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
模樣貌不驚人,土褐色的外皮,外形呈較細的圓柱狀,肉白而堅,咀嚼時(shí)口感微酸發(fā)粘。不過(guò)“藥不可貌相”,據古籍記載,多食山藥有“聰耳明目”、“不饑延年”的功能,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而民間也流傳山藥對于調理生理能力、病后虛弱體質(zhì)、婦女產(chǎn)后調養,小孩強健體魄都有顯著(zhù)效果,因而被稱(chēng)為“食物藥”。
山藥
祖國醫學(xué)認為,山藥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多種功效。并且對肺虛咳嗽、脾虛泄瀉、腎虛遺精、帶下及小便頻繁等癥,都有一定的療補作用。而蓮藕中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礦物質(zhì),所以具有補血、助眠、清涼退火、止血散淤等功效,而且由于蓮藕在人體內產(chǎn)生的綜合作用,還可以對消除神經(jīng)疲勞,自律神經(jīng)失調、更年期障礙失眠等癥狀的恢復有所幫助。
山藥有健脾、除濕、補氣、益肺、固腎、益精的功效,山藥含有可溶性纖維,能推遲胃內食物的排空,控制飯后血糖升高。
還能助消化、降血糖。用于糖尿病脾虛泄瀉,小便頻數。
控制進(jìn)食欲望
作為高營(yíng)養食品,山藥中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質(zhì)、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堿(choline)、尿囊素(allantoin)等。其中重要的營(yíng)養成分薯蕷皂,是合成女性荷爾蒙的先驅物質(zhì),有滋陰補陽(yáng)、增強新陳代謝的功效;而新鮮塊莖中含有的多糖蛋白成分的粘液質(zhì)、消化酵素等,可預防心血管脂肪沉積,有助于胃腸的消化吸收。
更值得一提的是,山藥對于MM們而言,更是一種天然的纖體美食。它含有足夠的纖維,食用后就會(huì )產(chǎn)生飽脹感,從而控制進(jìn)食欲望。其次,山藥本身就是一種高營(yíng)養、低熱量的食品,可以放心地多加食用而不會(huì )有發(fā)胖的后顧之憂(yōu)。
保存并不難
新鮮山藥容易跟空氣中的氧產(chǎn)生氧化作用,與鐵或金屬接觸也會(huì )形成褐化現象,所以切開(kāi)山藥最好用竹刀或塑料刀片,先在皮上畫(huà)線(xiàn)后,再用手剝開(kāi)成段。切口處容易氧化,可以先用米酒泡一泡,然后以吹風(fēng)機吹干,促使傷口愈合,再用餐巾紙包好,外圍包幾層報紙,放在陰涼墻角處即可。
山藥別名又稱(chēng)淮山、山薯、薯蕷。據《本草綱目》記載,山藥性味平、甘、無(wú)毒,有益腎氣、強筋骨、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治泄精健忘等功效,是一種上等的保健食品及中藥材料,在東南亞一帶自古被廣泛地作為醫療食補之材。
作為食物,山藥也是一種不錯的食材,烹飪方法很多,而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滋補療效,看你怎么選擇啦。
a. 山藥酒
配方:鮮山藥350克、黃酒2000毫升、蜂蜜適量。
制法:先將山藥洗凈、去皮,切片,備用;再將黃酒600毫升倒人砂鍋中煮沸,放入山藥,煮沸后將余酒慢慢地添入;山藥熟后取出,在酒汁中再加入蜂蜜,煮沸即成。特點(diǎn):健脾益氣、主治虛勞咳嗽、痰濕咳嗽、脾虛咳嗽或泄瀉、小便頻數等癥。須注意:外感咳嗽忌服。
b. 冰糖山藥
配方:山藥0.75公斤、冰糖3/4碗、清水5-6碗制法:將皮削去并切成方塊,加進(jìn)冰糖、清水先用大火煮滾,再改小火煮爛(約40分鐘)即可供食。特點(diǎn):山藥軟嫩香甜,并有健脾、除濕、益肺固腎,益精補氣之功效。
配方:山藥5克、玉竹10克、麥冬10克、枸杞5克、鴿子1只制法:1.先將汆過(guò)的鴿子肉放入鍋中煎炒,然后加入高湯或開(kāi)水;水煮沸后將肉撈至湯罐中,再把洗凈的藥料放入鍋中,煮熟后將湯倒進(jìn)罐中,文火煮9分鐘;出鍋前加入鹽、味精、雞精等調味料,這道湯就大功告成。特點(diǎn):中醫認為天為陽(yáng)、地為陰,而鴿子體內吸收了大量的自然陽(yáng)氣,故鴿肉可以治療腎精不足引起的的身體虛弱;而山藥、玉竹和麥冬的合用,又能起到滋養肺陰的作用,這道湯特別適合大病之后的病人。
山藥炒蝦仁
d. 鮮蝦山藥角
主料:新鮮山藥、蝦仁輔料:冬菇、豬肉、韭菜調料:鹽、糖、胡椒粉、雞精、料酒、油。
操作:
1、 山藥洗凈上籠蒸酥去皮,研成泥狀,水淀粉用適量沸水燙透后,同山藥泥一起和透,成坯皮。
