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SACD.iso資源越來(lái)越豐富。SACD本身就是高采樣文件,許多沒(méi)有PCM高采樣文件的音樂(lè ),都可以在SACD中找到。很多珍貴古典音樂(lè )都有SACD.iso。由于是唱片公司母帶數字轉碼的,音質(zhì)要優(yōu)于黑膠轉錄的PCM音源。播放SACD.iso給我們另外一種欣賞高品質(zhì)音樂(lè )的途徑。播放SACD.iso目前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傳統的,將SACD.iso刻錄在DVD-r光盤(pán)上用SACD機或兼容的DVD機播放。另一種就是PC直接播放。由于PC播放SACD.iso涉及的軟硬件設置較繁雜,所以在本貼主要討論這些。CD和SACD對應的是兩種不同的音頻格式,主要是對模擬文件的數字采樣方式不同。對應的是PCM和DSD音頻流,不了解可以擺渡或放狗,這里不詳述。那么PC播放SACD.iso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轉為PCM音頻流播放。另一種是直接DSD音頻流播放。播放SACD.iso的軟件很多foobar、Jriver、Jplay、HQPlayer、BitPerfect、Audirvana Plus和AudioGate等。但播放方式和兼容的格式有很大不同。有的可直接播放SACD.iso,有的只能播放SACD提取未壓縮的dff文件。有的可輸出PCM音頻流、有的可輸出DSD音頻流。后面逐一介紹我使用熟悉的播放軟件的設置。更希望燒友共同交流。
幾個(gè)焦點(diǎn)問(wèn)題:
一.如果轉碼PCM播放,目前的聲卡和解碼器器都支持,只是要設置好輸出的采樣率。設置多大的采樣率最能還原SACD本色、最科學(xué)?我認為原始音頻格式(非壓縮的音頻格式),相同比特率轉換應該較科學(xué)。因為信息量相同。
例如:
24bit 96KHz的PCM 比特率為24x96000=2304000Hz
24bit 88.2KHz的PCM 比特率為24x88200=2116800Hz
24bit 176.4KHz的PCM 比特率為24x176400=4233600Hz
32bit 88.2KHz的PCM 比特率為32x88200=2822400Hz
1bit DSD64 比特率為1x64x44100=2822400Hz
可以看出普通SACD 和采樣率32bit/88.2KHz PCM的比特率是一樣的。所以如果聲卡和解碼器支持,轉碼采樣率設置為
32bit/88.2KHz較科學(xué)。但目前大部分聲卡和解碼器不支持32bit采樣。設置成24bit/88.2KHz也不錯?,F在的PC配置同時(shí)轉碼播放和先轉碼再播放應該不是焦點(diǎn)問(wèn)題,關(guān)鍵是轉碼的計算方式。不同的轉碼軟件轉碼效果是不同的,主要體現在量化噪聲上。公認的轉碼軟件是saracon。還有論壇v兄的AudioMate也非常不錯。同時(shí)轉碼播放軟件HQPlayer最好,但占用PC資源較大,foobar+dsdiff是個(gè)不錯的選擇。
二.直接DSD播放:由于涉及許多敏感問(wèn)題,目前民用及大部分內置聲卡不支持DSD解碼。不是DAC芯片支持DSD解碼,聲卡就能DSD解碼,需要驅動(dòng)、傳輸協(xié)議、時(shí)鐘、固件和DAC芯片相互配合才能實(shí)現DSD解碼。所以在聲卡+解碼器的組合尋求DSD解碼是徒勞的。但支持DSD直解的解碼器到雨后春筍般的涌現。這些解碼器主要是通過(guò)USB或火線(xiàn)和PC連接。這一點(diǎn)更證明USB解碼器將是PC HIFI未來(lái)的主流.
三.片源的選擇:目前SACD片源魚(yú)龍混雜,好的SACD片源為數不多。片源主要有三類(lèi):直接DSD錄音編碼的、老模擬母帶或PCM母帶轉碼的和CD升頻的。前兩類(lèi)值得收藏。辨別主要看轉碼成PCM的頻譜。
好的SACD頻譜
CD轉碼頻譜
這一類(lèi)也不能一概而論,也有唱片公司有意消頻的。但不能這么巧合和CD同頻,實(shí)際回放效果和CD升頻一樣。
四.5.1聲道播放:SACD中同時(shí)含有2.0和5.1音軌。如果是欣賞音樂(lè )2.0足以。一方面真正環(huán)繞聲錄音的SACD片源不多。老錄音大多數是立體聲,多數5.1是數字模擬出來(lái)的。另一方面要5.1聲道HIFI回放,相應的解碼器和功放也要5.1聲道,投入較大。再有目前家庭環(huán)境5.1聲道擺位很難實(shí)HIFI級。目前實(shí)現5.1聲道回放主要通過(guò)AV功放。效果并不理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容均由用戶(hù)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diǎn)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