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lái)就在我國民間廣泛利用,有的用它的治療養病,有的用它來(lái)食用充饑,更有的用它作為辟邪驅毒的信物,用途非常廣泛,直到現在,許多民間老人家也會(huì )對艾葉比較鐘情,視為好東西,看到了常常要將它采回家,曬干保留,以備后用。而艾葉也宜為生長(cháng),特別是在我國南方的丘陵地帶,荒山上遍野都是,生長(cháng)得極為茂盛。相傳,現千多年來(lái),每逢端午人們在吃粽子賽龍舟紀念屈原的同時(shí),還會(huì )將采集到的艾葉插在門(mén)楣上,用以辟邪驅毒。
性味與歸經(jīng)
辛、苦,溫;有小毒。
歸肝、脾、腎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散寒止痛,溫經(jīng)止血。醋艾炭溫經(jīng)止血。用于虛寒出血。
艾葉的作用
2、艾葉治腸炎、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葉10克,辣蓼10克,車(chē)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服一次。
3、艾葉治氣痢腹痛,睡臥不安:艾葉(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爛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
4、艾葉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chóng)物。
5、艾葉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湯服10克。
7、艾葉治忽吐血一、二口:熟艾三雞子許,水五升,煮二升服。
10、艾葉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葉煎服。
艾葉的功效與作用
11、艾葉治糞后下血:艾葉、生姜。煎濃汁,服三合。
12、艾葉治婦人:艾葉(杵如綿,揚去塵末并梗,酒煮一周時(shí))300克,白術(shù)、蒼術(shù)各150克(俱米泔水浸,曬干炒),當歸身(酒炒)100克,砂仁50克。共為末,每早服15克,白湯調下。
13、艾葉治產(chǎn)后腹痛,因感寒起者:陳蘄艾二斤,焙干,搗鋪臍上,以絹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氣出,則痛自止。
14、艾葉治頭風(fēng)面瘡:艾100克,醋一升,砂鍋煎取汁,每薄紙上貼之,一日二、三上。
15、艾葉治濕疹:艾葉炭、枯礬、黃柏等分。共研細末,用香油調膏,外敷。
16、艾葉治盜汗不止:熟艾10克,白茯神15克,烏梅三個(gè)。水一鐘,煎八分,臨臥溫服。(《綱目》)
17、艾葉治癰疽不合,瘡口冷滯:以北艾煎湯洗后,白膠熏之。(《仁齋直指方》)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5克;入丸、散或搗汁。
外用:搗絨作炷或制成艾條熏灸,搗敷、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藥膳食療
【艾葉餃子】
做法:
1、艾葉300克,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
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
3、用面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
作用:增進(jìn)食欲。
【艾葉煎雞蛋】做法:艾葉洗凈后剁碎,加入雞蛋攪勻,加入鹽、胡椒粉,鍋熱加油,煎熟即可。
艾灸能理氣血、溫經(jīng)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jīng)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jīng)過(guò)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艾葉搗絨,制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艾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1、艾條是艾草加工成的一種類(lèi)似香煙但是體積要比香煙大幾倍的圓柱狀物,點(diǎn)燃艾條后熏相應的穴位,可以使得艾葉氣體向下進(jìn)入穴位,通過(guò)穴位到達經(jīng)絡(luò ),再通過(guò)經(jīng)絡(luò )到達體內,從而起到驅寒和通氣血的作用。
2、治尋常疣、扁平疣:采新鮮艾葉,揉至出汁,在疣表面磨擦至皮膚微熱或微紅,但不要擦破皮膚,每日2次。
3、治療習慣性流產(chǎn)和不孕不育:將點(diǎn)燃的艾條放到腹部靠近肚臍處,讓煙氣順著(zhù)肚臍附近的穴位漸漸進(jìn)入到體內經(jīng)絡(luò ),理暢經(jīng)絡(luò )和氣血,同時(shí)這對子宮和卵巢也有非常好的調理作用,長(cháng)期堅持還可以治療習慣性流產(chǎn)和不孕不育。
4、治陰囊濕疹:將鮮艾葉20克放在鍋內,加水500毫升,煮沸,用脫脂棉或小塊毛巾浸入熱藥液,敷于陰囊,或洗陰囊,或趁熱熏洗陰囊,再以熱毛巾敷于陰囊上。
5、治寒型痛經(jīng):取當歸30克,艾葉15克,紅糖60克,水煎熬取3碗,分3次溫服。
作用:令人開(kāi)胃。
【艾葉肉圓】
做法: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后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蛑?、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艾葉的功效與作用
【艾葉水糕】
做法:取艾葉、粘米、糯米、沙糖各適量。先將艾葉陰干,然后與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時(shí),用打漿機磨成米漿;沙糖煮溶與米漿煮成糊狀,入銅盆蒸60分鐘,冷卻后切件。
【艾葉蒜湯】
做法:大蒜50克,生荷葉20克,生艾葉20克,生側柏葉20克鮮生地20克,將各種材料混合一起搗成泥,以水煎服,可平逆氣、止血。
【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作用:用于痛經(jīng)。
【姜艾雞蛋】
做法:生姜15克,艾葉10克,雞蛋2個(gè),加水適量煮熟后,蛋去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
作用:用于月經(jīng)過(guò)多。
母雞艾葉湯
做法:老母雞一只,艾葉15克。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jīng)期連服2~3劑。
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于體虛不能攝血,心悸怔仲,失眼多夢(mèng),小腹冷痛等。
艾葉雞蛋湯
艾葉原料:艾葉50克 雞蛋2個(gè) 白糖適量
制法:將艾葉加水適量煮湯,打入雞蛋煮熟,放白糖溶化即成。
功能主治:溫腎安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