的中度刺激(捻轉不輕不重、不徐不疾,提插均勻等);如須使之起抑制以減低其亢奮作用時(shí),可選用28號針,作稍長(cháng)時(shí)間的中度刺激。
4.誘導作用之針?lè )ǎ哼x用26號或28號針,作較長(cháng)時(shí)間的強刺激,約1~2分鐘,并作留針?lè )ā?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