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醫世界
圖*山東中醫藥大學(xué)姜建國教授
據報道,82%的男性不育與精子活力低下直接相關(guān),精子活力低下又稱(chēng)為弱精癥。
弱精癥是指精液中向前運動(dòng)的精子數量(a級+b級)小于50%或快速直線(xiàn)向前運動(dòng)的精子數量小于25%的病癥。
弱精癥屬中醫“虛勞精少”“精稀少”等范疇,表現為性交時(shí)泄精少,甚至只一兩滴,影響生育。
古今種子第一方
清代陳士鐸認為本病乃因先天不足,或房室不節,勞心過(guò)度,以致耗損精氣。
五子衍宗丸出自唐《懸解錄》,原方用于治療腎虛腰痛、遺精早泄、陽(yáng)痿不育,被譽(yù)為“古今種子第一方”。
藥用車(chē)前子、菟絲子、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取“以子補子”之意,功可補腎益精。
方中以菟絲子、枸杞子補肝腎之陰,為化生精血提供物質(zhì)基礎;
覆盆子益精,
五味子生血,溫而不熱不燥,共奏溫和泌精滋腎之效;
車(chē)前子是方中唯一味甘性微寒之藥,能升肝木之氣,清氣升達,則濁氣自下,具通瀉之用,另能利尿固精,瀉腎中之虛火,以微寒之性對方內其他藥物的溫性略起制約作用。
山東中醫藥大學(xué)姜建國教授是山東省名中醫藥專(zhuān)家,第五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zhuān)家學(xué)術(shù)經(jīng)驗師承項目指導專(zhuān)家。
姜建國教授治療弱精癥常以五子衍宗丸為底方,整體辨證、靈活加減,療效顯著(zhù)。
現分享如下,供臨床優(yōu)秀中醫師一起學(xué)習參考。
經(jīng)驗詳記
1、不拘于“弱”

補虛兼以瀉實(shí)《景岳全書(shū)》曰:“種子之方,本無(wú)定軌,因人而藥,各有所宜?!?/p>
臨床若拘于弱精癥之“弱”,一味溫補,則有悖于中醫辨證論治之基本法則。
姜建國教授認為:弱精癥之虛證,多責之于脾腎虛損。先天稟賦不足,腎精虧虛,命火衰微;或后天失調,脾失運化,精血乏源。常伴有性欲減退、陽(yáng)痿、早泄、腰酸膝軟等。
弱精癥之實(shí)證,多因濕熱素盛,瘀阻閉塞精道;或外感疫毒下流厥陰,精蟲(chóng)難生。
多有瘀熱,常伴有性欲正?;蚩哼M(jìn)、睪丸腫痛、血精等。
故補陽(yáng)不可過(guò)于溫燥,以防劫奪腎精,而加重病情;
滋養腎陰不可過(guò)于寒涼,以防損傷腎陽(yáng)。
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者,應補氣健脾;兼見(jiàn)濕熱內蘊,擾動(dòng)精室,精氣受損者,當配合清熱利濕。
此外,肝腎同居下焦,生理上相互促進(jìn),病理上相互影響。
肝實(shí)和腎虛較少孤立存在,二者常?;橐蚬?,肝腎同病,形成“肝實(shí)腎虛”的病機特點(diǎn)。
治療證屬腎精虧虛的弱精癥,姜建國教授強調應補虛兼以瀉實(shí),補腎興陽(yáng),活血疏肝,肝腎同治。
五子衍宗丸雖為補益劑,但藥用平和,補中有瀉,故可作為治療弱精癥之底方,臨床還需根據病情靈活加減。
偏腎陽(yáng)虛者,酌加山茱萸、巴戟天補腎助陽(yáng);
腎陰不足常用淫羊藿、桑椹補腎滋陰;
肝經(jīng)有熱,常以夏枯草清熱瀉肝散結,對于精索靜脈曲張引起的弱精癥尤為適用。
醫案舉例一


35歲,2012年12月15日初診。
婚后半年配偶未孕,精液檢查:a級9.4%,b級20.72%,a級+b級<50%,c級45.97%,液化不全。
患者消瘦,平素納少,飲食不慎時(shí)胃脹,眠可,二便調,舌淡暗苔薄,脈弦。
中醫辨證:脾腎虛弱,肝郁血虛。
處方:
車(chē)前子20g(包煎),枸杞子20g,五味子10g,菟絲子20g,覆盆子10g,桑椹20g,連翹10g,生牡蠣20g,夏枯草20g,天花粉20g,玄參10g,女貞子20g
15劑,免煎顆粒,沖服,日1劑分2次服。
2013年1月2日二診:
藥后平妥,夜間畏寒,納眠可,二便調,舌淡暗苔少,脈弦。
處方:
上方去夏枯草加巴戟天10g,12劑,免煎顆粒,沖服,日1劑分2次服。
二診脈象平穩諸癥平妥,謂夜間畏寒明顯,故上方去清熱瀉肝之夏枯草,加巴戟天以加強補腎助陽(yáng)、祛風(fēng)除濕之效。
2013年1月16日三診:
復查精液常規:30min液化,a級+b級=56%,納眠可,二便調,舌淡暗苔薄白,脈弦。
繼以原方15劑,免煎顆粒,隔日1劑,沖服,日2次。
三診時(shí)精子活力已達正常范圍,且液化情況改善,故原方繼服以善后。
本案患者消瘦,飲食不慎即有胃脹,夜間畏寒,屬勞傷脾腎,脈弦又為肝實(shí)之象,應肝脾腎同治,
故姜建國教授以五子衍宗丸補腎填精、固澀精關(guān),
加女貞子補腎益肝,
桑椹、玄參、天花粉補血滋陰生津潤燥,
生牡蠣潛陽(yáng)補陰、收斂固澀并能助精子液化,
連翹、夏枯草清熱散結,夏枯草并能瀉肝。
2、無(wú)證可辨