2、 少量山藥洗凈切粒,蝦仁、冬菇、豬肉、韭菜同時(shí)切粒。用少許油煸炒,再加入適量鹽、糖、料酒、胡椒粉,用水淀粉勾芡后淋上少許麻油。
3、 坯皮切小段,壓扁后包入餡心,做成一頭大一頭小的角型,鍋內放油燒熱,放入山藥角2-3分鐘,至黃色,撈出即可。
特點(diǎn):這道點(diǎn)心香、酥、松。
材料:山藥、西紅柿、大蔥、植物油、糖、鹽、味精。
準備工作:將山藥去皮洗凈切片;西紅柿切塊。
做法:
1、鍋內倒入適量植物油;
2、油燒開(kāi)后放入蔥花爆鍋;
3、將切好的西紅柿倒入鍋內煸炒;
4、炒至西紅柿成為漿狀,加入切好的山藥片煸炒幾下,然后加入適量的水,蓋上鍋蓋稍住片刻,開(kāi)鍋后放入鹽,味精。根據個(gè)人口味適量添加糖。炒勻后即可出鍋。
f. 山藥蓮藕桂花湯
原料:山藥200g 蓮藕150g 桂花10g 冰糖50g 水1500ml
做法:
1、蓮藕和山藥去皮,然后斜切成薄片。
2、將山藥片、蓮藕片、桂花、冰糖一同放入鍋中,注入清水,先用大火燒沸,再轉為小火慢慢熬煮30分鐘即可。
g. 山藥燉豬胰
山藥60克,豬胰1條,共燉熟,食鹽調味,飲湯食豬胰,治糖尿病。豬胰能益肺、補脾、潤燥,“以臟補臟”。
山藥粥:生山藥15克,研為細末,大米50克煮粥食用,每日1~2次。治糖尿病、腹瀉、消瘦。
山藥小麥粥:淮山藥60克,小麥60克,米30克,武火煮沸后,文火煮至小麥熟爛。
功用:養心陰,止煩渴。用于糖尿病心陰虛者,可見(jiàn)有心煩口渴、多飲多食、小便頻數量多等表現。小麥為高纖維食物,能明顯降低血糖。
i. 淮山黃芪茶
淮山30克,黃芪30克,煎水代茶。黃芪性味甘,微溫,能使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故能增強肌體的抵抗力,有補氣止汗、利水消腫作用,并能抑制糖元,與淮山同用,益氣生津、健脾補腎、降糖,對糖尿病脾胃虛弱者較為適宜。>>山藥治糖尿病
j. 山藥白鴿湯
淮山藥30克,玉竹30克,麥冬30克,白鴿1只(鴿肉)。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時(shí),調味即可。
功用:滋補脾肺,生津止渴。適用于糖尿病脾肺虛損者,表現口渴引飲,神疲乏力,知饑不食,或食不知味,形體消瘦。玉竹和麥冬能益胃生津,又有潤肺養陰。白鴿性味甘咸、平。補益脾氣及補養脾陰。本藥膳治糖尿病飲水不知足者。有脾腎陽(yáng)虛,有小便清長(cháng)者不宜飲用。
將淮山藥30克,熟地黃24克,澤瀉9克,小茴香3克洗凈;豬瘦肉60克洗凈,切塊。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小時(shí),調味即可。
功用:滋陰固腎、補脾。適用于糖尿病脾腎俱虛者,癥狀有小便頻數量多,尿濁如米泔水樣,困倦乏力,便溏。熟地功能生精髓,滋陰固腎。用于糖尿病腎虛者。藥理證實(shí)本品有降血糖作用。澤瀉有利水不傷腎,藥理證實(shí)其有降血糖作用。小茴香辛香,功能開(kāi)胃,與熟地配伍,防熟地之呆胃及甜膩。
豬肚1只,洗凈切片,加黃芪9克,生地和山藥各40克,加水適量,文火燉煮,熟后食用。豬肚和黃芪都有健脾潤肺、養胃益腎的作用。豬肚與人肚具有相似的組織結構、化學(xué)成分和生理功能,這是以臟補臟,豬肚直接作用于人體,調節人體的胰腺功能,產(chǎn)生“同氣相求”補虛和引經(jīng)的效果,達到扶正祛邪和治療糖尿病的作用。
m. 山藥炒蝦仁
材料:山藥150克、蝦仁150克、紅辣椒1根、香菇2朵、蔥1根。
調味料:酒、鹽各半茶匙、高湯2大匙、太白粉水1茶匙、香油少許。
營(yíng)養分析:熱量97.6卡、蛋白質(zhì)8.9克、脂肪5.1克、醣類(lèi)4.6克、纖維0.3克、膽固醇58.9毫克、鈣3.6毫克、鐵0.2毫克、鋅0.8毫克、維生素C2.5毫克。
做法:
1、將蝦仁去腸泥,切開(kāi)背部,山藥、香菇切丁,紅辣椒切片備用。
2、燒一鍋水,除了紅辣椒,將所有材料分別燙熟。鍋中放一大匙橄欖油將辣椒、蔥爆香,再放入材料及調味炒拌均勻即可。
素炒雙脆
主料:山藥、蘆筍
輔料:泡椒、香蔥
調料:鹽、雞精、高湯、芝麻油、食用油
做法:
1、將山藥洗凈后去掉皮切成一字條塊,再將蘆筍洗凈去掉根部老皮切成段,香蔥摘洗干凈切段,泡椒切絲待用;
2、坐鍋點(diǎn)火加入清水燒開(kāi)后,把山藥、蘆筍分別焯水過(guò)涼待用;
3、坐鍋點(diǎn)火入油至4成熱時(shí),投入泡椒絲、香蔥段炒香后下山藥、蘆筍炒均勻后下鹽、雞精、高湯炒至收汁,至熟時(shí)淋上芝麻油起鍋入盤(pán)即可。
特點(diǎn):色澤明亮,咸鮮爽口。
提示:山藥性味甘、平,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強筋骨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