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勞宮 第二、三掌骨之間。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主治:心痛,嘔吐,癲狂癇,口瘡,口臭。
(2)中沖 中指尖端的中央。
主治:心痛,昏迷,舌強腫痛,熱病,小兒夜啼,中暑,昏厥。
(3)大陵 腕橫紋中央,掌長(cháng)肌腱與橈側腕肌腱之間
主治:心痛,心悸,胸悶,胃痛,嘔吐,癲癇,熱病,上肢痹痛,偏癱,失眠,弦暈,偏頭痛
(4)列缺 燒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簡(jiǎn)使取穴時(shí)兩手虎口內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傷風(fēng).頭痛,項強,咳嗽,氣喘,咽喉腫痛,口眼咼(歪)斜,齒痛。
(5)太淵 掌后腕橫紋橈側端,橈動(dòng)脈的橈側凹陷中
主治:咳嗽,氣喘,咯血,胸痛,咽喉腫痛,腕臂痛,無(wú)脈癥
(6)魚(yú)際 大拇指掌骨中點(diǎn),赤肉際處
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腫痛,失聲,發(fā)熱。
(7)少商 拇指橈側指甲角旁約0.1寸是穴
主治:咽喉腫痛,咳嗽,鼻出血,發(fā)熱,昏迷,癲狂
(8)商陽(yáng) 食指橈側指甲角旁約0.1寸是穴
主治:耳聾,齒癰,咽喉腫痛,頜腫脹,靑盲,手指麻木,熱病,昏迷。
(9)合谷 手背,拇指和食指節骨之間。簡(jiǎn)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guān)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拇指尖下是合谷穴。
主治:頭痛,口赤腫痛,鼻出血,齒痛。牙關(guān)緊閉,口眼咼斜,耳痛,痄腮,咽喉腫痛,熱病無(wú)汗,多汗,腹痛,便秘,經(jīng)閉,痛經(jīng)。
(10)陽(yáng)溪 腕背橫紋橈側端,拇短伸肌腱與拇氐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主治: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鳴,齒痛,咽喉腫痛,手腕痛。
(11)四縫 第二、二、四、五指掌面,近端指關(guān)節橫紋中點(diǎn)是穴。四縫穴具有清熱消積功能。
主治:小兒疳積,百口咳。
操作:針消毒,點(diǎn)刺出血或擠出少許黃白色透明黏液。
(12)神門(mén) 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中。
主治:心痛,心煩,驚俘,怔忡,健忘,失眠,癲狂癇,胸脅痛。具有安神定志、通絡(luò )作用。
(13)少府 無(wú)名指、小指掌骨之間,握拳,在小指端與無(wú)名指端之間。
主治: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遺尿,陰癢痛,小指攣痛。
(14)落枕穴 手背食、中掌骨間,指掌關(guān)節后約0.5寸處。
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
(15)腰痛穴 手背指總伸肌腱的兩側,距腕橫紋1寸處,只于上有兩穴。
主治:急性腰扭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