參以微觀(guān)辨證以弱精癥就診者,多為有生育要求的中青年。
有相當比例的患者,無(wú)明顯癥狀體征,多由查體發(fā)現患病。
對此類(lèi)患者,姜建國教授認為在細致診查的基礎上,需將現代理化檢查結果作為辨證參考。
如精液化驗報告的精液量少、活動(dòng)度低提示陽(yáng)虛氣虛;單純精液量少提示精血虧虛,伴見(jiàn)不液化往往兼有濕濁等。
醫案舉例二


27歲,2013年4月6日初診。
患者倦怠疲乏,陰囊潮濕,尿黃,納可,眠多夢(mèng),余無(wú)明顯不適。
2013年1月30日查精液常規示:向前運動(dòng)精子9.2%,a級+b級=13.2%,液化正常。
患者舌淡紅苔薄黃,脈沉澀,腎陰腎陽(yáng)脈俱虛。
中醫辨證:腎精虧虛、精蟲(chóng)難生。
處方:
車(chē)前子30g(包煎),枸杞子20g,女貞子20g,五味子10g,桑椹20g,薏苡仁20g,炙黃芪20g,杜仲20g,生曬參10g,金櫻子10g
30劑,免煎顆粒,沖服,日1劑分2次服。
2013年5月25日二診:
藥后平妥,陰囊潮濕好轉,體力可,易倦怠,納可,眠差,二便調,舌脈同前。
處方:
上方去薏苡仁、杜仲加菟絲子20g,覆盆子10g,30劑免煎顆粒,沖服,日1劑分2次服。
2013年7月20日三診:
2013年7月19日查精液:a級+b級=34.8%,液化正常,體力增,偶有陰囊潮濕,納眠可,痔瘡出血,無(wú)痛感,舌淡紅苔黃膩,脈沉緩。
上方加炒地榆20g,炒槐花10g,30劑免煎顆粒,沖服,日1劑,日2次。
服藥3個(gè)月,患者精子活力明顯上升,體力精神均改善。
本案患者疲乏,脈象沉澀、腎陰腎陽(yáng)脈俱虛,提示腎精虧虛、腎陽(yáng)不足,
故姜建國教授在五子衍宗丸填補腎精基礎上加人參、黃芪以養氣,加杜仲以強壯腰膝、補腎助陽(yáng),薏苡仁健脾補土以制水。
醫案舉例三


37歲,2014年11月1日初診。
婚后2年配偶未孕,平素易出汗,體力尚佳,余無(wú)明顯不適。
精液檢查示:弱精癥。
納眠可,二便調,舌淡紅苔薄白,脈沉澀。
中醫辨證:肝腎虧虛,精關(guān)不固。
處方:
車(chē)前子30g(包煎),菟絲子30g,枸杞子30g,覆盆子30g,五味子10g,淫羊藿30g,女貞子30g,知母10g,山茱萸10g,炙甘草3g
14劑,免煎顆粒,沖服,日1劑分2次服。
2014年11月15日二診:
精液分析:a級+b級=37.9%,液化正常,余無(wú)明顯不適,脈沉弦。
上方加桑椹30g,14劑,水煎服,日1劑。
2014年12月27日三診:
易出汗現象減輕,大便偏稀,日行一次,余平妥。
精液檢查:a級+b級=44%,向前運動(dòng)精子44.7%,附睪炎。
上方加虎杖15g活血散瘀、解毒利濕。14劑,水煎服,日1劑。
患者服方后效果良好,精液常規檢查漸趨標準范圍。
本案患者平素無(wú)明顯不適,查體發(fā)現弱精癥、附睪炎。
素來(lái)多汗、脈沉澀,
治以五子衍宗丸補腎填精、固澀精關(guān),
加女貞子補腎益肝,
桑椹滋陰生津潤燥,
淫羊藿補腎陽(yáng)、強筋骨,
山茱萸固精縮尿止汗兼顧補益肝腎。
姜建國教授臨床數十載,精研傷寒,勤求古訓,更精于臨床,其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對《傷寒論》深刻的理解以及獨特的臨床上思維,常常使人茅塞頓開(kāi)。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