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為什么要測試256與512MB顯存性能差別
早在1999年之前,顯卡的GPU概念還未提出之前,顯存容量是當時(shí)衡量顯卡性能高低的主要因素。隨著(zhù)顯卡圖形處理器的不斷發(fā)展,GPU更新速度越來(lái)越快,種類(lèi)越來(lái)越多,而顯存容量的增長(cháng)速度卻遠遠低于GPU更新還換代速度,所以我們經(jīng)常會(huì )看到相同顯存容量的顯卡,使用不同的GPU時(shí),顯卡性能可能相差數倍,有些8400GS顯卡雖然具備512MB板載顯存顆粒,但是性能卻不及板載128MB顯存的X1650GT顯卡,正是這樣的原因。
復雜的顯卡產(chǎn)品線(xiàn),多種衡量顯卡性能的硬件條件,導致剛入門(mén)的DIY玩家不知該如何下手,那今天就先講講時(shí)下流行的256MB和512MB顯存容量對顯卡的性能影響差別有多大。
到目前為止,市場(chǎng)中銷(xiāo)售的顯卡搭配的顯存容量大致有7種,它們分別為64MB、128MB、256MB、512MB、640MB、768MB、1024MB,而搭載256MB和512MB顯存容量的顯卡是市場(chǎng)中數量最大、最為熱門(mén)的產(chǎn)品,所以我選擇它們作為本文分析的重點(diǎn)。
256與512MB顯存游戲性能即將揭曉
同時(shí)大家也知道顯卡的產(chǎn)品線(xiàn),可以粗略分為高、中、低端(入門(mén)級和頂級顯卡不在本文分析之內),目前高端熱門(mén)產(chǎn)品有Geforce 8800GT、Radeon HD3850,中端熱門(mén)產(chǎn)品有Geforce 8600GT、Radeon HD2600XT,低端熱門(mén)產(chǎn)品有Geforce 8500GT,板載256MB和512MB顯存對它們的性能有何影響呢!512MB顯存究竟是廠(chǎng)商坑騙消費者的把戲,還是有效提升性能,保證游戲流暢度的有利條件呢!為此我們準備了10塊顯卡來(lái)進(jìn)行橫向測試對比,比保證這次測試成績(jì)的可比性,幫助我們尋找真正的答案!
參與本次橫向測試的NVIDIA顯卡
針對NVIDIA的高、中、低端顯卡筆者分別選擇了6款產(chǎn)品,下面將針對它們做個(gè)簡(jiǎn)單的介紹。
○銘瑄極光8500GT超頻版 256MB

銘瑄極光8500GT超頻版 256MB顯卡
銘瑄極光8500GT超頻版 256MB采用了Geforce 8500GT顯示核心,板載了1.3ns GDDR3顯存顆粒,4顆組成了256MB、128bit顯存規格。顯卡默認核心/Shader/顯存頻率為600MHz/1200MHz/1600MHz,測試時(shí)設定為540MHz/1200MHz/1400MHz。
○銘瑄極光8500GT超能戰士 512MB

銘瑄極光8500GT超能戰士 512MB顯卡
銘瑄極光8500GT超能戰士 512MB顯卡采用了Geforce 8500GT顯示核心,板載了1.2ns GDDR3顯存顆粒,8顆組成了512MB、128bit顯存規格。顯卡默認核心/Shader/顯存頻率為540MHz/1200MHz/1400MHz,測試時(shí)設定為540MHz/1200MHz/1400MHz。
○旌宇捍衛者86GT-XH PRO 256MB

旌宇捍衛者86GT-XH PRO 256MB顯卡
旌宇捍衛者86GT-XH PRO 256MB采用了Geforce 8600GT顯示核心,板載了1.4ns GDDR3顯存顆粒,4顆組成了256MB、128bit顯存規格。顯卡默認核心/Shader/顯存頻率為540MHz/1180MHz/1400MHz,測試時(shí)設定為540MHz/1250MHz/1400MHz。
○旌宇Calibre P880 512MB

旌宇Calibre P880 512MB采用了Geforce 8600GT顯示核心,板載了1.4ns GDDR3顯存顆粒,8顆組成了512MB、128bit顯存規格。顯卡默認核心/Shader/顯存頻率為630MHz/1386MHz/1620MHz,測試時(shí)設定為540MHz/1250MHz/1400MHz。
○影馳8800GT 256MB

影馳8800GT 256MB顯卡
影馳8800GT 256MB采用了Geforce 8800GT顯示核心,板載了1.2ns GDDR3顯存顆粒,8顆組成了256MB、256bit顯存規格。顯卡默認核心/Shader/顯存頻率為600MHz/1500MHz/1600MHz,測試時(shí)設定為600MHz/1500MHz/1800MHz。
○影馳8800GT 512MB

