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
【別名】金鈴子,楝實(shí),苦楝子,仁棗,川楝肉,
【歸經(jīng)】苦,寒;有小毒。歸肝、小腸、膀胱經(jīng)。
【分類(lèi)】婦科常用藥
【功能主治】
理氣、止痛、清濕熱、驅蟲(chóng)。治疥癬、凍瘡、行氣止痛、殺蟲(chóng)、脘腹脅肋疼痛;疝痛;蟲(chóng)積腹痛;頭癬等。
【用法用量】
煎服,4.5-9克;外用適量,焙黃研末,麻油調涂患處。脾胃虛寒,大便稀溏者忌用。腎功能不全者慎用。內服過(guò)量有損肝臟。
【來(lái)源產(chǎn)地】
為楝科楝屬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以果實(shí)入藥。生于平壩及丘陵地帶或栽培。分布于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以西南三省分布為多。
秋、冬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曬干。
[炮制]:
川楝子:取原藥材,揀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厚片,烘干,軋碎或劈成兩半,或用時(shí)搗碎。
炒川楝子:將軋碎去核的川楝子肉,用麩皮拌炒或文火加熱至深黃色為度,取出放涼。
鹽川楝子:取川楝子片或碎片100 ,用鹽水2kg拌勻,
【其它資料】
《本經(jīng)》:楝實(shí),味苦寒。主溫疾傷寒,大熱煩狂,殺三蟲(chóng),疥瘍,利小便水道。生山谷。
川楝子Chuanlianzi
《神農本草經(jīng)》 為楝科植物川楝樹(shù)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冬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除去雜質(zhì),干燥。用時(shí)打碎。生用或炒用。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有小毒。歸肝、小腸、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疏肝泄熱,行氣止痛,殺蟲(chóng)。用于肝郁化火,胸脅、脘腹脹痛,疝氣疼痛,蟲(chóng)積腹痛。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適量,研末調涂。炒用寒性減低。
【注意事項】本品有毒,不宜過(guò)量或持續服用,以免中毒。又因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備注】同科屬不同種植物苦楝樹(shù)M.azedarach L.的果實(shí)苦楝子,性狀、成分及藥效與本品略有不同,苦楝子毒性較川楝子為大,應區別用藥,不能混淆。
川楝子的功效作用
【性味歸經(jīng)】苦,寒。入肝、胃、小腸、膀胱經(jīng)。
【功效】行氣止痛,燥濕殺蟲(chóng)。
【功效特點(diǎn)】本品具有疏泄肝熱而解郁止痛之功。對于肝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脅痛、小腸疝痛以及濕熱下注引起的睪丸脹痛等證,均有效。本品殺蟲(chóng)之力不如根皮,一般用于蟲(chóng)積腹痛或疥、癬、惡瘡,均能外用。
【功效作用】
1.行氣止痛:①用于氣郁胃痛,癥見(jiàn)胃脘脹痛,痛連兩脅,按之痛減,噯氣頻作,或嘈雜吞酸,可與元胡同用,如川楝子散;也可與蘇梗、川樸、木香同用。②用于胸脅脹痛,多見(jiàn)于肋間神經(jīng)痛,癥見(jiàn)脅痛,以脹痛為主,痛無(wú)定處,胸悶不舒,善太息,可與柴胡、青皮等同用。③用于疝氣作痛,癥見(jiàn)少腹前陰因寒氣凝滯作痛,可與木香、小茴香、吳茱萸同用,如導氣湯。2.燥濕殺蟲(chóng):①用于蛔蟲(chóng)引起的腹痛,可與其他殺蟲(chóng)藥同用。②用于陰癢因濕熱下注者,多為滴蟲(chóng)病,癥見(jiàn)帶下黃濁,陰部潮濕陰癢,用此藥內服及外用熏洗,皆能奏效。③用于疥瘡,單味煮水擦洗,或用谷草烤,一面烤,一面擦洗。④用于頭癬,以本品烤黃研末,與豬板油或凡士林配成油膏外涂。
【鑒別應用】川楝子長(cháng)于殺蟲(chóng)除濕,用于蛔蟲(chóng)腹痛、濕癢癬癥;炒川楝子專(zhuān)于行氣止痛,用于脘腹脹痛及疝氣痛。
【配伍應用】
1.配郁金:川楝子入肝經(jīng),舒肝止痛,其性寒涼,又能清熱,導熱下行;郁金性寒,辛散苦降,人肝肺二經(jīng),平肝解郁,活血散瘀。二藥相配,平肝止痛力增,可治肝郁氣滯化火之脅痛、胃痛、腹痛、熱厥暴痛之癥。
2.配白蒺藜:白蒺藜功能疏肝而散郁結;川楝子理氣止痛,能導熱下行。二藥配伍,疏肝和胃,用治肝氣郁結,橫逆犯胃諸癥。
3.配當歸:川楝子利氣止痛,又兼清熱燥濕;當歸柔肝止痛,且可活血、養血。二藥相伍,一為行氣,一為活血,氣血并治,同入肝經(jīng),疏郁止痛,養血柔肝,善治肝、膽、脅肋疼痛諸證。
4.配青皮:二藥都能疏肝利氣止痛,然川楝子善行氣止痛,青皮善破氣消積。二者相配具有疏肝理氣、散結止痛之功,可用于氣滯濕停的少腹脹痛、疝氣腹痛等證。
5.配元胡:川楝子瀉肝利氣止痛,元胡行氣活血,散瘀止痛,一偏行氣,一偏活血,二藥相伍,行氣活血、散瘀止痛力增,常用治胸脅、胃脘、少腹氣滯血瘀的疼痛。
6.配小茴香:川楝子疏肝利氣止痛,小茴香溫肝腎,散寒行氣止痛,二藥相配,既可疏肝,又善溫肝腎,散寒止痛,可治寒濕腹痛、寒疝等證。
【應用注意事項1脾胃虛寒者忌用。
【用法用量】?jì)确?~9克,人煎劑。一般生用,治疝氣鹽炒用。外用:研末調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