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使用口訣,老中醫留下的藥對,一看就...
中藥的使用口訣,老中醫留下的藥對,一看就懂,值得收藏!
1. 砂仁得枳殼則寬中。
2. 芍藥得甘草則治腹痛,吳茱萸得良姜則亦止腹痛。
3. 當歸得生地則生血,姜汁得京墨則止血,紅花得當歸則治血,歸尾得桃仁則破血。
4. 黃芪得附子則補陽(yáng),知母、黃柏得當歸則補陰。
5. 澤瀉得豬苓則能利水滲瀉,得白術(shù)則能收濕。
6. 大黃得芒硝則潤下。
7. 木香得檳榔則治后重。
8. 紫蘇配黃連得竹茹則能止嘔吐。
9. 蒲黃合五靈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
10. 當歸合 川芎,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11. 高良姜合 香附,名良附丸,能止胃痛。
12. 玄胡合 金鈴子,名金鈴子散,能治腹痛。
13. 吳茱萸合 黃連,名左金丸,能平肝制酸。
14. 肉桂合 黃連,名交泰丸,治心腎不交。
15. 女貞子合 旱蓮草,名二至丸,能補腎陰。
16. 半夏合 硫黃,名半硫丸,治虛冷便秘。
17. 知母合 貝母,名二母散,能清肺熱。
18. 破故紙合 肉蔻,名二神丸,止脾腎寒瀉。
19. 木香名 黃連,名香連丸,治紅白痢疾。
20. 枳實(shí)合 白術(shù),名枳術(shù)丸,能健脾消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容均由用戶(hù)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diǎn)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