影馳8800GT 512MB顯卡
影馳8800GT 512MB采用了Geforce 8800GT顯示核心,板載了1.0ns GDDR3顯存顆粒,8顆組成了512MB、256bit顯存規格。顯卡默認核心/Shader/顯存頻率為650MHz/1700MHz/1800MHz,測試時(shí)設定為600MHz/1500MHz/1800MHz。
參與本次橫向測試的ATI顯卡
針對ATI的高、中端顯卡筆者分別選擇了4款產(chǎn)品,下面將針對它們做個(gè)簡(jiǎn)單的介紹。
○雙敏火旋風(fēng)PCX2628XT玩家限量版 256MB

雙敏火旋風(fēng)PCX2628XT玩家限量版 256MB顯卡
雙敏火旋風(fēng)PCX2628XT玩家限量版 256MB采用了Radeon HD2600XT顯示核心,板載了1.0ns GDDR3顯存顆粒,4顆組成了256MB、128bit顯存規格。顯卡默認核心/Shader/顯存頻率為800MHz/800MHz/1600MHz,測試時(shí)設定為800MHz/800MHz/1600MHz。
○雙敏火旋風(fēng)PCX2658XT玩家限量版 512MB

雙敏火旋風(fēng)PCX2658XT玩家限量版 512MB顯卡
雙敏火旋風(fēng)PCX2658XT玩家限量版 512MB顯卡采用了Radeon HD2600XT顯示核心,板載了1.3ns GDDR3顯存顆粒,8顆組成了512MB、128bit顯存規格。顯卡默認核心/Shader/顯存頻率為800MHz/800MHz/1400MHz,測試時(shí)設定為800MHz/800MHz/1600MHz。
○迪蘭恒進(jìn)鐳姬殺手HD3850 256MB

迪蘭恒進(jìn)鐳姬殺手HD3850 256MB顯卡
迪蘭恒進(jìn)鐳姬殺手HD3850 256MB采用了Radeon HD3850顯示核心,板載了1.0ns GDDR3顯存顆粒,8顆組成了256MB、256bit顯存規格。顯卡默認核心/Shader/顯存頻率為670MHz/670MHz/1650MHz,測試時(shí)設定為670MHz/670MHz/1650MHz。
○迪蘭恒進(jìn)鐳姬殺手HD3850北極星 512MB

