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物體A的質(zhì)量mA;
(2)物體B對水平地面壓力的大小F B;
(3)在保持物體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況下,并通過(guò)一定的方法使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下表中有兩種方案,請判斷這兩種方案是否可行,若認為不行,請說(shuō)明理由;若認為行,計算所疊放物體的重力G´(或所截取的質(zhì)量Δm)。
③ 計算所疊放物體的重力G´(或所截取的質(zhì)量Δm)。
| | 內 容 | 判斷(選填“行”或“不行”) |
| 方案一 | 在它們頂部疊放一塊相同的物體。 | ① |
| 方案二 | 分別從A、B的右側沿豎直方向分別截去質(zhì)量相等的部分,疊放在對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 | ② |
2.如圖9所示示甲、乙兩個(gè)實(shí)心正方體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同,已知甲的質(zhì)量為1千克,甲的邊長(cháng)為O.l米.試求:
(l) 物體甲的密度。
(2) 若在圖中對甲、乙兩物體同時(shí)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h(h小于乙物體的邊長(cháng))后,且沿逆時(shí)針?lè )较蚍D90度后,則物體甲、乙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多大?
(3) 若在圖中對甲、乙兩物體同時(shí)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h(h小于乙物體的邊長(cháng))后,且沿逆時(shí)針?lè )较蚍D90度后,則判斷此時(shí)甲、乙對地面的壓強P甲與P乙 大小關(guān)系,并說(shuō)明理由。

3.重為5牛、底面積為2×10-2米2的薄壁容器內盛有0.2米深的水,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2.45×103帕。求:
(1)水對容器底的壓強p水。
(2)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容器。
(3)小明和小華兩位同學(xué)分別計算了容器中水的重力G水,小明的答案為39.2牛,小華的答案為44牛。請判斷,小明的的答案是__________的,小華的答案是__________的。(均選填“正確”或“錯誤”)。
4.甲、乙兩個(gè)均勻實(shí)心正方體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們的邊長(cháng)分別為0.2米和0.4米,密度分別為4×103千克/米3和1×103千克/米3。
求:(1)正方體甲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甲。
(2)正方體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乙。

5.如圖11所示,邊長(cháng)分別為0.2米和0.1米的實(shí)心正方體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
體A的質(zhì)量是2千克,物體B的密度為2×103千克/米3。求:

①物體A的密度ρA。
②物體B所受重力的大小GB。
③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物體,并通過(guò)一定的方法使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下表中
有兩種方案,請判斷這兩種方案是否可行,若認為行,計算所截去的相等體積或質(zhì)量。
| | 內容 | 判斷(選填“行”或“不行”) |
| 方案一 | 截去相等的體積后,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可能相等 | (1) |
| 方案二 | 截去相等質(zhì)量后,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可能相等 | (2) |
6.如圖11所示,甲、乙兩個(gè)正方體分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各自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大小均為p 。甲的質(zhì)量為5千克,邊長(cháng)為0.1米。乙的邊長(cháng)為0.05米。求:

② 甲對地面的壓力F甲和壓強p 。
③ 若將甲、乙中的一個(gè)物體疊放到另一個(gè)物體上表面的中央后,兩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為p′,則跟原先甲對地面的壓強p相比,小華同學(xué)在下表中提出了三種不同的設想。

(a)請你判斷,設想Ⅰ是_________的,設想Ⅱ是_________的,設想Ⅲ是_________的。(均選填“可能”或“不可能”)
(b)請選擇一個(gè)可能的設想,計算出相應的壓強p′。
7.如圖11所示,邊長(cháng)分別為0.1米和0.2的實(shí)心正方體A、B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物體A的密度為2×103千克/米3,物體B的質(zhì)量為6千克,求:
①物體A的質(zhì)量。
②物體B對水平桌面的壓強。
③小華設想在保持物體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況下,選擇某一物體從右側沿豎直方向切去厚度為L的部分,然后將切去部分疊放在另一物體上,使二者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相同。請通過(guò)計算分析小華的設想是否有可能實(shí)現,若有可能,求出L的值;若沒(méi)有可能,說(shuō)明理由。

【答案】mA=2kg pB=1470帕 不可能
說(shuō)明:在計算中,有關(guān)單位錯寫(xiě)、漏寫(xiě),總扣1分;
8.圖15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huì )110米欄頒獎場(chǎng)面,已知頒獎臺由密度為1.18×l0千克/米3的亞克力板材制成,其質(zhì)量為472千克,底面積為4.8米2。求:
(1)亞克力板材的體積為多少?
(2)頒獎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時(shí),它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
(3)若劉翔的質(zhì)量為87千克,每只鞋與頒獎臺的接觸面積為120厘米2,當劉翔站上頒獎臺后,頒獎臺對地面的壓強增加了多少?(保留1位小數)

【答案】V=0.4米3;F=4625.牛;p=963.7帕;Δp=177.6帕
9.甲、乙兩個(gè)外形相同、材料不同的均勻實(shí)心長(cháng)方體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體積為1×10-3米3,其外觀(guān)尺寸如圖11所示,其中甲物體的質(zhì)量為2千克,乙的質(zhì)量大于甲的質(zhì)量。求:

