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猞猁是一種十分喜歡寒冷的貓科動(dòng)物,大多數都生活在雪山,算是最不怕冷的貓科動(dòng)物了。

北極兔是世界上最不怕冷的兔子。與普通兔子相比,北極兔的毛發(fā)更加濃密和細膩,體型較大,腿也比較長(cháng),當遇到危險的時(shí)候會(huì )偽裝成雪球滾走。

北極狐不僅美麗,還非常耐寒,是唯一一種腳墊上覆蓋皮毛的犬科動(dòng)物。

麝牛是北極地區體型最大的食草動(dòng)物,體重可以達到400公斤,一身黑褐色的毛下垂如披風(fēng)。它的毛分為兩層,上層是中空的針毛,可防雨雪并耐磨;下層是厚厚絨毛,既堅韌又柔軟,可抵擋寒冷和潮氣。剛出生的小麝牛就可以抵御-30℃的低溫。

肥胖似乎成了海豹的名片。為了適應冰冷的環(huán)境、不使體內熱量散失并增加身體在水中的浮力,它們的脂肪層厚度足有六厘米,相當于人類(lèi)的10倍!正是這厚厚的脂肪層幫助海豹抵御極地零下四五十攝氏度的低溫。

作為南極的象征,企鵝以耐寒著(zhù)稱(chēng),能在-40℃的嚴寒中生活、繁殖。

企鵝的羽毛也分內外兩層,外層為細長(cháng)的管狀結構,內層為纖細的絨毛。它們都是良好的絕緣組織,能防止冷空氣的侵入,同時(shí)阻止熱量的散失。

在極寒環(huán)境中,企鵝仍舊能保持37℃的體溫,并可順利孵化出小企鵝。

北極熊有一身保溫效能極高的皮毛。毛是透光的白色,中空結構,每根毛都堪稱(chēng)精密的光纖加熱器,能不斷為身體吸收熱量。

為了抵御寒冷,北極熊的耳朵和尾巴很小,腳掌和腳趾之間也生有軟毛,像是穿上了防滑保暖的雪靴一樣。憑借這些裝備,北極熊無(wú)懼-70℃的低溫。

北極鴨比北極熊要更耐寒,它們的羽毛下有一層細毛絨,能夠幫助它們抵御寒冷、承受-110℃的嚴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