迪蘭恒進(jìn)鐳姬殺手HD3850北極星 512MB顯卡
迪蘭恒進(jìn)鐳姬殺手HD3850北極星 512MB采用了Radeon HD3850顯示核心,板載了1.0ns GDDR3顯存顆粒,8顆組成了512MB、256bit顯存規格。顯卡默認核心/Shader/顯存頻率為720MHz/720MHz/1800MHz,測試時(shí)設定為670MHz/670MHz/1650MHz。..
測試說(shuō)明和硬件平臺講解
○關(guān)于測試的目的
本次測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檢驗市場(chǎng)中不同顯示芯片的顯卡,在板載256MB和512MB兩種不同容量顯存下的性能,讓消費者清晰的認識,什么顯卡應該配備什么容量的顯存最超值。
○關(guān)于測試軟件
隨著(zhù)游戲的不斷發(fā)展,不同時(shí)期的游戲對顯存容量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測試中我們按照年代來(lái)劃分,選擇了2005年——2007年三年中的經(jīng)典代表游戲,這樣也可以看到一些游戲對顯存容量的變化趨勢。
○關(guān)于游戲的設置方式
對游戲的測試我們需要設置畫(huà)質(zhì)和分辨率,考慮到中、低顯卡用戶(hù)多數會(huì )購買(mǎi)2000元以下的顯示器,所以筆者在測試中、低端顯卡時(shí)選擇的1680*1050分辨率,在測試高端顯卡時(shí)選擇的1920*1200分辨率,對顯卡要求的游戲選擇了最高抗鋸齒 完美畫(huà)質(zhì)設置,對游戲要求高的游戲選擇4x抗鋸齒 高畫(huà)質(zhì)或中等畫(huà)質(zhì)。
○硬件平臺
硬件平臺選用了主流的Intel Core 2 Duo E6700@2.67GHz、XFX 680i和KuK DDR2 8001GB*2,為了保證每相測試成績(jì)的可對比性。其它詳細配置如下:
系 統 硬 件 環(huán) 境
中央處理器:Intel Core 2 Duo E6700@2.67GHz( 雙核 / 266MHz*10 / 4MB共享L2緩存 )
內存:KuK DDR2 800 1GB*2(800 4-4-4-12-2T)
硬盤(pán):Seagate Barracuda 7200.10 SATA( 320GB / 7200RPM / 16M緩存 / 50GB NTFS系統分區)
電源供應器:TT金剛系列W3010 KK500
顯示器:LG(24英寸LCD / 1920*1200分辨率 )
軟 件 平 臺
操作系統:Microsoft Windows vista Ultimate ( 中文版 / 版本號6000 )
主板芯片組 驅動(dòng):NVIDIA Forceware for nForce 600( WHQL / 系統自帶 )
顯卡驅動(dòng):NVIDIA Forceware for Geforce 8( Beta / 版本號169.17 )
ATI Catalyst for Radeon( WHQL / 版本號7.11 )
桌面環(huán)境:1920*1200 32BIT 60HZ
游 戲 測 試 軟 件
DX9:QUAKE4 英雄連 極品飛車(chē)11
DX10:孤島危機
測 試 輔 助 軟 件
幀數測試:FRAPS 2.91
超頻軟件:Rivatuner2.06
當前3DMark基準測試軟件仍然是檢驗顯卡性能的標準,而且它也是最大眾的顯卡3D性能測試方式,所以筆者在測試真實(shí)游戲性能之前,先運行3DMark05和3DMark06兩款軟件,取它們的分數作為本次測試的基礎參考依據。
3D基準測試軟件3DMark05顯存需求測試
2004年底FutureMark發(fā)布了3DMark05這款測試軟件,提供了對微軟DirectX 9.0C的支持,所以完全支持Shader Model 2a、Shader Model 2b、Shader Model 3。3DMark 05完全基于DirectX 9 3D API的測試軟件,并全面改用微軟提供的HLSL進(jìn)行渲染引擎的編寫(xiě),以讓引擎自動(dòng)適應測試顯卡的硬件架構。
3DMark05
3DMark05基準測試成績(jì)中看到,相同頻率的Geforce 8500GT 512MB相比Geforce 8500GT 256MB性能提升了-0.89%。(在這項測試時(shí),512MB比256MB成績(jì)略低,主要原因應該是驅動(dòng)的兼容性導致,屬于測試的正常范圍。)
3DMark05基準測試成績(jì)中看到,相同頻率的Geforce 8600GT 512MB相比Geforce 8600GT 256MB性能提升了-1.1%。(在這項測試時(shí),512MB比256MB成績(jì)略低,主要原因應該是驅動(dòng)的兼容性導致,屬于測試的正常范圍。)

3DMark05基準測試成績(jì)中看到,相同頻率的Geforce 8800GT 512MB相比Geforce 8800GT 256MB性能提升了3.25%。
3DMark05基準測試成績(jì)中看到,相同頻率的Radeon HD2600XT 512MB相比Radeon HD2600XT 256MB性能提升了1.19%。

3DMark05基準測試成績(jì)中看到,相同頻率的Radeon HD3850 512MB相比Radeon HD3850 256MB性能提升了3.41%。
3DMark05發(fā)布時(shí),市場(chǎng)中的主流顯卡配備的128MB和256MB顯存,所以在這項測試時(shí)顯存對最終成績(jì)影響不大。對中、低端顯卡的影響不到1%,對Geforce 8800GT和Radeon HD3850顯卡的成績(jì)影響也只有3%左右。
3D基準測試軟件3DMark06顯存需求測試
3Dmark 06是目前為止最新版本的3DMark,所有測試都需要支持Shader Model3.0的DirectX 9硬件,并且支持HDR特性,這款軟件的最終得分里CPU性能占有不小的權重,因此它更適宜分析整個(gè)系統的3D加速能力。

3DMark06基準測試成績(jì)中看到,相同頻率的Geforce 8500GT 512MB相比Geforce 8500GT 256MB性能提升了1.83%。

3DMark06基準測試成績(jì)中看到,相同頻率的Geforce 8600GT 512MB相比Geforce 8600GT 256MB性能提升了-1.1%。(在這項測試時(shí),512MB比256MB成績(jì)略低,主要原因應該是驅動(dòng)的兼容性導致,屬于測試的正常范圍。)