①甲物體的密度;
②甲物體的對地面的壓力;
③若將兩物體分別以如圖12所示四種方法疊放,請判斷哪種疊放可以使上面物體對下面物體的壓強與下面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并計算滿(mǎn)足上述條件時(shí)乙物體的質(zhì)量。

(1) 圖中 物體在上方時(shí),可以使這兩個(gè)壓強相等
(2)計算物體乙的質(zhì)量
【答案】
ρ甲=2×103千克/米3;F甲=19.6牛;m乙=6千克
10.重力為2牛、底面積為1×10-2米2,高為0.13米的薄壁圓柱形容器內裝有重力為11.76牛的水,現將它放在水平地面上。求:
(1)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2)容器中水的深度。
(3)現將一個(gè)質(zhì)量為540克的鋁塊浸沒(méi)水中后,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
(其中ρ鋁=2.7×103千克/米3)
6.①ρ甲=m甲 /V甲 1分
=5千克/(0.1米)3=5×103千克/米3 1分
② F甲=G甲=m甲g 1分
=5千克×9.8牛/千克=49牛 1分
p=F甲/S甲 1分
=49牛/(0.1米)2 =4.9×103帕 1分
③(a)設想Ⅰ不可能,設想Ⅱ可能,設想Ⅲ可能 2分
(b)G乙= F乙= p S乙=4.9×103帕×(0.05米)2=12.25牛 1分
p′=F′/ S甲=(49牛+12.25牛)/(0.1米)2 =6125帕 2分
p′=F′/ S乙=(49牛+12.25牛)/(0.05米)2 =2.45×104帕
10.(1) p =F /S = G / S=11.76牛/1×10-2米2=1176帕 (2分)
(2) h水 = p / ρ水g
=1176帕/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2米 (2分)
(3) V鋁=m鋁/ρ鋁=540克/2.7克/厘米3=200厘米3=2×10-4米3 (1分)
ΔV水=SΔh=1×10-2米2×(0.13米-0.12米)=10-4米3 (1分)
V溢= V鋁-ΔV水=2×10-4米3-10-4米3=10-4米3
m溢=ρ水V溢=1.0×103千克/米3×10-4米3=0.1千克 (1分)
F = G水+G容+G鋁+G溢 (1分)
=11.76牛+2牛+(0.54千克-0.1千克)×9.8牛/千克
=18.072牛
11.如圖11所示,圓柱形容器甲、乙的底面積分別為4×l0-2米2和10-2米2,甲容器中盛有0.2米高的水,乙容器中盛有0.1米高的水。求:
①甲容器中水的質(zhì)量m甲.。
②乙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壓強p乙。
⑤若從甲容器中抽水至乙容器中,當兩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壓強相等時(shí),甲容器中水面下降的高度△h甲。

(8分)①m甲=pV甲= pS甲h甲 1分
=1.0×103千克/米3×4×10-2米2×0.2米=8 千克 1分
②p乙= pgh乙 1分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 980帕 1分
③因為水從甲容器中抽至乙容器中,
所以△V 甲=△V乙;又因為S甲= 4S乙,所以甲容器中水面下降高度為己容器中水面升高高度四倍。 1 分
P甲、= p乙、 1分
Pg(h甲-△h甲) = pg(h甲+4△h甲) 1分
△h甲=0.02米 1分
說(shuō)明:在計算中,有關(guān)單位錯寫(xiě)、漏寫(xiě),總扣1分。
12.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兩個(gè)物體A和B均為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實(shí)心正方體,正方體A的邊長(cháng)為0.1米,密度為0.8×103千克/米3,正方體B的邊長(cháng)為0.2米,密度為0.5×103千克/米3。求:
①正方體A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②在保持正方體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況下,若沿豎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截取物體,使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表三中有兩種方案,請判斷這兩種方案是否可行,若認為可行,計算所截取的長(cháng)度(或厚度)。
表三:
| | 內容 | 判斷 (選填“行”或“不行”) |
| 方案一 | 從正方體A的側壁豎直截取一部分 | (1) |
| 方案二 | 從正方體B的上方水平截取一部分 | (2) |

①p=ρg h=0.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
=784帕 2分
②?。?) 不行 (2) 行 ?。?)和(2)同時(shí)正確得1分
③ h=p/ρg=784帕/0.5×103千克/米3×9.8牛/千克
?。?.16米 截取0.04米?! ?分
說(shuō)明:結果直接寫(xiě)0.16米得1分
13.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兩個(gè)物體A和B均為實(shí)心長(cháng)方體,它們的長(cháng)、寬、高如圖18所示。物體A的質(zhì)量為1.6千克,物體B的密度為0.5×103千克/米3。求:在保持物體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況下,若沿豎直方向截取物體,并通過(guò)一定的方法使它們對水平地面壓強相等。下表中有兩種方案,請判斷著(zhù)兩種方案是否可行,若認為可行,計算所截取的體積。
| | 內容 | 判斷 (選填“行”或“不行”) |
| 方案一 | 分別從A、B的右側按相同比例截取一部分體積疊放在各自剩余部分的上表面 | |
| 方案二 | 分別從A、B的右側截取相同體積,疊放在各自剩余部分的上表面 | |

【答案】方案一:不行 方案二:行 V=4.44×10-4米3
聯(lián)系客服