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著(zhù)人們生活節奏的快捷化,工作壓力的趨大化,食物種類(lèi)的多樣化,餐點(diǎn)的不規律化,身體和心理都承受著(zhù)巨大的壓力,胃痛的發(fā)病率也日趨上升,人群普遍易患。臨床以胃脘脹痛、疼痛、燒心、反酸、大便或干或稀為主要表現,多屬慢性病癥,一般需要較長(cháng)時(shí)間的治療才能好轉或治愈,中藥治療療效顯著(zhù),然而,傳統湯劑煎煮較為麻煩,口感也較不利于服用,常選適宜的中成藥辨證治療,每每功效顯著(zhù)。因此,醫者若能較為精準的辨證選用治療胃痛的中成藥,對患者將大有裨益?,F將辨證選用中成藥治療胃痛概述如下。
1.1舒肝健胃丸 具有疏肝理氣,健胃消食的功效。適用于治療胸脅滿(mǎn)悶,食后腹脹,胃脘疼痛,嘔逆吐酸,大便秘結等癥。
1.2疏肝和胃丸 具有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療肝胃不和所致的兩協(xié)脹痛、食欲不振,呃逆吐酸,惡心嘔吐,胃脘疼痛等癥。
1.3胃蘇顆粒 有理氣消脹、和胃止痛之功效。治療氣滯胃痛,癥見(jiàn)胃脘脹痛,累及兩肋,噯氣或矢氣后得舒,遇情緒郁怒加重,胸悶食少,排便不暢,舌苔薄白,脈弦等癥。
1.4氣滯胃痛沖劑 既能疏肝理氣又能和胃止痛。用于治療肝郁氣滯、胸痞脹滿(mǎn)、胃脘疼痛等癥。
按:此類(lèi)型患者多有情志不遂,或精神刺激的病史,臨床以胃痛脹悶,攻撐連脅為辨證要點(diǎn),用藥同時(shí)應囑咐患者條暢情志。若氣郁化火、或陰虛內熱及其他熱證均不宜使用。
2.1良附丸 具有溫胃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適用于外感寒邪所致寒凝氣滯、脘腹脹滿(mǎn)、噯氣呃逆等癥。
2.2香砂理中丸 能行氣健胃,溫中和胃。適用于治療脾胃虛弱,寒凝氣滯所致的胃脘疼痛、嘔吐泄瀉等癥。
2.3姜棗沖劑 功能發(fā)散驅寒、和胃止痛。用于胃寒胃痛,兼有外感風(fēng)寒感冒的患者。
按:本型患者在診治時(shí)既要詢(xún)問(wèn)過(guò)去是否有胃痛史,又要了解近日是否有感寒或偶食生冷史,臨床以胃痛突發(fā),喜溫惡寒為辨證要點(diǎn),除過(guò)以上藥物合理服用,還應注意保暖防寒,調理飲食不能貪涼飲冷。
3.1保和丸 功能為消食導滯、化積和胃。用于食積停滯,脘腹脹滿(mǎn),噯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減,不欲飲食等癥。
3.2開(kāi)胸順氣丸 具有消積化滯,行氣止痛的功效。用于氣郁食滯所致的胸脅脹滿(mǎn)、胃脘疼痛、噯氣嘔惡、食少納呆等癥。
按:該型患者多有暴飲多食史,治療時(shí)要患者少食,食好。臨證以脘腹脹滿(mǎn)不欲飲食、噯腐吞酸為辨證要點(diǎn)。
4.1六位安消散 具有消積導滯、泄熱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胃痛、脘腹脹滿(mǎn)、大便秘結等癥。
4.2加味左金丸 為清瀉肝火、止痛降逆之劑。治療胃脘脹滿(mǎn)不適、痛連脅肋、心煩不舒、噯氣吐酸、口渴喜冷,大便干、小便赤等癥。
按:該型患者臨證以胃脘灼痛,發(fā)病勢急,煩躁易怒,口苦口干為辨證要點(diǎn)。服藥期間囑患者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5.1胃瘍安片 具有收斂止血,行氣止痛之功效。適用于胃脘疼痛,痛有定處拒按,食后痛減,脈澀等癥。
5.2元胡止痛顆粒 能活血化瘀,里氣止痛。用于治療肝郁氣滯日久,瘀血內結而至胃痛等癥。
按:本類(lèi)型患者常以痛有定處,或有針刺感為辨證依據。若患者失血日久,兼有體倦納差,多夢(mèng)少寐,脈虛弱等癥,則應加服歸脾丸以養心血。
胃安膠囊:能滋陰生津,益胃止痛。用于治療上腹隱痛,咽干口燥,舌紅少津等癥。
按:此型患者以胃痛隱隱,口燥咽干,舌紅等胃陰虛病癥為審證要點(diǎn),若是胃熱熾盛的實(shí)熱者應禁止使用。
7.1附子理中丸 善于溫中健脾,暖胃止痛。適用于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等癥。
7.2香砂養胃丸 具有行氣寬胸、和胃止嘔的功效。適于脾胃虛弱、胃脘作痛、食后痛劇,面色萎黃,四肢倦怠等癥。
7.3香砂六君丸 能益氣健脾,和胃止痛。用于治療脾虛氣滯、噯氣食少、脘腹脹滿(mǎn)不適等癥。
按:該型患者以隱隱胃痛,喜按喜溫為證治要點(diǎn)。若患者寒勝痛甚,肢冷嘔吐則用理中丸以溫中散寒,寒散后再服香砂六君丸以調適(張伯臾,胃痛,中醫內科學(xué))。若以脘腹墜脹更甚,則用補中益氣丸治之。
總之,胃痛是中醫內科的常見(jiàn)病、多發(fā)病,各類(lèi)證型均較為多見(jiàn),臨證應審證求因,辨證選藥。其次,胃為水谷之海,凡飲食不節,饑飽失常,冷熱不調,情緒不舒等,均可影響胃而引發(fā)胃痛或者加重病情,因此日常生活的飲食,情志都應注意調適。
點(diǎn)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專(zhuān)業(yè)醫師在線(xiàn)為您解答健康問(wèn)題,首次免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