3DMark06基準測試成績(jì)中看到,相同頻率的Geforce 8800GT 512MB相比Geforce 8800GT 256MB性能提升了6%。

3DMark06基準測試成績(jì)中看到,相同頻率的Radeon HD2600XT 512MB相比Radeon HD2600XT 256MB性能提升了1%。

3DMark06基準測試成績(jì)中看到,相同頻率的Radeon HD3850 512MB相比Radeon HD3850 256MB性能提升了4.9%。
因為3Dmark 06發(fā)布時(shí)間較晚,所以顯存容量的要求也會(huì )更強烈一些,測試成績(jì)也反映了這一點(diǎn)。512MB雖然對中、低端顯卡成績(jì)仍然提升不大,但是對Geforce 8800GT和Radeon HD3850顯卡的成績(jì)提升了6%和4.9%。
進(jìn)行完3DMark05、3DMark06基準軟件測試后,我們開(kāi)始了真實(shí)游戲測試。下面筆者將選擇05年-07年的游戲測試,每年選擇一款當時(shí)對顯卡硬件要求最高的經(jīng)典產(chǎn)品作為我們的游戲測試項目。
2005年DirectX 9游戲顯存需求測試
2005年的DirectX 9游戲測試筆者選擇了經(jīng)典的《Quake 4》,其中文名為《雷神之錘 4》,它是基于優(yōu)秀的《DOOM 3》游戲引擎開(kāi)發(fā)。不過(guò)《Quake 4》小幅度加強了Doom3基礎上的游戲復雜度,并且支持多核處理器的加速,是2005年對硬件要求非常高的一款游戲,同時(shí)也是當時(shí)對顯存容量有較高要求的游戲。
《Quake 4》

過(guò)2005年DirectX 9游戲代表作品《Quake 4》的測試幀數可以看到,相同頻率的Geforce 8500GT 512MB相比Geforce 8500GT 256MB性能提升了0.87%。

通過(guò)2005年DirectX 9游戲代表作品《Quake 4》的測試幀數可以看到,相同頻率的Geforce 8600GT 512MB相比Geforce 8600GT 256MB性能提升了3.1%。

通過(guò)2005年DirectX 9游戲代表作品《Quake 4》的測試幀數可以看到,相同頻率的Geforce 8800GT 512MB相比Geforce 8800GT 256MB性能提升了4.56%。

通過(guò)2005年DirectX 9游戲代表作品《Quake 4》的測試幀數可以看到,相同頻率的Radeon HD2600XT 512MB相比Radeon HD2600XT 256MB性能提升了1.56%。

通過(guò)2005年DirectX 9游戲代表作品《Quake 4》的測試幀數可以看到,相同頻率的Radeon HD3850 512MB相比Radeon HD3850 256MB性能提升了25.46%。
雖然《Quake 4》年代久遠,并非一款有著(zhù)高顯存要求的游戲,但是通過(guò)測試我們還是看到高端顯卡在極限分辨率下512MB相比256MB性能大幅提升,但中、低端顯卡512MB顯存相比256MB顯存顯卡性能提升不明顯。
2006年DirectX 9游戲顯存需求測試
2006年9月13日名為Relic的游戲公司發(fā)布了一款全新概念的即時(shí)戰略游戲《英雄連》,該游戲在發(fā)布之后才逐漸被人認知,并且成為最近各大游戲媒體上關(guān)注度排行最高的游戲,同樣也是畫(huà)面最好的一款游戲?!队⑿圻B》作為一款全新概念的3D即時(shí)戰略游戲,采用了非常復雜3D效果和大量的物理處理,同時(shí)也對顯卡的顯存容量提出新的要求。所以2006年DirectX 9游戲顯存需求測試,我們當然選擇的這款經(jīng)典之作。
英雄連

通過(guò)2006年DirectX 9游戲代表作品《英雄連》的測試幀數可以看到,相同頻率的Geforce 8500GT 512MB相比Geforce 8500GT 256MB性能提升了10.6%。

通過(guò)2006年DirectX 9游戲代表作品《英雄連》的測試幀數可以看到,相同頻率的Geforce 8600GT 512MB相比Geforce 8600GT 256MB性能提升了12.86%。

通過(guò)2006年DirectX 9游戲代表作品《英雄連》的測試幀數可以看到,相同頻率的Geforce 8800GT 512MB相比Geforce 8800GT 256MB性能提升了22.18%。

通過(guò)2006年DirectX 9游戲代表作品《英雄連》的測試幀數可以看到,相同頻率的Radeon HD2600XT 512MB相比Radeon HD2600XT 256MB性能提升了6.9%。

通過(guò)2006年DirectX 9游戲代表作品《英雄連》的測試幀數可以看到,相同頻率的Radeon HD3850 512MB相比Radeon HD3850 256MB性能提升了112.22%。(在這項測試時(shí),512MB比256MB成績(jì)大幅超出1倍多,不排除是驅動(dòng)的兼容性導致。)
通過(guò)《英雄連》的測試幀數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同一顯示芯片和同一頻率的顯卡在搭配512MB或256MB顯存時(shí),性能差距較大,其中低端和中端顯卡有10%左右的提升(N卡表現更明顯),高端顯卡在高分辨率和8x全屏抗鋸齒中更為突出,Radeon HD3850甚至達到了112.22%性能提升。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